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7002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属于水产养殖领域。设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其特征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用水提取于地下深井海水,地下深井海水温度在10—20℃之间,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产生的废水排入刺参池塘养殖单元,废水中的饲料残渣和大菱鲆的粪便做为刺参的饵料,部分饲料残渣和粪便会分解成无机营养盐,成为单胞藻繁殖的营养来源;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水携带大量单胞藻再引入贝类养殖单元,经文蛤或杂色蛤、沙蛤的滤食,水体得到净化;贝类养殖单元的水再排放水到养殖场周边的储水渠,做为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补充水源或者直接排放到大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大菱鲆养殖全部依靠地下深井海水,地下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当大。为节约地下水资源,许多科研院所开展鲆鲽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开发,实现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并在部分场家投入生产使用。但是该系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现有的大部分大菱鲆养殖场仍然采用常流水的模式,养殖废水直接排放掉,不仅造成浪费,也增加了周围环境的生态压力。刺参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其主要原因是在冬眠和夏眠期间,刺参不摄食、不生长,通常需要3-5年才能达到成品参的规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节约饲料资源、地下水资源,使饲料和地下水得到再利用,缩短刺参休眠期,提高其生长速度,最终实现低成本、低碳(低能耗、零排放、零污染)、安全(产品安全)、高效(高收益)的生态养殖体系。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设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其特征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用水提取于地下深井海水,地下深井海水温度在10—20℃之间,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产生的废水排入刺参池塘养殖单元,废水中的饲料残渣和大菱鲆的粪便做为刺参的饵料,部分饲料残渣和粪便会分解成无机营养盐,成为单胞藻繁殖的营养来源;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水携带大量单胞藻再引入贝类养殖单元,经文蛤或杂色蛤、沙蛤的滤食,水体得到净化;贝类养殖单元的水再排放水到养殖场周边的储水渠,做为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补充水源或者直接排放到大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约饲料资源、地下水资源,使饲料和地下水得到再利用,缩短刺参休眠期,提高其生长速度,最终实现低成本、低碳(低能耗、零排放、零污染)、安全(产品安全)、高效(高收益)的生态养殖体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2.刺参池塘养殖单元,3.贝类池塘养殖单元,4.储水渠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本专利技术设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1、刺参池塘养殖单元2、贝类池塘养殖单元3、储水渠单元4,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1产生的废水排入刺参池塘养殖单元,废水中的饲料残渣和大菱鲆的粪便做为刺参的饵料,部分饲料残渣和粪便会分解成无机营养盐,成为单胞藻繁殖的营养来源,实现了饲料的再利用;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水携带大量单胞藻再引入贝类养殖单元,经文蛤等贝类的滤食,水体得到净化,贝类养殖单元排放出的水可达到无公害养殖水质标准,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贝类养殖单元的水再排放水到养殖场周边的储水渠,可做为贝类养殖单元的补充水源或者直接排放到大海。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用水提取于地下深井海水,冬暖夏凉,周年水温变化范围在10—20℃之间,用这样的水养殖刺参,可大大缩短刺参的冬眠和夏眠时间,使刺参在冬季、夏季均可生长,所以其生长速度要比常温条件下快很多,这样地下水的热能也得到了再次利用,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贝类养殖单元同样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水温,其生长速度比滩涂养殖快、肥满度高,经济效益明显。该体系中刺参池塘养殖单元和贝类养殖单元不需要额外投入饵料,生产成本下降。该体系中各个养殖单元均不使用任何违禁药物,并定期对养殖产品进行药物残留检测,保证该体系中的养殖产品是安全的、健康的。该体系中的大菱鲆可以换成半滑舌鳎等其他利用地下水养殖的品种,文蛤也可以换成杂色蛤、沙蛤等贝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设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其特征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用水提取于地下深井海水,地下深井海水温度在10—20℃之间,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产生的废水排入刺参池塘养殖单元,废水中的饲料残渣和大菱鲆的粪便做为刺参的饵料,部分饲料残渣和粪便会分解成无机营养盐,成为单胞藻繁殖的营养来源;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水携带大量单胞藻再引入贝类养殖单元,经文蛤或杂色蛤、沙蛤的滤食,水体得到净化;贝类养殖单元的水再排放水到养殖场周边的储水渠,做为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补充水源或者直接排放到大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设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其特征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用水提取于地下深井海水,地下深井海水温度在10—20℃之间,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产生的废水排入刺参池塘养殖单元,废水中的饲料残渣和大菱鲆的粪便做为刺参的饵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妮刘心田曲红霞王哲江连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南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