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极组件;电连接到电极组件的电极端子;接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在壳体的开口处的盖板,盖板关闭和密封壳体并具有被配置为释放壳体的内部压力的通气孔;以及包括通气部分的通气模块,通气部分包括被配置为缓冲传递到通气孔的冲击的缓冲部分以及关闭并密封通气孔的破裂部分,其中破裂部分被配置成因内部压力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与没有被设计成可被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可以被重复充电和放电。具有小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被用于像移动电话或膝上型计算机和可携式摄像机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大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被广泛用作用于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动机的动力源。镍-镉(Ni-Cd)电池、镍-氢(Ni-MH)电池、锂(Li)电池和锂离子(Li-ion)可再充电电池各自是可用的可再充电电池。特别地,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具有的操作电压是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动力源的Ni-Cd电池和Ni-MH电池的操作电压的约3倍。此外,由于高的每单位重量能量密度,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被广泛使用。可再充电电池通常使用锂基氧化物作为正电极活性物质和碳材料作为负电极活性物质。一般来说,可再充电电池根据所用的电解质的种类被分为液体电解质电池和聚合物电解质电池。使用液体电解质的电池被称为锂离子电池,使用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被称为锂聚合物电池。例如当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可再充电电池包括释放内部压力的通气孔以及关闭和密封通气孔的通气板。当可再充电电池的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通气板被切开以打开通气孔。然而,当从可再充电电池的外部施加冲击时,通气板可能异常破裂,而不管可再充电电池的内部压力。在此背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不形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通气孔因外部冲击异常打开的可再充电电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极组件;电连接到电极组件的电极端子;接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在壳体的开口处的盖板,盖板关闭和密封壳体并具有被配置为释放壳体的内部压力的通气孔;以及包括通气部分的通气模块,通气部分包括缓冲传递到通气孔的冲击的缓冲部分以及关闭并密封通气孔的破裂部分,其中破裂部分被配置成因内部压力破裂。通气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固定在通气孔的内壁表面并连接到通气部分的固定部分。通气孔的内壁表面可以具有接纳固定部分的插入槽。固定部分可以被焊接到通气孔。破裂部分和缓冲部分可以彼此交替。通气部分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的破裂部分,每个破裂部分具有比缓冲部分的厚度小的厚度。破裂部分可以位于固定部分的中心区域处或中心区域下方。缓冲部分可以以圆形形状在破裂部分之间突出,并且缓冲部分的厚度可以小于固定部分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关闭和密封通气孔的通气部分可包括交替形成的破裂部分和缓冲部分。因此,当冲击从可再充电电池的外部被传递到通气部分时,缓冲部分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通气孔异常打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可再充电电池包括两个或更多的破裂部分,该破裂部分在可再充电电池的内部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时可以破裂。因此,可再充电电池的异常内部压力可以被稳定或基本稳定地释放到外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沿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气模块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的通气模块的局部透视图。图5是形成图3的通气模块的第一工艺的基体的侧视图。图6是形成图3的通气模块的第二工艺的局部侧视图。图7是形成图3的通气模块的第三工艺的局部侧视图。图8是形成图3的通气模块的第四工艺的局部侧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气模块的局部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参考其中示出了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那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图和描述将被视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将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如本文所用,单数形式的“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表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或部件。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时,使用“可以”指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另外,术语“示例性”意指示例或例示。为了便于说明,图中元件的尺寸可能被夸大。换句话说,因为图中部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便于说明被任意地示出,下面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为了易于说明,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之下”、“下方”、“上方”、“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外的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图中图示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设备被翻转,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的元件将然后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设备可被另外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应进行相应的解释。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联接到”或“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联接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中间层。此外,还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两个元件或层“之间”时,它可以是这两个元件或层之间的唯一元件或唯一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中间层。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沿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0包括具有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电极组件10、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电极端子21和22、接纳电极组件10的壳体15、具有通气孔24的盖板20以及通
气模块30。盖板20关闭壳体15的开口并密封壳体15。通气孔24释放壳体15的内部压力。通气模块30包括关闭和密封通气孔24的破裂部分33。当可再充电电池100超过预定内部压力时,破裂部分33破裂。通气模块30还包括缓冲被传递到通气孔24的冲击的缓冲部分35。例如,电极组件10可以通过在隔板13的各自表面处设置第一电极(在下文中称为“负电极”)11和第二电极(在下文中称为“正电极”)12并将负电极11、隔板13和正电极12螺旋卷绕为果子冻卷状态而形成。隔板13可以是绝缘体。负电极11和正电极12分别包括在该处活性物质被涂敷到金属板形成的集流体的涂覆区域11a和12a以及因为活性物质没有被涂敷在其上被分别形成有暴露的集流体的未涂覆区域11b和12b。负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11b沿螺旋卷绕的负电极11形成在负电极11的一侧的端部。正电极12的未涂覆区域12b沿螺旋卷绕的正电极12形成在正电极12的一侧的端部。这样,未涂覆区域11b和12b被设置在电极组件10的各自端部。例如,壳体15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以提供在其中容纳电极组件10和电解质溶液的空间,并在长方体的一个表面形成开口。该开口使得电极组件10能被插入到壳体15中。盖板20被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极组件;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极端子;接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关闭和密封所述壳体并具有被配置为释放所述壳体的内部压力的通气孔;和包括通气部分的通气模块,所述通气部分包括:被配置为缓冲传递到所述通气孔的冲击的缓冲部分,和关闭并密封所述通气孔的破裂部分,其中所述破裂部分被配置成因所述内部压力破裂。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27 KR 10-2015-0028565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极组件;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极端子;接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关闭和密封所述壳体并具有被配置为释放所述壳体的内部压力的通气孔;和包括通气部分的通气模块,所述通气部分包括:被配置为缓冲传递到所述通气孔的冲击的缓冲部分,和关闭并密封所述通气孔的破裂部分,其中所述破裂部分被配置成因所述内部压力破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通气模块进一步包括固定在所述通气孔的内壁表面并连接到所述通气部分的固定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致煐,张明在,卞相辕,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