油井可调放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9045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油井生产参数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稠油井注汽后的可调放喷装置。该油井可流放喷装置,它由旋转塞、密封环、平面轴承、进油管、压盖、密封环、旋转外套、外套、出油管组成。通过该该装置的应用可实现对油井注汽放喷时方便调节不同规格的油嘴,无需关井卸装、更换油嘴,对油井生产不造成影响。装置具有6个规格的油嘴便于变换调整,满足稠油油井注汽放喷过程的需要。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力省时,易于在稠油油井生产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井生产参数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稠油井注汽后的可调放喷装置。
技术介绍
在稠油井注汽生产过程中,油井放喷是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油井放喷过程中,为了调整放喷参数,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油嘴套中的油嘴。更换油嘴的过程包括关井、关闭油管阀门、拆卸水套盖、卸装油嘴等工作,操作较为麻烦,劳动强度较大,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不需关井等操作就能变换水套中油嘴口径的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井可调放喷装置(如图1所示),它由旋转塞(1)、密封环A(2)、平面轴承(3)、进油管(4)、压盖(5)、密封环B(6)、旋转外套(7)、外套(8)、出油管(9)组成。其特征之处是:根据工作需要,旋转塞(1)(如图2所示)的内部设计有均布的6个不同口径的油孔和一个大通孔,旋转塞(1)后端为六角柱设计,六角柱下方刻有相对的油孔直径标记。作业时选择所需的档位,用扳手旋转旋转塞(1)上的六角柱,使旋转塞(1)选择档位的平面旋转至出油管(9)一侧,旋转塞(1)的油孔与旋转外套(7)上的出油口相通,即完成一次变换水套中油孔口径操作。当油井放喷需要变更不同规格油孔口径时,根据设计油孔尺寸,用扳手旋旋转塞(1)的六角柱旋钮至所需口径标记处即可完成变更。本技术使用时不需要关井卸装、更换油嘴进行放喷。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力省时,易于在采油井特别是工作制度调整比较频繁的注汽井放喷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旋转塞(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油管(4)、出油管(9)端部均为卡箍接头,进油管(4)卡箍与采油树生产闸门连接,进油管(4)通向旋转塞(1)的进油口,出油管(9)与井口单井管线通过卡箍连接,旋转外套(7)外壁有1个圆孔,圆孔与旋转塞(1)内部6个油孔相互配合,实现调节通过本装置内部的液体流量大小的功能。本技术可调换6个油孔口径,放喷作业前,先选择适当的档位,再用扳手旋转旋转塞(1)至指定油孔标记位置,实现水套中油孔口径变化操作。放喷完毕后,均按前述方法转动旋转塞(1)使其选定的某一油孔对准旋转外套(7)出油口,即可使油井按要求的工作制度投入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和调整油井工作制度的油井可调放喷装置,由旋转塞(1)、密封环A(2)、平面轴承(3)、进油管(4)、压盖(5)、密封环B(6)、旋转外套(7)、外套(8)、出油管(9)组成,其特征是:旋转塞(1)的内部设计有均布的6个不同口径的油孔和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进油管(4)相通;旋转塞(1)后端为六角柱设计,六角柱下方刻有相对应的油孔直径标记;根据所需的档位,旋转旋转塞(1)使其档位标记平面至出油管(9)一侧,旋转塞(1)内部油孔即与旋转外套(7)上出油口相通;旋转外套(7)出油孔与外套(8)内孔相通;外套(8)内孔与出油管(9)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和调整油井工作制度的油井可调放喷装置,由旋转塞(1)、密封环A(2)、平面轴承(3)、进油管(4)、压盖(5)、密封环B(6)、旋转外套(7)、外套(8)、出油管(9)组成,其特征是:旋转塞(1)的内部设计有均布的6个不同口径的油孔和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进油管(4)相通;旋转塞(1)后端为六角柱设计,六角柱下方刻有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胜凯樊夕铭张小文曲广操刘佳声舒东升王怀海王永忠徐燕来杨纪强周建刘世鹏苟景飞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乐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