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樟芝孢子粉,由于其含有粗蛋白、粗纤维、总糖、粗脂、活性成分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每100g樟芝孢子粉含有粗蛋白15.53~18.22g、粗纤维1.74~2.58g、总糖9.55~11.23g、粗脂肪3.82~4.93g、灰分2.14~2.87g,其中,灰分代表了其含有的无机成分,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樟芝孢子粉具有作为为人补充多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樟芝孢子粉。
技术介绍
樟芝是台湾特有的一类十分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素有“神芝”、“森林中的红宝石”之称。自20世纪90年代樟芝被发现以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众多研究表明,樟芝具有解酒保肝、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症和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作为一种极具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药用真菌,关于樟芝菌的代谢产物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由于樟芝的唯一宿主牛樟树是台湾地区特有的珍稀树种,加上野生樟芝子实体生长极其缓慢,使得天然野生樟芝子实体昂贵难求,完全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樟芝的人工培养已经成为解决供需矛盾的有效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人工培养方式—椴木栽培法、固态发酵法和液态发酵法。其中椴木栽培法获得子实体,固态和液态发酵法获得樟芝的菌丝体。除了樟芝菌丝体外,樟芝孢子也是活性成分的主要来源。樟芝孢子含有丰富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保肝、调节免疫活性。但是目前对于樟芝孢子的制备以及先关研究非常少,缺少获得樟芝孢子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樟芝孢子粉,具有以下特征:本专利技术要提供一种樟芝孢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粗蛋白、粗纤维、总糖、粗脂肪、灰分以及活性成分,其中,每100g樟芝孢子粉含有粗蛋白15.53~18.22g、粗纤维1.74~2.58g、总糖9.55~11.23g、粗脂肪3.82~4.93g、灰分2.14~2.87g。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樟芝孢子粉,还具有以下特征:其中,活性成分包括Antrodin C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每100g樟芝孢子粉含有Antrodin C2540~3360mg、不饱和脂肪酸1.45~1.87g。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樟芝孢子粉,还具有以下特征:其中,樟芝孢子粉的颜色显示为白色到粉红色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樟芝孢子粉,还具有以下特征:其中,樟芝孢子粉具樟芝的香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将上述提供的樟芝孢子粉作为营养保健品的用途。专利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樟芝孢子粉,由于其含有粗蛋白、粗纤维、总糖、粗脂、活性成分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每100g樟芝孢子粉含有粗蛋白15.53~18.22g、粗纤维1.74~2.58g、总糖9.55~11.23g、粗脂肪3.82~4.93g、灰分2.14~2.87g,其中,灰分代表了其含有的无机成分,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樟芝孢子粉具有作为为人补
充多种营养物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发酵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发酵容器的容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对于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具体方法或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技术进行常规的替换选择,而不仅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记载。下述实施实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制造例一,樟芝孢子粉的宽泛制造方法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发酵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发酵容器的容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樟芝孢子粉及樟芝谷物粉的制备方法,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发酵容器100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容器100包括支撑板10和多个容纳单元20,容纳单元20为开口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圆柱筒,圆柱筒上设置多个贯穿的小孔21,固态培养时,固态培养基放置在各个圆柱筒内培养,培养过程中,通过小孔21进行通风换气。本实施例提供的樟芝孢子粉的宽泛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阶段,斜面培养基:采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液态种子培养基组成为(g/L):每1L液态培养基中包括葡萄糖20g、胰蛋白胨4g、玉米浆粉2g;固态发酵培养基:采用以下谷物玉米、黑米、大米、小米、青稞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作为基本料制成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本实施例中的固态培养基组成为:大米100g、大豆蛋白胨0.6g、MgSO4 0.05g、KH2PO4 0.05g;生产菌株:采用牛樟芝菌株(Antrodia camphorata)S-29为生产菌株。该牛樟芝菌株(Antrodia camphorata)S-29已于2014年09月09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保藏编号为CGMCC 9590。步骤二,激活菌种,将准备好的樟芝菌株在斜面培养基内在温度28℃的条件下培养12天,得到激活的樟芝菌种;步骤三,培养液态种子,将步骤一激活得到的樟芝菌种接入到液态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30℃的条件下培养3天得到液态种子;步骤四,浸泡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按以下比例向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加入自来水:每100g大米中加入80ml,然后在温度25℃的条件下浸泡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15个小时;步骤五,进行固态发酵,将以下接入比例将步骤二得到的液体种子接入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每100g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接入10-40ml的液态种子,然后将接入液态种子后的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放入发酵容器100的各个圆柱筒容纳单元20内,在温度28℃、湿度60-90%的条件下进行8-20天的固态发酵,得到含有樟芝孢子粉的发酵谷物;步骤六,将发酵谷物从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取出,放置到实验振动筛上进行振动筛分,在实验振动筛的筛面下收集得到樟芝孢子粉。依据该制备方法可将樟芝孢子粉制备出,制造出的樟芝孢子粉具有樟芝的香味,显示出的颜色在白色到粉红色之间,每100g樟芝孢子粉含有粗蛋白15.53~18.22g、粗纤维1.74~2.58g、总糖9.55~11.23g、粗脂肪3.82~4.93g、灰分2.14~2.87g、Antrodin C 2540~3360mg、不饱和脂肪酸1.45~1.87g。制造例二,樟芝孢子粉的具体制造方法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发酵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发酵容器的容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樟芝孢子粉及樟芝谷物粉的制备方法,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发酵容器100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容器100包括支撑板10和多个容纳单元20,容纳单元20为开口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圆柱筒,圆
柱筒上设置多个贯穿的小孔21,固态培养时,固态培养基放置在各个圆柱筒内培养,培养过程中,通过小孔21进行通风换气。本实施例提供的樟芝孢子粉的具体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阶段,斜面培养基:采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液态种子培养基组成为(g/L):每1L液态培养基中包括葡萄糖20g、胰蛋白胨4g、玉米浆粉2g;固态发酵培养基:采用以下谷物玉米、黑米、大米、小米、青稞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作为基本料制成谷物固态发酵培养基,本实施例中的固态培养基组成为:大米100g、大豆蛋白胨0.6g、MgSO4 0.05g、KH2PO4 0.05g;生产菌株:采用牛樟芝菌株(Antrodia camphorata)S-29为生产菌株。该牛樟芝菌株(Antrodia camphorata)S-29已于2014年09月09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保藏编号为CGMCC 9590。步骤二,激活菌种,将准备好的樟芝菌株在斜面培养基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樟芝孢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粗蛋白、粗纤维、总糖、粗脂肪、灰分以及活性成分,其中,每100g所述樟芝孢子粉含有所述粗蛋白15.53~18.22g、所述粗纤维1.74~2.58g、所述总糖9.55~11.23g、所述粗脂肪3.82~4.93g、所述灰分2.14~2.87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樟芝孢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粗蛋白、粗纤维、总糖、粗脂肪、灰分以及活性成分,其中,每100g所述樟芝孢子粉含有所述粗蛋白15.53~18.22g、所述粗纤维1.74~2.58g、所述总糖9.55~11.23g、所述粗脂肪3.82~4.93g、所述灰分2.14~2.87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樟芝孢子粉,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Antrod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连中,夏永军,周璇,赵庆,王光强,张汇,熊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