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弃流截污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8469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水过滤领域,公开了一种雨水弃流截污井。本发明专利技术井筒上部侧壁连接有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标高相同,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标高相同,井筒下部侧壁连接配水管,井筒内有弃流单元,截污篮的底面和四周由拦截网围成,截污篮侧壁对称设置有主纵梁,主纵梁连接面两侧的侧壁具有高度差,截污篮高位侧壁顶部有第一上圈梁支撑,主纵梁上部与翻板转动连接,翻板直径与截污篮直径相同,翻板上设有导流槽,第一上圈梁有凹槽,与导流槽进口端相契合,导流槽进口端与雨水进水管底部相切,导流槽出口端与弃流管底部相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拆卸、使用便捷、集弃流与截污与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过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弃流截污井
技术介绍
由于初期雨水对汇集在地面上的污染物质有着淋洗、冲刷和运输的作用,所以降雨初期的雨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浓度较高,一般情况下,在雨水形成径流的初期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最高,即使对雨水进行收集、回收和净化处理,一般也会将此部分的雨水弃流,进行特殊的处理。初期的雨水弃流,可以去除收集到的雨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包括细小的或者溶解性污染物。目前,现有的雨水弃流装置大概分为几种:弃流雨水池,切换式或小管弃流井,翻板式分离器,流量型弃流装置,渗透弃流井,跳跃堰式分流井。其中,翻板式分离器可自动调节,无需人工操作,使用方便,研究比较广泛,但是目前的翻板式分离器大多结构比较复杂,维护成本较高,设备故障率较高。中国专利CN202359610U“自重式初期雨水径流弃流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带翻板的集水池,其中翻板所起作用为排水通道的挡板,当雨水量较小时,翻板为初始状态,雨水由排水管道直接弃流,当雨水量较大时,翻板翻下,关闭排水通道,雨水蓄积,进行回收处理,当降雨量不是足够多时,翻板关闭排水通道后,若雨水蓄积不足雨水排放口时,雨水会积存在集水池中,下次降雨的初期雨水无法实现正常弃流,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拆卸、使用便捷、集弃流与截污与一体的雨水弃流截污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包括井筒和弃流单元,井筒上部侧壁连接有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标高相同,井筒下部侧壁连接配水管,井筒内有弃流单元,弃流单元包括截污篮和翻板,截污篮的底面和四周由拦截网围成,截污篮侧壁对称设置有主纵梁,主纵梁连接面两侧的侧壁具有高度差,截污篮高位侧壁顶部有第一上圈梁支撑,主纵梁上部
与翻板转动连接,翻板直径与截污篮直径相同,翻板上设有导流槽,第一上圈梁有凹槽,与导流槽进口端相契合,导流槽进口端与雨水进水管底部相切,导流槽出口端与弃流管底部相切。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进一步的,还包括提手,提手位于主纵梁顶端。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销和限位槽,限位销位于主纵梁顶端外侧,限位槽位于井筒内壁相应位置,通过将限位销插入限位槽中来固定弃流单元的位置。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进一步的,所述截污篮呈圆柱状。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进一步的,所述截污篮侧壁均匀设置有多条支纵梁,截污篮底面边缘有底圈梁固定支撑,截污篮低位侧壁顶部有第二上圈梁支撑。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进一步的,所述翻板外周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进一步的,所述翻板下表面边缘有减震垫。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进一步的,所述翻板厚度为0.3-1.0mm。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进一步的,所述拦截网和翻板均选用304不锈钢材质。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将井筒与弃流单元分离设置,弃流单元为截污篮,上设置有提手,可随意拆卸,进行清理和维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将弃流与截污组合使用,雨水流量较小时,通过翻板上的导流槽直接流入弃流管,雨水流量较大时,翻板侧翻,雨水流入截污篮,拦截杂物后进入配水管,减小了占地面积,提高了截留效率,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标高相同,雨水可直接流入下游雨水井中,解决了普通弃流井弃流出水标高不够而再加一级提升的问题,节约了能源;并将配水管设置在井筒的下部,这样弃流单元内的雨水不会有过多的积存,处理量大,使用便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雨水弃流截污井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弃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限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包括井筒1和弃流单元2,井筒1上部侧壁连接有
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标高相同,井筒1下部侧壁连接配水管,井筒1内有弃流单元2,弃流单元2包括截污篮3、翻板4和提手5,如图2所示,截污篮3呈圆柱状,截污篮3的底面和四周由拦截网31围成,拦截网31选用304不锈钢材质,截污篮3侧壁对称设置有主纵梁32,截污篮3侧壁均匀设置有多条支纵梁33,截污篮3底面边缘有底圈梁34固定支撑,主纵梁32连接面两侧的侧壁具有高度差,截污篮3高位侧壁顶部有第一上圈梁支撑35,截污篮低位侧壁顶部有第二上圈梁36支撑,主纵梁32上部通过转动轴41与翻板4连接,翻板4厚度为0.3-1.0mm,翻板4直径与截污篮3直径相同,翻板4外周有密封圈42,密封圈42为橡胶密封圈或橡胶密封条,翻板4上设有导流槽43,第一上圈梁35有凹槽,与导流槽43进口端相契合,导流槽进口端与雨水进水管底部相切,导流槽出口端与弃流管底部相切,翻板4下表面边缘有减震垫44,减震垫44为橡胶减震垫,翻板4选用304不锈钢材质,如图3所示,主纵梁32顶端外侧有限位销61,井筒1内壁相应位置固定有限位槽62,通过将限位销61插入限位槽62中来固定弃流单元的位置,主纵梁32顶端固定有提手5。本专利技术雨水弃流截污井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降雨量较小时或降雨初期,雨水降水量为3-5mm,雨水会从翻板4上的导流槽43直接流入弃流管内,弃流至雨水系统下游雨水井内,当降雨量较大,超过5mm时,在雨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翻板4向低位侧壁一侧翻转,导流槽43翘起离开雨水进水管,雨水由雨水进水管直接流入弃流单元2的截污篮3中,截留杂物后通过配水管流入后续处理设施中。雨停后,若截污篮3内杂物较多,可将弃流单元2拆卸取出,进行冲洗和清理,然后再放回井筒1内,将限位销61卡入限位槽62中即可,使用方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雨水弃流截污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筒和弃流单元,井筒上部侧壁连接有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标高相同,井筒下部侧壁连接配水管,井筒内有弃流单元,弃流单元包括截污篮和翻板,截污篮的底面和四周由拦截网围成,截污篮侧壁对称设置有主纵梁,主纵梁连接面两侧的侧壁具有高度差,截污篮高位侧壁顶部有第一上圈梁支撑,主纵梁上部与翻板转动连接,翻板直径与截污篮直径相同,翻板上设有导流槽,第一上圈梁有凹槽,与导流槽进口端相契合,导流槽进口端与雨水进水管底部相切,导流槽出口端与弃流管底部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水弃流截污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筒和弃流单元,井筒上部侧壁连接有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雨水进水管和弃流管标高相同,井筒下部侧壁连接配水管,井筒内有弃流单元,弃流单元包括截污篮和翻板,截污篮的底面和四周由拦截网围成,截污篮侧壁对称设置有主纵梁,主纵梁连接面两侧的侧壁具有高度差,截污篮高位侧壁顶部有第一上圈梁支撑,主纵梁上部与翻板转动连接,翻板直径与截污篮直径相同,翻板上设有导流槽,第一上圈梁有凹槽,与导流槽进口端相契合,导流槽进口端与雨水进水管底部相切,导流槽出口端与弃流管底部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弃流截污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提手位于主纵梁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弃流截污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销和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丙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汇节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