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86142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23:07
一种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之间的醚基,把含有此的聚酯多元醇和对称分子结构的聚酯多元醇用优化的重量比计算,确认投入含有醚基的聚酯多元醇后溶解的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弹性恢复力损失、表面发粘以及抗张力减少的弊端,具有手感好,弹性恢复好,抗张力性能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与弹力面料的涂层,不会因此损失弹性面料的固有性能。彻底克服了面料表面起皱纹、失去树脂涂层本身的光泽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面料
,尤其是一种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在很长的历史上,由于原材料与涂层技术的发展,聚氨酯树脂超越了初期外观、防水等最基本性能的提供,现在向赋予透湿、耐水压、抗寒性等高技能、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特别在衣服涂层用聚氨酯树脂领域,追求技能和时装价值是发展趋势。最近在时装中,使用弹性恢复率高的四面弹性面料的衣服较多。原先弹性面料具有的相当大的弹力与恢复技能,除了现有常用的室外运动服,在打底裤、保温短袖衫等日常服装的利用率在变高。因此,原来只购买面料产品的顾客的要求逐渐变多,所以在四面弹性面料上涂层用聚氨酯树脂来提高物性。然而,现存的树脂在伸张率上不显示大的差异,但在弹性后恢复力上显示较大的差异。虽然四面弹性面料的弹力恢复性优秀,可是涂层树脂的恢复力跟不上,会出现受一次伸张力的面料表面起皱纹、失去树脂本身的光泽等问题,这会降低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因而是衣服涂层用产品,具有要共同体现柔软的手感的问题。为了体现柔软的手感,降低一般的物性也会具有降低弹性恢复力的问题。乳胶膜的弹力恢复力高且表面发粘也没有,但比聚氨酯树脂涂层成本高且具有难于显示想要的手感的缺点。对此国内很多纺织涂层公司迫不及待地改变现有的涂层设备,反而寻找在
四面弹料上能够涂层用的弹力恢复力优秀的素材,对此聚氨酯树脂能满足该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通过用聚氨酯树脂膜的涂层来实现重要的弹性恢复力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之间的醚基,把含有此的聚酯多元醇和对称分子结构的聚酯多元醇用优化的重量比计算,确认投入含有醚基的聚酯多元醇后溶解的结果;(2)把1,4BD、1,6HD等也就是具有对称分子结构的低分子量的二醇作为扩链剂来使用,与这些作反应的原料用具有NCO基的MDI;(3)初期在75-80度之间,1-1.5小时把NCO/OH摩尔分数定为0.9:1后进行先反应;(4)此后发现在FT-IR上NCO消失,第二次投入分子对称结构的聚酯多元醇与溶剂;(5)投入溶剂而下降的温度达到70度时,投入聚氨酯重量比0.05-0.1%的催化剂,完全反应容或余下的NCO;(6)此后,约30分钟的反应时间后使余下的NCO反应,达到目标粘度;整个NCO当量比调整为2.9-3.5,第二次投入聚氨酯后最大限度地提高重合度;达到适合的重合度,为了结束反应而是使用1.3BD;此时重要的是第二次投入聚氨酯时防止最大限度的测量损失。所述1,4-BD为1,4-丁二醇,1,6-HD为1,6-己二醇。所述NCO为异氰酸酯基,其值是指100g试样所含的异氰酸酯(-NCO)基团的质量。所述MDI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OH为氢氧根。所述步骤(6)中还包括加入发粘防止剂的步骤,发粘防止剂为蜡种类和改性硅油,PE蜡添加量为0.3%wt,硅油添加量为0.6%wt。所述FT-IR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弹性恢复力损失、表面发粘以及抗张力减少的弊端,具有手感好,弹性恢复好,抗张力性能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与弹力面料的涂层,不会因此损失弹性面料的固有性能。彻底克服了面料表面起皱纹、失去树脂涂层本身的光泽等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一种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之间的醚基,把含有此的聚酯多元醇和对称分子结构的聚酯多元醇用优化的重量比计算,确认投入含有醚基的聚酯多元醇后溶解的结果;(2)把1,4BD、1,6HD等也就是具有对称分子结构的低分子量的二醇作为扩链剂来使用,与这些作反应的原料用具有NCO基的MDI;(3)初期在75-80度之间,1-1.5小时把NCO/OH摩尔分数定为0.9:1后进行先反应;(4)此后发现在FT-IR上NCO消失,第二次投入分子对称结构的聚酯多元醇与溶剂;(5)投入溶剂而下降的温度达到70度时,投入聚氨酯重量比0.05-0.1%的催化剂,完全反应容或余下的NCO;(6)此后,约30分钟的反应时间后使余下的NCO反应,达到目标粘度;整个NCO当量比调整为2.9-3.5,第二次投入聚氨酯后最大限度地提高重合度;达到适合的重合度,为了结束反应而是使用1.3BD;此时重要的是第二次投入聚氨酯时防止最大限度的测量损失。所述1,4-BD为1,4-丁二醇,1,6-HD为1,6-己二醇。所述NCO为异氰酸酯基,其值是指100g试样所含的异氰酸酯(-NCO)基团的质量。所述MDI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OH为氢氧根。所述步骤(6)中还包括加入发粘防止剂的步骤,发粘防止剂为蜡种类和改性硅油,PE蜡添加量为0.3%wt,硅油添加量为0.6%wt。所述FT-IR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1.解决的关键技术;1)弹性恢复力增加一般情况下,伸张率高时具有弹性恢复力下降的缺点。这会由膜自己整个的
物性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是聚氨酯的物性。此前正如说,弹性恢复力减小会导致首要物性防风、防水性下降,而且也会导致外观贬值。因此,在分子式中包含比较能够自由地旋转并具有振动柔软性的醚基的多元醇为主原料来增加弹性恢复力,并在侧链具有CH3分子基的多元醇来补完柔软度。虽然多元醇具有同一分子结构,这会由分子量、摩尔分数及混合比例的变化而显示多样的物性,所以做多阶段实验。2)表面发粘一般情况下,PU的物性越来越低反而表面的发粘显示地很严重。考虑获得想要的弹性恢复力时的物性来选择发粘防止剂。如果是硅种类,表面会出现执行性,因此,为了适用适当的发粘防止剂,使用蜡种类、改性硅油等来进行实验。3)抗张力增加四面弹性涂层用聚氨酯树脂适合用离型纸先制膜状态后与衣料复合的转移方式。由此,手感方面比一般的直接涂层方式相当优秀。因此,受到最大伸张力时在多大的力量时树脂失去弹性为关键,于是同时使用对破裂强度抵抗高的多元醇来解决问题。2.主要技术创新之处;1)为了增加弹性恢复力的多元醇探究使用了分子结构式内包含醚基的分子量2000的酯多元醇。分子量越低弹性恢复率也越低,分子量越高伸张率也越高反而恢复率果然越低。2)为了防止表面发粘的添加剂探究PE蜡和硅油各添加了0.3%wt。0.6%wt含量时滑性及防止性达到最大限定值,膜涂层用后保管时显示剥离现象。3)抗张力的增加选择具有对称分子结构的多元醇。分子结构内EG,1.4BD结构内在一块。1.4BD结构越高抗张力也增加。3.达到的主要技术表1.技术指标表反应原理:进行具有两末端NCO与OH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进行为聚氨酯结合。这样被进行的聚氨酯树脂的弹性力、耐磨性、耐候性等机械的物性比天然橡胶优秀。这样基本反应过程中为了获得想要的物性,寻找像上基那样具有末端基的多样的原料来反应。为了显示特征的弹性恢复力,合成购买含有醚基的聚酯多元醇,与两末端的-OH基和-NCO基做反应,完成聚氨酯基本结合。想活用醚基的特征的自由旋转性和弹性。为了用另一个的物性补完来增加抗张力,选择具有对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之间的醚基,把含有此的聚酯多元醇和对称分子结构的聚酯多元醇用优化的重量比计算,确认投入含有醚基的聚酯多元醇后溶解的结果;(2)把1,4BD、1,6HD等也就是具有对称分子结构的低分子量的二醇作为扩链剂来使用,与这些作反应的原料用具有NCO基的MDI;(3)初期在75‑80度之间,1‑1.5小时把NCO/OH摩尔分数定为0.9:1后进行先反应;(4)此后发现在FT‑IR上NCO消失,第二次投入分子对称结构的聚酯多元醇与溶剂;(5)投入溶剂而下降的温度达到70度时,投入聚氨酯重量比0.05‑0.1%的催化剂,完全反应容或余下的NCO;(6)此后,约30分钟的反应时间后使余下的NCO反应,达到目标粘度;整个NCO当量比调整为2.9‑3.5,第二次投入聚氨酯后最大限度地提高重合度;达到适合的重合度,为了结束反应而是使用1.3BD;此时重要的是第二次投入聚氨酯时防止最大限度的测量损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面弹面料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之间的醚基,把含有此的聚酯多元醇和对称分子结构的聚酯多元醇用优化的重量比计算,确认投入含有醚基的聚酯多元醇后溶解的结果;(2)把1,4BD、1,6HD等也就是具有对称分子结构的低分子量的二醇作为扩链剂来使用,与这些作反应的原料用具有NCO基的MDI;(3)初期在75-80度之间,1-1.5小时把NCO/OH摩尔分数定为0.9:1后进行先反应;(4)此后发现在FT-IR上NCO消失,第二次投入分子对称结构的聚酯多元醇与溶剂;(5)投入溶剂而下降的温度达到70度时,投入聚氨酯重量比0.05-0.1%的催化剂,完全反应容或余下的NCO;(6)此后,约30分钟的反应时间后使余下的NCO反应,达到目标粘度;整个NCO当量比调整为2.9-3.5,第二次投入聚氨酯后最大限度地提高重合度;达到适合的重合度,为了结束反应而是使用1.3BD;此时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辉宗昀尹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