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包括喷印段辊道,喷印段辊道位置设置有能够对经过的钢板进行打印喷码的打印喷码设备,正对衔接于喷印段辊道前方设置有喷印前衔接段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还设置有能够实现钢板角度调正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更好地保证钢板喷印质量,提高钢板输送顺畅性和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钢领域使用的轧制钢板输送辊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
技术介绍
钢板轧制成形后,一般需要再经过打印喷码设备进行打印喷码,以实现对生产公司、生产日期及代码型号等的标记利于后续出厂。钢板轧制成形一般是有输送辊道进行输送,输送辊道上有一段喷印段辊道,喷印段辊道位置侧边设置打印喷码设备对送至的钢板进行打印喷码。同时,由于厂房布置限制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制约,同时钢板输送辊道又相对较长,所以在进入喷印段辊道之前的辊道中,一般会考虑将辊道转向布置以节省占地面积。申请人所在单位的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即包括一段喷印段辊道,正对衔接于喷印段辊道前方的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以及和轧制区域出料端衔接的轧制输出段辊道,轧制输出段辊道和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之间呈90度角转向布置且在连接处设置有转盘装置实现对钢板的转向。但是由于钢板是在前行的过程中被转盘装置带动实现转向,故导致钢板转向角度难以精确控制,进而使得钢板进入喷印前衔接段辊道后产生歪斜,进而导致后续喷印段辊道中对钢板进行喷印打码时,产生歪斜,影响喷印质量。同时,钢板有时候倾斜角度过大,还会导致撞击损伤喷印设备以及钢板自身,造成事故。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辊道两侧设置挡板来调理钢板角度,但这种方式调整效果有效,而且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挡板也被钢板撞击损坏,更换频率较高,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保证钢板喷印质量,提高钢板输送顺畅性和安全性的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包括喷印段辊道,喷印段辊道位置设置有能够对经过的钢板进行打印喷码的打印喷码设备,正对衔接于喷印段辊道前方设置有喷印前衔接段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还设置有能够实现钢板角度调正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这样,在钢板进入到喷印段辊道之前的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可以靠设置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实现对钢板角度的主动调正,使钢板回复到正对流水线方向的准确方位,喷印时不会发生歪斜,保证了钢板喷印质量,同时避免了钢板歪斜和辊道两侧设置的挡板产生碰撞,极大地提高了钢板输送顺畅性和安全性。作为优化,所述钢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强推调节机构,所述强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两侧的各一个推板装置,推板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在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侧边的推板,推板下侧表面高度位于钢板输送轨迹上下位置之间,推板外侧连接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能够带动推板向前伸出实现对钢板角度的调整。这样,钢板歪斜后长度方向和前进方向倾斜错位,左右方向的两侧各自会有一角向外伸出,这样设置了强推调节机构后,歪斜钢板经过的过程中,靠两侧的推板推出抵住钢板歪出的角推动,强制将钢板推正回复到正常方位,使其长度方向和前进方向一致,实现角度调整回正。这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调整快捷可靠等优点。作为优化,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位于推板外侧的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臂水平正对连接在推板后侧面中部位置。这样,采用液压缸进行控制,具有控制方便可靠,推动力大,推动调节稳定快捷等优点。作为优化,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并列设置于液压缸的伸缩臂两侧的两根导向杆,两根导向杆前端固定连接在推板后侧面,两根导向杆后部段支撑并可轴向滑动地配合在两个导向杆安装座上的导向孔内。这样,靠两根导向杆实现对推板的支撑以及实现对推动方向的导向,使其推动过程平稳快捷,且实现对推板的悬空支撑后,不会干涉下方的辊筒运转。作为优化,所述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两侧的推板沿前后方向错位设置。所述错位设置,实施时具体为和转盘装置处钢板转动半径较大侧相衔接的一侧的推板沿钢板前进方向靠前设置,另一侧推板相对靠后设置;这是由于当钢板如果先经过转盘装置转向后,转向时转盘大直径段由于转向半径较长,常导致该侧钢板转向不完整而滞后,使得该侧钢板前端向后外侧方向歪斜,钢板另一侧后端向前后侧歪斜;所以采用上述错位方式能够恰好和该钢板歪斜情况匹配,使推板更好地和钢板歪斜处的两个角同时接触,保证钢板两侧受力均匀,稳定可靠地完成校正。实施时,作为优选推板长度和钢板对角线长度一致,且错位量为三分之一推板长度距离;这样能够确保恰到好处地完成对钢板的推动校正。作为优化,所述钢板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钢板旋转调节机构,所述钢板旋转调节机构,包括多组锥形辊机构,锥形辊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整体呈锥筒形的锥形辊筒,还包括设置在锥形辊筒一端并和锥形辊筒传动连接的锥形辊电机,各组锥形辊机构中的锥形辊筒沿宽度方向水平并排且使得相邻的锥形辊筒锥度方向交替反向错位设置,使得各组锥形辊机构中锥形辊筒构成的辊道成为能够驱动其上钢板旋转的功能部分。这样,各组锥形辊机构中锥形辊筒构成的辊道衔接于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当钢板从其上经过时,控制辊道中锥度方向不同的左右两排锥形辊筒,一排正向旋转,另一排反向旋转,使其旋转方向和钢板需要调整方向一致,即可靠锥形辊筒的错位旋转带动其上的钢板产生旋转,实现钢板角度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控制调节方便灵活,不需外加装置增加成本等优点。另外,该钢板角度调整机构和强推调节机构结合使用后,当钢板歪斜角度较大,不适合直接采用强推调节机构调节时,就可以先启动钢板旋转调节机构将钢板歪斜角度调小后,再靠强推调节机构强行推压实现调正,极大地扩大了可调节角度范围的同时缩短了调节所需耗时。作为优化,钢板旋转调节机构中每个锥形辊筒的轴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每个锥形辊筒中心位置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这样,保证调整时两侧锥形辊筒施力平衡,更加方便调整后得到的钢板保持在辊道中部位置。作为优化,每组锥形辊机构中的锥形辊筒两端均具有同轴设置向外延伸的安装轴,安装轴靠轴承安装在对应的两个锥形辊筒安装座上,两个锥形辊筒安装座下端固定于水平设置的同一底板上,锥形辊筒传动输入端的安装轴穿出所在的锥形辊筒安装座并和对应的锥形辊电机相连。这样,更好地保证了锥形辊筒两端安装基础的一致性,进而保证其稳定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能够更好地保证钢板喷印质量,提高钢板输送顺畅性和安全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单独钢板角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单独推板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4所示,一种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包括喷印段辊道1,喷印段辊道1位置设置有能够对经过的钢板进行打印喷码的打印喷码设备2,正对衔接于喷印段辊道1前方设置有喷印前衔接段辊道3,其中,所述喷印前衔接段辊道3中还设置有能够实现钢板角度调正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这样,在钢板进入到喷印段辊道之前的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可以靠设置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实现对钢板角度的主动调正,使钢板回复到正对流水线方向的准确方位,喷印时不会发生歪斜,保证了钢板喷印质量,同时避免了钢板歪斜和辊道两侧设置的挡板产生碰撞,极大地提高了钢板输送顺畅性和安全性。其中,所述钢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强推调节机构,所述强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两侧的各一个推板装置,推板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在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侧边的推板4,推板4下侧表面高度位于钢板输送轨迹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包括喷印段辊道,喷印段辊道位置设置有能够对经过的钢板进行打印喷码的打印喷码设备,正对衔接于喷印段辊道前方设置有喷印前衔接段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还设置有能够实现钢板角度调正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包括喷印段辊道,喷印段辊道位置设置有能够对经过的钢板进行打印喷码的打印喷码设备,正对衔接于喷印段辊道前方设置有喷印前衔接段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还设置有能够实现钢板角度调正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强推调节机构,所述强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两侧的各一个推板装置,推板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在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侧边的推板,推板下侧表面高度位于钢板输送轨迹上下位置之间,推板外侧连接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能够带动推板向前伸出实现对钢板角度的调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位于推板外侧的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臂水平正对连接在推板后侧面中部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输送喷印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并列设置于液压缸的伸缩臂两侧的两根导向杆,两根导向杆前端固定连接在推板后侧面,两根导向杆后部段支撑并可轴向滑动地配合在两个导向杆安装座上的导向孔内。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