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67997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提供一种天然无刺激,控油祛痘性能好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5‑10份,白柳树皮4‑9份,苦参根4‑9份,胀果甘草根3‑8份,黄芩根3‑6份;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一种天然植物型的控油祛痘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控油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

技术介绍
痘痘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和面部清洁卫生、饮食习惯、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学习及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皮脂代谢紊乱,皮肤油脂分泌过于旺盛,毛囊、皮脂腺过度角化,使毛囊口变狭窄、闭塞,使得微生物大量滋生聚集,从而引发炎症,最终导致粉刺和痘痘。因此,控油与祛痘是目前治疗此类皮肤问题的两大重要途径,控油的目的是通过调节皮肤油脂分泌,恢复肌肤生理学平衡,从根源上预防与解决痘痘问题;祛痘的目的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疏通毛孔,从而改善皮肤已产生炎症的粉刺与痘痘问题。而脸部最佳的状态是水分油脂平衡,而过度的控油让肌肤开始缺乏油脂,这种缺油的信息被传到了皮脂腺中,皮脂腺为了保持水油均衡的状态,反而发出大量排油的指令,开始源源不断的出油,而水分也得到相应的指令,开始减少水分的支出,以期望达到水油均衡的状态,如此一种反向循环,让本是希望控油的目的却成了增多油脂的促进方式。如此一来,在过渡控油的状况下,只能让油脂更多的分泌,从而在在额头、鼻翼处易造成油脂堆积,而且多毛孔粗大,皮肤厚硬不光滑而形成痘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无刺激,控油祛痘性能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主要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5-10份,白柳树皮4-9份,苦参根4-9份,胀果甘草根3-8份,黄芩根3-6份。进一步的,上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还包括金银花2-4份。进一步的,上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还包括蜂王浆0.5-1份。进一步的,上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还包括三色堇2-4份。进一步的,上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还包括蒲公英1-2份,鱼腥草1-2份。更进一步的,上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7份,白柳树皮6份,苦参根6份,胀果甘草根5份,黄芩根5份,金银花3份,蜂王浆0.6份,三色堇3份,蒲公英1.5份,鱼腥草1.5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外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该控油祛痘组合物的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称取用药用拟层孔菌5-10份,白柳树皮4-9份,苦参根4-9份,胀果甘草根3-8份和黄芩根3-6份混合,得混合物;2)向步骤1)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总质量2-3倍的1wt%醋酸,浸泡1-2小时后,在60℃水浴条件下回流提取0.5-1h,分离并且收集一次提取液,药渣继续加入1wt%醋酸重复上述提取过程一次,得到二次提取液,合并两批提取液,过滤,旋转蒸发凝缩后冷冻干燥、包装得成品。进一步的,上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还包括称取金银花2-4份,三色堇2-4份,蒲公英1-2份,鱼腥草1-2份与药用拟层孔菌5-10份,白柳树皮4-9份,苦参根4-9份,胀果甘草根3-8份,黄芩根3-6份混合,得混合物。进一步的,上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称取蜂王浆0.5-1份与步骤2)所述的干粉混合均匀,再次冷冻干燥得成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最后一个技术方案是该控油祛痘组合物作为护肤品添加剂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各个组分科学配伍,协调作用,并且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钾、钙、镁、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少色素沉积,促进伤口的愈合及消脓,镇静消炎杀菌的功效,对各种青春痘、粉刺、痘疤、痘坑、痘印,特别是过敏性痘痘都具有快速而强大的祛除效果,并且可以改变肌肤的微循环系统,调节肌肤水油平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10g,白柳树皮4g,苦参根9g,胀果甘草根3g,黄芩根6g。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5g,白柳树皮9g,苦参根4g,胀果甘草根8g,黄芩根3g。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7g,白柳树皮8g,苦参根5g,胀果甘草根5g,黄芩根4g,金银花3g。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8g,白柳树皮5g,苦参根6g,胀果甘草根4g,黄芩根4g,金银花2g,蜂王浆0.5g。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6g,白柳树皮5g,苦参根5g,胀果甘草根5g,黄芩根5g,蜂王浆1g。实施例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6g,白柳树皮6g,苦参根6g,胀果甘草根6g,黄芩根4g,蜂王浆0.7g,三色堇4g。实施例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9g,白柳树皮9g,苦参根9g,胀果甘草根3g,黄芩根3g,三色堇3g。实施例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6g,白柳树皮6g,苦参根4g,胀果甘草根3g,黄芩根6g,三色堇4g,蒲公英2g,鱼腥草2g。实施例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7g,白柳树皮6g,苦参根6g,胀果甘草根5g,黄芩根5g,金银花3g,蜂王浆0.6g,三色堇3g,蒲公英1.5g,鱼腥草1.5g。实施例1至9中任意一组控油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实施例1至9所述的重量份称取各个组分;2)除去蜂王浆外,将步骤1)称取的其它组分混合,得混合物;3)向步骤2)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总质量2-3倍(优选2.5倍)的1wt%醋酸,浸泡1-2(优选1.5小时)小时后,在60℃水浴条件下回流提取0.5-1h(优选0.8h),分离并且收集一次提取液,药渣继续加入1wt%醋酸重复上述提取过程一次,得到二次提取液,合并两批提取液,过滤,旋转蒸发凝缩后冷冻干燥、包装得成品。具体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组合直接添加至护肤品基质中,添加量为0.5wt%-2wt%。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有的优点,下面给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油祛痘组合物的功效实验:一、痤疮丙酸杆菌抑菌试验1、测试方法:利用双层平板法制备痤疮丙酸杆菌平板,平板含菌量为104~105CFU/平皿,准确称取0.2g实施例1至9中的样品,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于含菌平板上,36±1℃下厌氧条件下培养24小时,然后观察平皿内菌落生长结果见表1。表12、安全性测试3T3中性红摄取细胞毒性测试专利技术提供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在皮肤上一般渗透率是1%,3T3中性红摄取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显示,1%浓度的组合物对3T3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组合物对3T3细胞的IC50(半数致死浓度)测试结果显示,本组合物对3T3细胞的IC50(半数致死浓度)为37500μg/ml。通过急性经口毒性与细胞毒性模型计算得到LD50为6256.9mg/kg,利用GHS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分级,该产品不在毒性分级范围内,即未预测到急性经口毒性。二、控油功效测试:1、实验人群:共10名1)年龄在13至30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5‑10份,白柳树皮4‑9份,苦参根4‑9份,胀果甘草根3‑8份,黄芩根3‑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5-10份,白柳树皮4-9份,苦参根4-9份,胀果甘草根3-8份,黄芩根3-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银花2-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王浆0.5-1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色堇2-4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蒲公英1-2份,鱼腥草1-2份。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制成:药用拟层孔菌7份,白柳树皮6份,苦参根6份,胀果甘草根5份,黄芩根5份,金银花3份,蜂王浆0.6份,三色堇3份,蒲公英1.5份,鱼腥草1.5份。7.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份称取用药用拟层孔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学万禁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