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包括钩身、钩头、与所述钩身转动连接的封口片以及可控制所述封口片转动的开锁片,所述封口片与所述钩身之间连有复位弹簧,所述钩头包括一弯曲部和一尖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片的顶部形成一可套住所述尖嘴部末端的外缘的封口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劳动保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险带、安全带、安全绳等多种用途的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
技术介绍
安全钩有许多不同的式样,也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其中就包括高空防坠落。在建筑工地、高空作业或地面挖掘现场,以及一切可能因人员或物体坠落而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场合,坠落防护是至关重要的。在许多地区,使用坠落防护既是基本要求,也是法律规定。通常一套坠落防护系统是给作业人员系上安全带或保险带,用绳子、缆索或皮带将作业人员连接到固定物上。例如,人员在桥梁、塔或高楼上作业时通常会系上安全带或救生索,救生索大多由一根绳或带子制成,绳或带的一端固定在人员所作业的固定物上。在伐木业,人员在树杆上作业时通常也会系上保险带,保险带的带子一端与保险带的一侧相连,另一端绕着树干与保险带的另一侧相连。通常,带子至少有一端需要用安全钩,使之能够方便地与保险带或固定物连接。理论上,如果一名工作人员系有安全带且安全带由一根救生索牢固地缚在固定物上,那么即使该人员发生坠落也只是一小段距离,被救前不会有危险。但实际上,目前使用的安全带和高空防坠落产品并非总发挥作用,甚至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救生索和起吊作业上安全钩的失灵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在安全钩弯曲部分使用封口片,将救生索的一端固定到某一物体上,由于此法简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起吊在内的各种应用。但简易的安全钩在其封口片受力时可能会意外打开。为此,人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锁闭装置。虽然这些锁闭装置降低了安全钩意外打开的可能性,但是它们往往不能很好地防止封口片在直接受力时从安全钩的弯曲部或尖嘴部脱离。当安全钩直接受力,尤-->其是当安全钩的封口片承受垂直于钩子纵向轴的负荷时,例如挤压置于固体表面上的安全钩时也可能导致封口片意外从尖嘴部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全等级更高的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安全钩承受全方位负荷的能力更强,在安全钩承受外力时,该安全钩的封口片从安全钩的尖嘴部意外脱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本专利技术的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包括钩身、钩头、与钩身转动连接的封口片以及可控制所述封口片转动的开锁片,封口片与钩身之间连有复位弹簧,钩头包括一弯曲部和一尖嘴部,封口片的顶部形成一可套住尖嘴部末端的外缘的封口套。所述封口片包括一对对置的侧板以及与该一对侧板连为一体的外缘,该一对侧板对称地位于钩身的两侧,并和该外缘在开口端形成封口套。所述尖嘴部的末端形成一插销。本专利技术的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其钩头尖嘴部的末端被套在封口片的封口套中,因而打开本专利技术的封口片需要有一个与该末端纵向轴平行的外力。而当封口片承受垂直于钩子纵向轴的负荷时,由于钩头尖嘴部的末端挡住了封口片,封口片很难被打开。因而本专利技术的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大大提高了封口片承受全方位负荷的能力,降低了封口片从安全钩尖嘴部脱离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右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开锁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开锁片和封口片都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主视图;图8是图7中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俯视图;图9是沿图2中的B-B线的剖面图;图10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安全钩1包括钩身3,钩身的一端是钩头4,另一端通常是圆环钩尾5或U形钩等装置,将安全钩固定到绳子、缆索、皮带、链条或其它物体上。多数情况下,钩身3、钩头4和圆环钩尾5是一个整体,由高强度的合金钢或其它金属制成,为了增加强度,也可锻造。钩头4为拱形,它包括弯曲部41、尖嘴部42和连接尖嘴部42的开口端43。尖嘴部42和钩身3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开口10,该开口让安全钩1可以被固定到诸如有眼螺栓、救生索和保险绳等装置的物体上。安全钩1还包括封口片9,用于封住开口10和防止安全钩1从它所连接的缆索或其它装置上滑离。封口片9由一对对置的侧板91、92和一个外缘93组成,侧板91、92侧板对称地位于钩身3的两侧,和外缘93一起构成一封口套99,如图10所示。封口片9通过一枢轴15与钩身3转动连接。封口片9有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如图1所示的那样,在关闭位置,它横跨开口,从而封住开口10;将封口片9绕枢轴15转动,可打开封口片9,使其处于开启位置,如图7所示。在开启位置,物体可以较为通畅地穿过开口进入弯曲部41。如同多数安全钩,封口片9带有一个弹簧20,如图9所示,弹簧20的作用是使封口片9处于常闭合状态。较佳的是,如图7所示,尖嘴部42的末端形成一插销421,插销421向外延伸,其外缘421B能够至少部分套入封口套99内。插销421可以是矩形或圆形构件。图7所示的插销421呈三角状,带一个尖头,以便更方便地进入封口套99。插销和封-->口套也可是其它形状,只要当封口片9处于关闭位置时插销421至少能部分被套入封口套99即可。无论插销和封口套形状如何,当封口片9处于关闭位置时,该插销和封口套不仅能阻止朝钩身3以内推动的外力,还能阻止封口片的侧面受力。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封口套为一个开口的套子,将插销围在其中。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封口套围住插销的两个侧面以及外表面,但不围住靠近弯曲部41的内表面。将尖嘴部42的末端设计成插销的形状以及在封口片9的顶部95(见图9)内使用相应的封口套将能大大提高封口片承受全方位负荷的能力。即,封口片关闭时将插销套在封口套内增强了封口片承受侧面和正面负荷的能力,有效地防止封口片出现损坏、弯曲或偏移等情况。此结构大大增强了安全钩的整体强度和结构完整性。通常,施加一个与钩体纵向轴垂直的外力,使封口片枢轴在开启和关闭位置间转动,封口片即可被打开,物体进入弯曲部。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枢轴15,封口片9也可旋转。但是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是,打开本专利技术的封口片需要一个与插销纵向轴平行的外力。即,当插销形421位于封口套99内时,打开封口片需要将封口片9从尖嘴部42旋开,也就是将封口片前缘94从弯曲部41移开,如图7所示,这通常需要一个与插销421的纵向轴平行的外力。传统安全钩的封口片受到迎面的外力时很容易被打开;而本专利技术中安全钩的封口片9受到迎面的外力时(在图9中用箭头C标出),由于有插销421套在封口片9所形成的封口套99中,外力会促使插销421与封口套99相互作用,并阻止封口片被打开。所以,本专利技术打开封口片所需的外力与是与现有技术的安全钩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封口套99脱离插销421并再绕枢轴15旋转,将封口片9从弯曲部41旋开才能打开封口片。封口片还设计了一个凹槽(或拇指依托处)96,如图6所示,使操作人员打开安全钩更加方便。根据实际应用,安全钩1还可以配置一个机械锁闭机制来防止封口片意外打开。如图1至图3所示,安全钩1包括一个开锁片17,它处于封口片9的下方位置。开锁片17由一对对置的侧壁175、176以及与所述侧壁-->连为一体的外壁177构成,侧壁1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包括钩身、钩头、与所述钩身转动连接的封口片以及可控制所述封口片转动的开锁片,所述封口片与所述钩身之间连有复位弹簧,所述钩头包括一弯曲部和一尖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片的顶部形成一可套住所述尖嘴部末端的外缘的封口套。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包括钩身、钩头、与所述钩身转动连接的封口片以及可控制所述封口片转动的开锁片,所述封口片与所述钩身之间连有复位弹簧,所述钩头包括一弯曲部和一尖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片的顶部形成一可套住所述尖嘴部末端的外缘的封口套。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片包括一对对置的侧板以及与所述一对侧板连为一体的外缘,所述一对侧板对称地位于所述钩身的两侧,并和所述外缘在开口端形成所述封口套。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片外缘的下部设有一可容纳所述钩身的开口槽。4. 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勃·克劳斯·威廉,李约翰,迪·阿凯希,
申请(专利权)人:攀士福安全防护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