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用中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7860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用中药包,所述中药包包括中药包外袋、内胆、隔热布夹层以及双环结构,所述中药包外袋与隔热布夹层相连,双环结构的底部与隔热布夹层相连,中药包外袋的底部横截面为平底状;所述中药包外袋底部夹层内的中心固定有发热片,在发热片周围设有磁珠或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该按摩用中药包可供多次按摩使用,能充分发挥中药药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按摩、磁疗与中药药效发挥很好地结合起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理疗保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用中药包
技术介绍
按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健按摩是一种在人的体表进行适当维动的一种保健方法。其施术手法颇多,动作轻柔,运用灵活,便于操作,适用范围甚广,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有无病症,均可采用不同的施术手法,进行保健按摩。中药药物可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磁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称为磁疗;磁疗可增强某些中枢神经元的抑制效应,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起到镇静、止痛、消炎、消肿、降压等功效。磁疗对高血压,神经衰弱,风湿,肩周炎,颈椎炎和肌肉酸痛等有显著的疗效。到目前为止,将按摩、磁疗与中药药效发挥结合来治疗保健的按摩用中药包还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用中药包。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按摩用中药包,中药包包括中药包外袋、内胆、隔热布夹层以及双环结构,所述中药包外袋与隔热布夹层相连,双环结构的底部与隔热布夹层相连,中药包外袋的底部横截面为平底状;所述中药包外袋底部夹层内的中心固定有发热片,在发热片周围设有磁珠或磁片。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双环结构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高度和外环高度相同;内环和外环均为双层布对折缝制而成。中药包外袋的底部为2~3层布。手握紧中药袋隔热布夹层处,将中药包放在皮肤上后,中药包外袋的-->底部可随人体部位形态而发生变化,增大底部与身体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按摩。发热片可自动发热,在按摩过程中保持恒温。磁珠或磁片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可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所述中药包外袋的底部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所述隔热布夹层的高度为8~12cm。便于手握加热后的中药包进行按摩时,不致于被加热的药包烫伤。所述隔热布夹层中可放置绳带,方便系紧本技术中药包。所述内胆装入粉碎的中药后再装入中药包外袋,可自由从中药包外袋内取出,多次更换。所述内胆由为300~400目的纱布制成。纱布的孔径相对外袋的丝绸较大,这样设置有利于内胆内的中药均匀、有层次的渗漏到中药包外,在按摩时作用于人体,能充分发挥中药药效。所述绳带为丝绸带或松紧带等。当按摩时,装满中药的内胆装入中药包外袋后,隔热布夹层处的绳带扎紧后,形成折叠花状,便于手握稳中药包进行按摩。所述布为丝绸或棉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该按摩用中药包可供多次按摩使用,能充分发挥中药药效。本技术将按摩、磁疗与中药药效发挥很好地结合起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药包底部结构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按摩用中药包包括中药包外袋1、内胆2、隔热布夹层7以及双环结构。中药包外袋1与隔热布夹层7相连,双环结构的底部与隔热布夹层7相连,-->隔热布夹层的高度为8~10cm;便于手握加热后的中药包进行按摩时,不致于被加热的药包烫伤。双环结构包括内环5和外环6,内环5高度和外环6高度相同;内环5和外环6均为双层布对折缝制而成。中药包外袋1的底部横截面为平底状,中药包外袋底部3横截面形状可为椭圆形。中药包外袋底部3用2~3层布缝制,中药包外袋底部3夹层内的中心固定有发热片32,在发热片32周围均匀设置有磁珠(或磁片)31。使用本技术按摩用中药包时,手握紧中药袋隔热布夹层7处,将中药包放在皮肤上后,中药包外袋1的底部可随人体部位形态而发生变化,增大底部与身体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按摩。发热片32可自动发热,在按摩过程中保持恒温。磁珠(或磁片)31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可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中药包外袋1由丝绸或棉布制成。绳带4置于中药包外袋的隔热布夹层7中,绳带4为丝绸带(或松紧带)。绳带4可自由活动,方便系紧中药包。内胆2装入粉碎的中药后再装入中药包外袋,内胆2可自由从中药包外袋1内取出,多次更换。内胆2由为300~400目的纱布制成。纱布的孔径相对外袋的丝绸较大,这样设置有利于内胆2内的中药成分均匀的有层次的渗漏到中药包外,按摩时作用于人体,能充分发挥中药药效。当按摩时,装满中药的内胆2装入中药包外袋1后,隔热布夹层7处的手绳扎紧后,形成折叠花状,下半部分为单层丝绸,这样便于手握稳中药包进行按摩。使用方法:将按摩用中药包经微波加热至37~50℃,将中药包置于人体需按摩处,借助热力和药力、磁力使中药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因为是通过热气的作用,对皮肤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络脉、祛风除痹之功用,从而达到保健治疗之目的。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按摩用中药包包括中药包外袋1、内胆2、隔热布夹层7以及双环结构,中药包外袋1与隔热布夹层7相连,双环结构的底部与隔热布夹层7相连,隔热布夹层7的高度为10~12cm;便于手握加热后的中药包进行按摩时,不致于被加热的药包烫伤。所述双环结构包括内环5和外环6,内环5高度和外环6高度相同;内环5和外环6均为双层布对折缝制而成。中药包外袋1的底部横截面为平底状,中药包外袋1底部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也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等)。中药包外袋1底部用2~3层布缝制,中药包外袋1底部夹层内-->的中心固定有发热片32,在发热片32周围均匀设置有磁珠(或磁片)31。使用本技术按摩用中药包时,手握紧中药袋隔热布夹层7处,将中药包放在皮肤上后,中药包外袋1的底部可随人体部位形态而发生变化,增大底部与身体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按摩。发热片32可自动发热,在按摩过程中保持恒温。磁珠(或磁片)31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可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中药包外袋1由丝绸或棉布制成。绳带4置于隔热布夹层7中,绳带4为松紧带。绳带4可自由活动,方便系紧中药包。内胆2装入粉碎的中药后再装入中药包外袋1,内胆2可自由从中药包外袋1内取出,多次更换。内胆2由为300~400目的纱布制成。纱布的孔径相对外袋的丝绸较大,这样设置有利于内胆2内的中药成分均匀的有层次的渗漏到中药包外,按摩时作用于人体,能充分发挥中药药效。当按摩时,装满中药的内胆2装入中药包外袋1后,隔热布夹层7处的手绳扎紧后,形成折叠花状,这样便于手握稳中药包进行按摩。使用方法:将按摩用中药包经微波加热至37~50℃,将中药包置于人体需按摩处,借助热力和药力、磁力使中药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因为是通过热气的作用,对皮肤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络脉、祛风除痹之功用,从而达到保健治疗之目的。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用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包括中药包外袋、内胆、隔热布夹层以及双环结构,所述中药包外袋与隔热布夹层相连,双环结构的底部与隔热布夹层相连,中药包外袋的底部横截面为平底状;所述中药包外袋底部夹层内的中心固定有发热片,在发热片周围设有磁珠或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用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包括中药包外袋、内胆、隔热布夹层以及双环结构,所述中药包外袋与隔热布夹层相连,双环结构的底部与隔热布夹层相连,中药包外袋的底部横截面为平底状;所述中药包外袋底部夹层内的中心固定有发热片,在发热片周围设有磁珠或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用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结构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高度和外环高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用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布夹层的高度为8~1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丽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凤仪美容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