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730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泵,其能够抑制泵转子的叶片内部的气泡的喷出、能够减少噪声同时使断流扬程上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排水泵具备:具有吸入口、排出口以及转子容纳室的泵壳体;能够转动地配置于上述泵壳体的上述转子容纳室内、并具有对通过上述吸入口而被导入的流体赋予离心力的大径叶片的泵转子;以及使上述泵转子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上述泵转子还具备:包围上述大径叶片的周围的环状的外壁;以及设置于以包围上述大径叶片的上缘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上述外壁的一部分、且宽度为0.5mm以下的一条或多条内外径连通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泵,尤其涉及能够较高地保持安静性、同时能够使断流扬程上升的排水泵。
技术介绍
在空调设备中,公知为了将积存于排水盘的水等向外部排出而设置的排水泵。这样的排水泵中,利用马达使容纳于泵室内的具有大径叶片和小径叶片的泵转子旋转,并利用因与大径叶片的碰撞而产生的离心力使由小径叶片吸起的水向叶片外形方向飞散,并从排出口排出。近几年,寻求空调设备中的运转音的减少化,也寻求使设置于该空调设备的排水泵的动作音以及伴随于此而产生的各种噪声的类型也减少。例如,甚至因排水泵的动作而产生的微小的搅水声也会成为问题。以往的排水泵中,公知如下技术:如专利文献1所示,通过在大径叶片的外形部设置环(外圈),能够抑制叶片内部的空气层的扩大,从而防止来自空气层的空气的卷入,进而减少大径叶片搅动水时的噪声。并且,也公知如下技术:如专利文献2的图25、图39所示,通过在外圈的一部分设置窗框,来使叶片外圈附近的高压的水向泵容纳室内流出,从而能够使断流扬程上升(最大扬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254325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210289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2所示的技术中,若过于增大窗框,则压力的平衡变差,从而有从窗框产生气泡而噪声恶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泵转子的叶片内部的空气层的扩大、能够减少噪声同时使断流扬程上升的排水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特征在于,具备:泵壳体,其具有吸入口、排出口以及转子容纳室;泵转子,其能够转动地配置于上述泵壳体的上述转子容纳室内,并具有对通过上述吸入口而被导入的流体赋予离心力的大径叶片;以及旋转驱动机构,其使上述泵转子转动,上述泵转子还具备:环状的外壁,其包围上述大径叶片的周围;以及一条或多条内外径连通部,其设置于以包围上述大径叶片的上缘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上述外壁的一部分,宽度为0.5mm以下。并且,上述内外径连通部也可以是两条。并且,上述内外径连通部的剖面也可以是直线形状。并且,上述内外径连通部的剖面也可以是锥形状。并且,上述内外径连通部的剖面也可以是台阶形状。并且,被上述内外径连通部分离的上述外壁的一部分也可以由上述大径叶片支承。并且,形成上述内外径连通部的金属模的分型线也可以设于上述大径叶片。并且,也可以是具备上述排水泵的空调系统。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抑制泵转子的叶片内部的空气层的扩大、减少噪声同时能够使断流扬程上升的排水泵。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排水泵的泵转子的俯视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排水泵的泵转子的主视剖视图,图3(a)是组合泵转子和金属模而表示的主视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IIIb所示的放大图,图3(c)是表示剖面呈锥形状的狭缝的图,图3(d)是表示剖面呈台阶形状的狭缝的图。图4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泵转子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泵转子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狭缝宽度与噪声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双重狭缝件的狭缝宽度与噪声的关系的图。图8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空调系统的例子的结构图。图中:100—排水泵,110—下壳体,110a—吸入口,110b—转子容纳部,110c—小径部,110d—排出口,111、411、511—泵转子,111a—梳齿叶片(大径叶片),111b、411b、511b—外壁,111c—支承体,111d—十字形状部(小径叶片),111e—转子轴,112、312、322、412、512a、512b—狭缝(内外径连通部),120—上壳体,121—驱动用马达,121a—输出轴,122—安装用托架,123—O型圈,800—空调系统,801—室内热交换机,802—膨胀阀,803—室外热交换机,804—压缩机,805—排水盘,806—排水泵,807—排水口,808—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图1中,排水泵100包括如下部件作为主要要素而构成:下壳体110;能够转动地配置于下壳体110内的泵转子111;与下壳体110的内周部一起形成转子容纳室的上壳体120;配置于上壳体120的上部且驱动泵转子111的驱动用马达121;以及与上壳体120一起在内部容纳驱动用马达121且固定于外部的安装用托架122。下壳体110形成为具有:筒状地向中央部下部的下方延伸的吸入口110a;以吸入口110a为中心而漏斗状地扩展的转子容纳部110b;从转子容纳部110b的上部侧壁向与吸入口110a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小径部110c;以及从小径部110c进一步向外侧扩展的排出口110d。如后文所述,下壳体110的吸入口110a的一端例如配置于排水盘805(参照图8),排出口110d例如与排出口807(参照图8)连接。形成于上壳体120的下端的圆筒状部经由O型圈123与下壳体110的泵容纳部110b的上端部的开口端连接,由上壳体120的下端的平坦部和下壳体110的泵容纳部110b形成泵容纳室。在上壳体120的下端的平坦部的中央形成贯通孔120a。从下方朝贯通孔120a插入后述的泵转子111的转子轴111e,
并从上部连接有后述的驱动用马达121的输出轴121a。因此,泵壳体成为由下壳体110以及上壳体120形成。驱动用马达121例如能够使用外加电压12V或13V的扁平型的DC无刷马达,其支承于上壳体120的上部。并且,驱动用马达121的输出轴121a的转速也能够根据排出流量而由后述的控制面板802(参照图8)控制。并且,虽省略图示,但上壳体120在多个位置具有大气连通孔。此外,驱动用马达121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是其他的DC马达、带能够控制转速的编码器的罩极式马达等AC马达、其他的马达。图2是图1所示的排水泵100的泵转子111的俯视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排水泵100的泵转子111的主视剖视图,图3(a)是组合泵转子100和金属模300而表示的主视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IIIb所示的放大图,图3(c)是表示剖面呈锥形状的狭缝312的图,图3(d)是表示剖面呈台阶形状的狭缝322的图。如图1至图3所示,泵转子111例如由树脂材料一体形成,并形成为具备:构成对流体赋予离心力的大径叶片的多个四棱柱形状的梳齿叶片111a;与多个梳齿叶片111a的周围相邻地进行包围的环状的外壁111b;对多个梳齿叶片111a以及外壁111b的下端进行支承的圆锥台状的支承体111c;朝向支承体111c的中央的下部延伸的十字形状体、且是构成搅拌流体而吸起流体的小径叶片的十字形状部111d;向支承体111c的中央的上部延伸的圆柱形状体、且是与驱动用马达121的输出轴121a连接的转子轴111e。树脂材料例如是透明性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黑色、白色的树脂材料或混合有其他颜色的材料。多个梳齿叶片111a例如通过树脂材料与支承体111c、外壁111b等一体形成,并具有矩形剖面。并且,多个梳齿叶片111a纵横大致等间隔地配置,且配置为离转子轴111e具有规定的间隔。并且,多个梳齿叶片11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泵,其特征在于,具备:泵壳体,其具有吸入口、排出口以及转子容纳室;泵转子,其能够转动地配置于上述泵壳体的上述转子容纳室内,并具有对通过上述吸入口而被导入的流体赋予离心力的大径叶片;以及旋转驱动机构,其使上述泵转子转动,上述泵转子还具备:环状的外壁,其包围上述大径叶片的周围;以及一条或多条内外径连通部,其设置于以包围上述大径叶片的上缘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上述外壁的一部分,宽度为0.5m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26 JP 2015-0367301.一种排水泵,其特征在于,具备:泵壳体,其具有吸入口、排出口以及转子容纳室;泵转子,其能够转动地配置于上述泵壳体的上述转子容纳室内,并具有对通过上述吸入口而被导入的流体赋予离心力的大径叶片;以及旋转驱动机构,其使上述泵转子转动,上述泵转子还具备:环状的外壁,其包围上述大径叶片的周围;以及一条或多条内外径连通部,其设置于以包围上述大径叶片的上缘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上述外壁的一部分,宽度为0.5m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外径连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下直树滨田正吾富田沙祈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