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7932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叉架结构,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叉车容易造成货物滑落,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叉架结构,包括挂架和两叉臂,叉臂呈L形,且叉臂的一端竖直固连在挂架上,另一端水平,叉架结构还包括限位板,叉臂水平的一端开设有矩形缺口,限位板的一端铰接在缺口内,限位板上铰接有两拉杆,两拉杆的自由端均滑动连接在叉臂上,叉臂上还设有能够驱动限位板的自由端向上摆动的驱动件。本叉架结构能够防止叉车下坡时货物跌落,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叉车
,涉及一种叉架结构
技术介绍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叉车主要有车体和能够升降的叉架组成,目前叉架为两根水平伸出的叉臂,在举升货物后,叉车下坡时叉臂处于倾斜状态,容易造成货物滑落,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叉车,本叉架结构能够防止叉车下坡时货物跌落,安全性更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叉架结构,包括与车体相连接的挂架和两叉臂,所述叉臂呈L形,且叉臂的一端竖直固连在挂架上,另一端水平,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长条状的限位板,所述叉臂水平的一端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限位板的一端铰接在缺口内,且限位板的自由端朝向挂架,所述限位板的下侧面上铰接有两拉杆,两所述拉杆的自由端均沿叉臂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叉臂上,所述叉臂上还设有能够驱动限位板的自由端向上摆动的驱动件。在自然状态时,限位板水平位于缺口内,此时限位板的上侧面与叉臂的上侧面齐平,叉车移动并使叉臂的前端插入货物托盘的下方并举升,当叉车需要下坡时,叉臂的前端处于倾斜状态,此时通过驱动件带动限位板向上摆动,在拉杆的作用下,限位板摆动至设定的最大位置,当货物托盘相对叉臂向前移动时能够与限位板的自由端边沿相抵靠,即限位板对货物托盘进行限位,防止货物跌落,安全性更高。在上述的叉架结构中,所述叉臂的下侧面上具有凹腔,上述缺口与凹腔相贯通,所述凹腔内固连有两导向轴,该两导向轴的长度方向与叉臂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向轴上均滑动套设有连接套,所述拉杆的自由端铰接在连接套上。即当限位板摆动时,拉杆相对限位板摆动,同时拉杆的自由端相对导向轴移动,直到限位板摆动至最大角度。在上述的叉架结构中,所述导向轴外周壁上具有环形的限位凸沿,当限位板向上摆动至最大位置时,连接套的端面与限位凸沿的侧面相抵靠。当限位板摆动至最大角度时,连接套与限位凸沿相抵靠,即拉杆能够拉住限位板,避免限位板在货物推力下继续摆动。在上述的叉架结构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连在凹腔内,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叉臂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轮面与限位板下侧面相抵靠。驱动电机驱动凸轮转动,凸轮的轮面能够向上推动限位板摆动,结构简单紧凑。在上述的叉架结构中,所述限位板的下侧面上还固连有复位拉簧,所述凹腔内固连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叉臂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拉簧的自由端固连在连接杆上。当凸轮复位转动时,限位板除了重力作用外,复位拉簧能够使限位板复位摆动至缺口内,同时在不使用时能够使限位板保持稳定,避免出现
振动。在上述的叉架结构中,所述连接杆上竖直固连有两限位杆,当限位板水平时限位板的下侧面抵靠在限位杆上端面上。限位杆对限位板进行支撑,使得限位板保持水平并与叉臂上侧面齐平。在上述的叉架结构中,所述限位板的自由端边沿固连有缓冲条,该缓冲条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与货物托盘相抵靠时起到缓冲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叉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通过驱动件带动限位板向上摆动,在拉杆的作用下,限位板摆动至设定的最大位置,当货物托盘相对叉臂向前移动时能够与限位板的自由端边沿相抵靠,即限位板对货物托盘进行限位,防止货物跌落,安全性更高。2、由于当凸轮复位转动时,限位板除了重力作用外,复位拉簧能够使限位板复位摆动至缺口内,同时在不使用时能够使限位板保持稳定,避免出现振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叉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叉架结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叉架结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1、挂架;2、叉臂;21、缺口;22、凹腔;23、导向轴;231、限位凸沿;24、连接杆;25、限位杆;26、固定部;27、工作部;3、限位板;31、缓冲条;4、拉杆;41、连接套;5、驱动件;51、驱动电机;52、凸轮;6、复位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叉架结构,包括与车体相连接的挂架1和两叉臂2,叉臂2呈L形,且叉臂2的一端竖直固连在挂架1上,另一端水平,叉架结构还包括长条状的限位板3,叉臂2水平的一端开设有矩形缺口21,限位板3的一端铰接在缺口21内,且限位板3的自由端朝向挂架1,限位板3的下侧面上铰接有两拉杆4,两拉杆4的自由端均沿叉臂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叉臂2上,叉臂2上还设有能够驱动限位板3的自由端向上摆动的驱动件5。在自然状态时,限位板3水平位于缺口21内,此时限位板3的上侧面与叉臂2的上侧面齐平,叉车移动并使叉臂2的前端插入货物托盘的下方并举升,当叉车需要下坡时,叉臂2的前端处于倾斜状态,此时通过驱动件5带动限位板3向上摆动,在拉杆4的作用下,限位板3摆动至设定的最大位置,当货物托盘相对叉臂2向前移动时能够与限位板3的自由端边沿相抵靠,即限位板3对货物托盘进行限位,防止货物跌落,安全性更高。具体来说,结合图4所示,叉臂2的下侧面上具有凹腔22,缺口21与凹腔22相贯通,凹腔22内固连有两导向轴23,该两导向轴23的长度方向与叉臂2长度方向一致,导向轴23上均滑动套设有连接套41,拉杆4的自由端铰接在连接套41上,即当限位板3摆动时,拉杆4相对限位板3摆动,同时拉杆4的自由端相对导向轴23移动,直到限位板3摆动至最大角度。导向轴23外周壁上具有环形的限位凸沿231,当限位板3向上摆动至最大位置时,连接套41的端面与限位凸沿231的侧面相抵靠,当限位板3摆动至最大角度时,连接套41与限位凸沿231相抵靠,即拉杆4能够拉住限位板3,避免限位板3在货物推力下继续摆动。具体来说,驱动件5包括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固连在
凹腔22内,且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沿叉臂2宽度方向设置,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凸轮52,凸轮52的轮面与限位板3下侧面相抵靠,驱动电机51驱动凸轮52转动,凸轮52的轮面能够向上推动限位板3摆动,结构简单紧凑。具体来说,限位板3的下侧面上还固连有复位拉簧6,凹腔22内固连有连接杆24,该连接杆24的长度方向与叉臂2的宽度方向一致,拉簧的自由端固连在连接杆24上,当凸轮52复位转动时,限位板3除了重力作用外,复位拉簧6能够使限位板3复位摆动至缺口21内,同时在不使用时能够使限位板3保持稳定,避免出现振动。具体来说,连接杆24上竖直固连有两限位杆25,当限位板3水平时限位板3的下侧面抵靠在限位杆25上端面上,限位杆25对限位板3进行支撑,使得限位板3保持水平并与叉臂2上侧面齐平。限位板3的自由端边沿固连有缓冲条31,该缓冲条31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与货物托盘相抵靠时起到缓冲作用。具体来说,所述叉臂2包括固定部26和工作部27,所述固定部26竖直设置并且固连在挂架1上,所述工作部27固连在固定部26的下端,所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叉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架结构,包括与车体相连接的挂架(1)和两叉臂(2),所述叉臂(2)呈L形,且叉臂(2)的一端竖直固连在挂架(1)上,另一端水平,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长条状的限位板(3),所述叉臂(2)水平的一端开设有矩形缺口(21),所述限位板(3)的一端铰接在缺口(21)内,且限位板(3)的自由端朝向挂架(1),所述限位板(3)的下侧面上铰接有两拉杆(4),两所述拉杆(4)的自由端均沿叉臂(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叉臂(2)上,所述叉臂(2)上还设有能够驱动限位板(3)的自由端向上摆动的驱动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架结构,包括与车体相连接的挂架(1)和两叉臂(2),所述叉臂(2)呈L形,且叉臂(2)的一端竖直固连在挂架(1)上,另一端水平,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长条状的限位板(3),所述叉臂(2)水平的一端开设有矩形缺口(21),所述限位板(3)的一端铰接在缺口(21)内,且限位板(3)的自由端朝向挂架(1),所述限位板(3)的下侧面上铰接有两拉杆(4),两所述拉杆(4)的自由端均沿叉臂(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叉臂(2)上,所述叉臂(2)上还设有能够驱动限位板(3)的自由端向上摆动的驱动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2)的下侧面上具有凹腔(22),上述缺口(21)与凹腔(22)相贯通,所述凹腔(22)内固连有两导向轴(23),该两导向轴(23)的长度方向与叉臂(2)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向轴(23)上均滑动套设有连接套(41),所述拉杆(4)的自由端铰接在连接套(4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23)外周壁上具有环形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豪郑雄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