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传建专利>正文

一种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894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属高楼逃生的设施。由一个长方形框架,框架内端上连接有活动架,活动架的端头分别设有横杆和主轴,主轴的二边端头安装有绳轮,绳轮内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端头设有吊钩;在一端绳轮外端安装有限速机构;框架与活动架之间由链条或钢丝绳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原发明专利技术限速机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以多种形式能连续的上下循环的救生设备,结构十分简单,由二个折叠在一起的折叠式架子,然而它可以安装在靠墙体外侧的门或窗上,应急时打开活动架实施逃生;也可作为卧式使用,即在长方形框架的下端安装上轮子,在其上端设置压载物,卧式机构可以灵活放置在楼道、阳台以及平屋顶上,实施救生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动力高楼逃生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火灾等的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对于位于高楼的人需要逃生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亟。目前高楼的应急救生主要有使用直升飞机救人;在底层楼层中也有使用消防高层梯救护。中国专利中的有一些对底层用布袋进行逃生等装置;以及用动力的一些救生机构等等,都属于目前高楼救生装置。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来看都显得比较落后,有一定局限性,且救生也不够灵活,很难适应现有高楼的应急救生需要。本专利技术人在高楼应急救生中专利技术了:“重物或人员限速下降器”03202556.4、03102879.9;“一种新型的限速机构”03202557.2、03102876.4等专利,详细地描述了高楼无动力限速的机构。本专利技术是在以上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机构的具体应用的装置。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尚未见到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高楼救生无动力折叠式装置的空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长方形框架,框架内端的一端上设有由铰链连接的活动架,活动架的另一端头分别设有操作与手抓共用的横杆,横杆的上端设-->有主轴,主轴的二边端头安装有固定式的绳轮,绳轮内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端头设有吊钩;其中在一端绳轮外端安装有限速机构;框架与活动架之间还设有由链条或钢丝绳连接的拉绳。所述的限速机构为增加限速效果,可以将限速机构安装在主轴下端的活动支架上,限速机构内侧上固定有小齿轮;这样在主轴的绳轮边缘加入大齿轮,大齿轮与固定在限速机构上的小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静态(非工作状态)是一个长方形的架子,架子打开到一定的斜度(斜度依据安放场所事先设置),由拉绳支承,使吊钩悬于空中,此时吊钩上可以钩上救生舱(人和物可以进入舱内),在限速机构的作用下即会自动下降;当吊钩完成下降后,另一端的吊钩再钩上救生舱或重物等,同样在限速机构的作用下执行自动限速下降,从而达到循环救生的工作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在原专利技术限速机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实际的应用的装置,该装置的应用尤其是提出了由折叠机架、固定架、移动架与救生舱组合而成,多种形式能连续的上下循环的救生设备。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十分简单,只是二个折叠在一起的折叠式架子,然而它可以安装在靠墙体外侧的门或窗上,应急时打开活动架实施逃生。本专利技术也可作为卧式使用,即在长方形框架的下端安装上轮子,同时在其上端(活动架铰链的另一端)设置压载物。这种卧式机构可以灵活放置在楼道、阳台以及平屋顶上,实施救生时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拟定的目的。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作为卧式移动机构的结构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立式使用即安装在门上的结构视图。图1~3中,1框架,2铰链,3活动架,4横杆,5主轴,6限速机构,7小齿轮,8大齿轮,9绳轮,10钢丝绳,11吊钩,12拉绳,13压载物,14车轮,-->15调节手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的卧式移动机构。有一个长方形框架1,框架1内端的一端上设有由铰链2连接的活动架3,活动架3的另一端头分别设有操作与手抓共用的横杆4,横杆4的上端设有主轴5,主轴5的二端头安装有固定式的绳轮9,绳轮9内绕有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端头发有吊钩11;其中在右端绳轮外端安装有限速机构6;框架1与活动架3之间还设有由钢丝绳连接的拉绳12。本专利技术静态是一个卧式移动的架子,活动架3打开到一定的斜度,由拉绳12支承,使吊钩11悬于空中,此时吊钩11上可以钩上救生舱,逃生的人可以进入舱内,在限速机构6的作用下即会自动下降;当吊钩11完成下降后,另一端的吊钩11再钩上救生舱或重物等,同样在限速机构6的作用下执行自动下降,从而达到循环救生的工作目的。实施例2:请参阅图2的卧式移动机构。有一个长方形框架1,框架1内端的一端上设有由铰链2连接的活动架3,活动架3的另一端头分别设有操作与手抓共用的横杆4,横杆4的上端设有主轴5,主轴5的二端头安装有固定式的绳轮9,主轴5的下端在活动架3上安装有限速机构6,限速机构6内侧上固定有小齿轮7;这样在主轴5的绳轮边缘加入大齿轮8,大齿轮8与固定在限速机构6上的小齿轮7啮合;主轴上的绳轮9内绕有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端头设有吊钩11;框架1与活动架3之间还设有由链条或钢丝绳10连接的拉绳12。本专利技术静态是一个卧式移动的架子,活动架3打开到一定的斜度,由拉绳12支承,使吊钩11悬于空中,此时吊钩11上可以钩上救生舱,逃生的人可以进入舱内,在限速机构6的作用下即会自动下降;当吊钩11完成下降后,另一端的吊钩11再钩上救生舱或重物等,同样在限速机构6的作用下执行自动下降,从而达到循环救-->生的工作目的。实施例3:请参阅图3的立式机构,有一个长方形框架1,框架1内端的一端上设有由铰链2连接的活动架3,活动架3的另一端头分别设有操作与手抓共用的横杆4,横杆4的上端设有主轴5,主轴5的二端头安装有固定式的绳轮9,主轴5的下端在活动架3上安装有限速机构6,限速机构6内侧上固定有小齿轮7;这样在主轴5的绳轮边缘加入大齿轮8,大齿轮8与固定在限速机构6上的小齿轮7啮合;主轴上的绳轮9内绕有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端头设有吊钩11;框架1与活动架3之间还设有由链条或钢丝绳10连接的拉绳12。本专利技术静态是一个立式的门框,活动架3打开到一定的斜度,由拉绳12支承,使吊钩11悬于空中,此时吊钩11上可以钩上救生舱。逃生的人可以进入舱内,在限速机构6的作用下即会自动下降;当吊钩11完成下降后,另一端的吊钩11再钩上救生舱,同样在限速机构6的作用下执行自动下降,从而达到循环救生的工作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长方形框架,框架内端的一端上设有由铰链连接的活动架,活动架的另一端头分别设有操作与手抓共用的横杆,横杆的上端设有主轴,主轴的二边端头安装有固定式的绳轮,绳轮内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端头设有吊钩;其中在一端绳轮外端安装有限速机构;框架与活动架之间还设有由链条或钢丝绳连接的拉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折叠式高楼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长方形框架,框架内端的一端上设有由铰链连接的活动架,活动架的另一端头分别设有操作与手抓共用的横杆,横杆的上端设有主轴,主轴的二边端头安装有固定式的绳轮,绳轮内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端头设有吊钩;其中在一端绳轮外端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建陈宇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陈传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