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凹印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的工艺,它涉及凹印与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两类技术领域;它的工艺流程如下:一:将卷筒状材料放入凹印机的放卷单元;二:其次将卷筒状材料牵引至入料牵引辊;三:从入料牵引辊出来的材料进入到第一印刷色组进行印刷;四:经过第一印刷色组后再经过多组印刷色组印刷;五:多色色组印刷后的材料进入到定位喷码单元进行可变数据的高速定位喷码;六:喷码单元出来的材料再次进入到下一色或两色凹印;七:已经完成印刷的材料进入到出料牵引辊;八:最后到达收卷单元完成收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在凹印的同时进行喷码作业,使产品能实现防伪验真、追踪溯源、物流管理、互动营销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凹印技术和数码印刷领域,具体涉及凹印与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两类
技术介绍
可变数据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30多年的推广应用,在各行业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说一维码对工业发展产生了巨大贡献的话,可变数据的明天无疑就是一维码的今天,甚至由于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能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21世纪,随着信息革命推动各行的发展,移动互联产业的进步显得尤为突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互联网应用向提升体验、贴近经济方向靠拢。在亿万手机网民规模下,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可谓草长莺飞,同时也使众多的应用技术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其中不得不提的当属可变数据技术的应用,可变数据我们毫不陌生,不仅在微博、淘宝、微信等这样众多线上平台中广泛使用,大街小巷等线下方式也基本普及。目前不可变数据的凹印技术被广泛应用,是在制版时一次性制好,印刷到印刷品上,每件印刷品上的不可变数据都是一样的,此种不可变数据在识别时无法把每件同样的商品区分开,更不能实现防伪验真、追踪溯源、物流管理(防窜货)、互动营销(抽奖、积分)的工作。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与凹印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的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与凹印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的工艺。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与凹印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的工艺,它的工艺流程如下:步骤一:先将卷筒状材料放入凹印机的放卷单元;步骤二:其次将卷筒状材料牵引至入料牵引辊;步骤三:从入料牵引辊出来的材料进入到第一印刷色组进行印刷;步骤四:经过第一印刷色组后再经过多组印刷色组印刷;步骤五:多色色组印刷后的材料进入到喷码单元进行可变数据的高速定位喷码;步骤六:喷码单元出来的材料再次进入到下一印刷色组继续进行印刷;步骤七:已经完成印刷的材料进入到出料牵引辊;步骤八:最后到达收卷单元完成收卷。作为优选,所述的喷码单元设置在第N-2印刷色组与第N-1印刷色组之间,喷码单元包括喷码头、检测电眼、烘干灯;喷码头的前侧设置有检测电眼,喷码头的后侧设置有烘干灯。作为优选,所述的喷码可以喷码印刷在印刷面,也可以通过改变走膜路径喷码印刷在印刷面的反面。作为优选,所述的入料牵引辊由钢辊一和橡胶辊一组成;所述的钢辊一连接有驱动电机。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料牵引辊由钢辊二和橡胶辊二组成;所述的钢辊二连接有驱动电机。作为优选,所述的放卷单元与入料牵引辊之间设置有放卷张力检测单元;入料牵引辊与第一印刷色组单元之间设置有牵引张力检测单元;在第N印刷色组单元与出料牵引辊之间设置有出料牵引张力检测单元;出料牵引辊与收卷单元之间设置有收卷张力检测单元。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能实现在传统凹印设备上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可以直接在印刷的同时进行喷码作业,无需在印后再处理;能大大降低印后加工成本,让包装产品能实现防伪验真、追踪溯源、物流管理、互动营销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喷码单元走膜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放卷单元;2-放卷张力检测单元;3-入料牵引辊;4-牵引张力检测单元;5-第一印刷色组;6-第N-2印刷色组;7-第N-1印刷色组;8-第N印刷色组单元;9-喷码单元;10-出料牵引张力检测单元;11-出料牵引辊;12-收卷张力检测单元;13-收卷单元;14-橡胶辊一;15-钢辊一;16-橡胶辊二;17-钢辊二;18-喷码头;19-检测电眼;20-烘干灯;21-印刷面喷码走膜路径;22-印刷反面喷码走膜路径;23-不喷码走膜路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工艺流程如下:步骤一:先将卷筒状材料放入凹印机的放卷单元1;步骤二:其次将卷筒状材料牵引至入料牵引辊3;步骤三:从入料牵引辊3出来的材料进入到第一印刷色组5进行印刷;步骤四:经过第一印刷色组5后再经过多组印刷色组印刷;步骤五:多色色组印刷后的材料进入到喷码单元9进行可变数据的高速定位喷码;步骤六:喷码单元9出来的材料再次进入到下一印刷色组继续进行印刷;步骤七:已经完成印刷的材料进入到出料牵引辊11;步骤八:最后到达收卷单元13完成印刷。进一步的,所述的喷码单元9设置在第N-2印刷色组6与第N-1印刷色组7之间,喷码单元9包括喷码头18、检测电眼19、烘干灯20;喷码头18的前侧设置有检测电眼19,喷码头18的后侧设置有烘干灯20。进一步的,所述的喷码可以喷码印刷在印刷面,如图3的印刷面喷码走膜路径21。进一步的,所述的喷码也可以通过改变走膜路径喷码印刷在印刷面的反面,如图3的印刷反面喷码走膜路径22。进一步的,所述的喷码也可以不进行喷码印刷,如图3的不喷码走膜路径23。进一步的,所述的入料牵引辊3由钢辊一15和橡胶辊一14组成;所述的钢辊一15连接有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牵引辊11由钢辊二17和橡胶辊二16组成;所述的钢辊二17连接有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的放卷单元1与入料牵引辊3之间设置有放卷张力检测单元2;入料牵引辊3与第一印刷色组单元5之间设置有牵引张力检测单元4;在第N印刷色组单元8与出料牵引辊11之间设置有出料牵引张力检测单元10;出料牵引辊11与收卷单元13之间设置有收卷张力检测单元12。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实现在传统凹印设备上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使得印刷产品可以直接在印刷的同时进行高速定位喷码作业,无需在印后再处理;在凹印领域应用中,能大大降低印后加工成本,提高了利润率;能实现防伪验真、追踪溯源、物流管理(防窜货)、互动营销(抽奖、积分),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功能赋值。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凹印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如下:步骤一:先将卷筒状材料放入凹印机的放卷单元;步骤二:其次将卷筒状材料牵引至入料牵引辊;步骤三:从入料牵引辊出来的材料进入到第一印刷色组进行印刷;步骤四:经过第一印刷色组后再经过多组印刷色组印刷;步骤五:多色色组印刷后的材料进入到定位喷码单元进行可变数据的高速定位喷码;步骤六:喷码单元出来的材料再次进入到下一色或两色凹印;步骤七:已经完成印刷的材料进入到出料牵引辊;步骤八:最后到达收卷单元完成收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凹印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如下:步骤一:先将卷筒状材料放入凹印机的放卷单元;步骤二:其次将卷筒状材料牵引至入料牵引辊;步骤三:从入料牵引辊出来的材料进入到第一印刷色组进行印刷;步骤四:经过第一印刷色组后再经过多组印刷色组印刷;步骤五:多色色组印刷后的材料进入到定位喷码单元进行可变数据的高速定位喷码;步骤六:喷码单元出来的材料再次进入到下一色或两色凹印;步骤七:已经完成印刷的材料进入到出料牵引辊;步骤八:最后到达收卷单元完成收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凹印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喷码单元设置在第N-2印刷色组与第N-1印刷色组之间,喷码单元包括喷码头、检测电眼、烘干灯;喷码头的附近设置有检测电眼,喷码头的后侧设置有烘干灯。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与凹印联线高速定位喷码可变数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码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受限制,只要满足上述工艺要求,可设置在任意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帕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