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育添专利>正文

高楼逃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856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楼逃生器,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机构、传动机构、控制机构、救生斗;升降机构包括滚轮、绳索、滑轮的对称的两组;传动机构对称安装在机架且与升降机构相匹配的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该第一、第二齿轮副之间通过第三齿轮副联接,第三齿轮副包括安装在机架的总传动轴和三个扇形齿轮;控制机构包括凸轮拨杆滑块机构和包括刹车毂的刹车机构,凸轮和刹车毂均安装在总传动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自重实现运送装置的下降与上升,速度快,下降速度得到有效保证,稳定性高,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逃生器,尤其涉及用于高层建筑物发生紧急情况时的自救降落的高楼逃生器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商厦、写字楼、住宅楼等等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层也越建越高,与此同时,在遇有突发事件时,高楼的危险性亦成比例增加,若想从遇险高楼逃生,存在有诸多困难,一般均需要地面人员和相关设备的配合,如现在通常采用的高楼救生方式:一是通过消防云梯,但是速度慢,且易受高度限制;二是在地面铺设气垫,接住从高处跳下的逃生者,但是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设备和人员在地面辅助,而且危险性比较大,容易受伤,尤其是适应的人群有限,年老体弱者难以采取这种方式逃生。对于高楼自救逃生的,多借助绳索之类,然而面对越来越高的楼,直接借助绳索逃生的可能性是愈来愈渺茫。在此情形下,高楼逃生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由于主动逃生相较于被动营救可拥有更多的生机,于是各种用于高楼自救的逃生装置相继产生,如第200410018185.5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提到的一种高楼逃生器,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缓降装置、下降绳索和绳索下端的载人机构,缓降装置包括轴接在支架上的绳索转轮,下降绳索缠绕在转轮上,绳索上端与转轮固接,转轮带有一摇柄,摇柄外端套接有上连接件并旋有防止上连接件脱落的限位螺母,上连接件下端接有弹性绳,弹性绳下端接配重件,支架上装有自锁装置。该高楼逃生器需要通过配重来缓解下降速度,必须由上面的人操作摇柄才能将其升回去,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同时结构的稳定性也欠佳。另外还有各种绳降救生装置,但是多数结构复杂,下降速度太快,在每秒2米以上,并且在下降过程中需要被营救人员主动控制降落速度,一旦失控就会迅速跌落到地面,导致受伤。-->因此,上述各种逃生装置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不普遍,而对相关技术进一步改进,研发出一种新的高楼逃生器还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稳定性较差、使用不便、下降速度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操作简单、下降速度可控且稳定性较高的高楼逃生器。上述的高楼逃生器,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机构、传动机构、控制机构、括救生斗;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和沿底架一侧向上伸出的侧架,底架和侧架之间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升降机构为对称的两组,每组包括滚轮、绳索、两个以上滑轮、支撑架;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架上,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与滚轮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滑轮中的一个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侧架上,所述滑轮支架的底部向下伸出端部套接有弹簧的顶杆,其他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一个安装在支撑架的端部;所述绳索一端缠绕在所述滚轮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接所述救生斗;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包括三组齿轮传动副,其中第一齿轮副与第二齿轮副对称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匹配;所述的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之间通过第三齿轮副联接,所述第三齿轮副包括总传动轴和三个扇形齿轮,所述总传动轴一端安装固定在所述侧架,另一端安装固定在所述底架,并与所述的底架和侧架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及由上至下安装在总传动轴上的刹车毂和凸轮;所述刹车毂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凸轮通过凸轮顶杆连接第一滑板。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第二横梁平行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根支撑梁,所述的第二支撑梁与第三支撑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侧架包括第一立梁、第二立梁、上梁;所述上梁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槽孔;所述侧架的两下角对称设置有第一、-->第二支撑台架,与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槽的位置相匹配,并与所述第一、第二槽孔相匹配地设有第三、第四槽孔,所述第一支撑台架与第二支撑台架的底部贯通;所述加强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一立梁之间的第一加强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第二立梁之间的第二加强梁。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升降机构中的一组中:第一滚轮两端分别安装固定在底架的第一横梁和第一支撑梁,第一滑轮通过第一支架安装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顶杆穿过第一、第三槽孔向下伸出,端部套接第一弹簧,第三滑轮为转向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个弯折处,第四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端部,第一绳索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后向下伸出;另一组中:第二滚轮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在底架的第二横梁和第四支撑梁;第二滑轮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在第二限位槽内,第二顶杆穿过第二、第四槽孔向下伸出,端部套接第二弹簧,第五滑轮为转向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个弯折处,第四滑轮安装在第二支撑架的端部,第二绳索依次绕过第二滑轮、第五滑轮、第六滑轮后向下伸出。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齿轮副位于所述底架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之间,齿轮轴的两端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梁,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滚轮同轴;所述第二齿轮副位于所述底架的第三支撑梁和第四支撑梁之间,齿轮轴的两端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三、第四支撑梁,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二滚轮同轴;第三齿轮副的总传动轴一端安装在所述侧架的上梁中部,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底架的连接梁,包括安装在所述总传动轴上的第五齿轮和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的第六齿轮及与第四齿轮同轴的第七齿轮,所述的第五齿轮同时捏合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装配在所述机架的底侧梁,与所述的凸轮顶杆和第一连接板分别铰接,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支撑台架和第二支撑台架底部,与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配合连接,配合端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滑板与第二连接板铰接,两端由滑动配合的第一支撑台架和第二支撑台架支撑,在与第三槽孔和第四槽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腰形槽、第二腰形槽,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分别穿过第一腰形槽和第二腰形槽。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紧急制动机构,所述紧急-->制动机构包括刹车盘、第一刹车夹、第二刹车夹;所述的刹车盘安装在总传动轴上,位于所述刹车毂的上方;所述的第一、第二刹车夹与刹车盘的位置相匹配,安装在所述机架侧架,前端卡接所述刹车盘,后端分别伸出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紧急制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顶杆下部铰接的第一、第二保险块,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两端靠近斜面处的第一、第二保险孔;所述第一、第二保险块可沿第一、第二顶杆的运动方向转动,第一、第二保险孔与所述的第一、第二顶杆的下部结构相匹配;所述的第一、第二控制线分别连接第一、第二保险块;第一控制线沿第一顶杆布置,第二控制线沿第二顶杆布置。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救生斗设有手刹机构,所述手刹机构包括手刹杆、连接杆、挂环、连接柄、刹车皮;所述的手刹杆安装在所述救生斗内,与连接杆铰接,连接杆的上端与挂环连接,刹车皮一端固定在支撑架的端部,另一端绕过安装在支撑架端部的滑轮,固定在连接柄,连接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另一端向外弯折伸出,与挂环匹配配合。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绳索的端部设有挂钩或锁扣。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中:所述救生斗开设有门,门内侧设有锁紧装置。本高楼逃生装置主要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利用自重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逃生器,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机构、传动机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器还包括救生斗;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和沿底架一侧向上伸出的侧架,所述的底架和侧架之间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升降机构为对称的两组,每组包括滚轮、绳索、两个以上滑轮、支撑架;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架上,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与滚轮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滑轮中的一个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侧架上,所述滑轮支架的底部向下伸出端部套接有弹簧的顶杆,其他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一个安装在支撑架的端部;所述绳索一端缠绕在所述滚轮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接所述救生斗;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包括三组齿轮传动副,其中第一齿轮副与第二齿轮副对称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匹配;所述的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之间通过第三齿轮副联接,所述第三齿轮副包括总传动轴和三个扇形齿轮,所述总传动轴一端安装固定在所述侧架,另一端安装固定在所述底架,并与所述的底架和侧架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及由上至下安装在总传动轴上的刹车毂和凸轮;所述刹车毂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凸轮通过凸轮顶杆连接第一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逃生器,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机构、传动机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器还包括救生斗;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和沿底架一侧向上伸出的侧架,所述的底架和侧架之间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升降机构为对称的两组,每组包括滚轮、绳索、两个以上滑轮、支撑架;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架上,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与滚轮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滑轮中的一个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侧架上,所述滑轮支架的底部向下伸出端部套接有弹簧的顶杆,其他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一个安装在支撑架的端部;所述绳索一端缠绕在所述滚轮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接所述救生斗;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包括三组齿轮传动副,其中第一齿轮副与第二齿轮副对称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匹配;所述的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之间通过第三齿轮副联接,所述第三齿轮副包括总传动轴和三个扇形齿轮,所述总传动轴一端安装固定在所述侧架,另一端安装固定在所述底架,并与所述的底架和侧架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及由上至下安装在总传动轴上的刹车毂和凸轮;所述刹车毂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凸轮通过凸轮顶杆连接第一滑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第二横梁平行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根支撑梁,所述的第二支撑梁与第三支撑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侧架包括第一立梁、第二立梁、上梁;所述上梁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槽孔;所述侧架的两下角对称设置有第一、第二支撑台架,与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槽的位置相匹配,并与所述第一、第二槽孔相匹配地设有第三、第四槽孔,所述第一支撑台架与第二支撑台架的底部贯通;所述加强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一立梁之间的第一加强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第二立梁之间的第二加强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中的一组中:第一滚轮两端分别安装固定在底架的第一横梁和第一支撑梁,第一滑轮通过第一支架安装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顶杆穿过第一、第三槽孔向下伸出,端部套接第一弹簧,第三滑轮为转向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个弯折处,第四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端部,第一绳索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后向下伸出;另一组中:第二滚轮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在底架的第二横梁和第四支撑梁;第二滑轮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在第二限位槽内,第二顶杆穿过第二、第四槽孔向下伸出,端部套接第二弹簧,第五滑轮为转向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个弯折处,第四滑轮安装在第二支撑架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育添
申请(专利权)人:吴育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