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853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电路、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温控电路;所述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和温控电路封装在同一个金属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和控制电路封装在金属壳体外部,所述光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光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温控电路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用装置模块化的设计,降低整体的体积,同时将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和温控电路封装在同一个金属壳体内,增强了模块抗电磁干扰能力,降低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信号通道之间产生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
技术介绍
光模块(optical module)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根据目前光模块行业标准(如SFP、SFP+、QSFP+、CFP、CFP2、CFP4等)中对光纤连接器的信号规定,发射端和接收端光接口和电接口都分别设计成在模块结构的X方向上左右排列,光纤连接器的发射接口和接收接口设计成位于同一个与X轴平行的水平面中左右排列,印制电路板电气接口的发射端高速信号和接收端高速信号也设计成在印刷电路板上左右分开排列。这种布置方式限制了发射端光组件和接收端光组件只能分别利用模块宽度的一半,从而导致光模块具有如下不足之处:第一,发射端光组件和接收端光组件由于空间的限制也会导致光模块中信号通道之间的间隔受限,从而容易导致信号通道之间产生串扰;第二、由于发射端光组件一般比接收端光组件产生的热量多,因此,发射端光组件和接收端光组件的左右并排的布置方式将导致热量主要集中在光模块的一侧,从而不利于发射端光组件的散热,进而影响整个光模块的散热效果;第三,现有的光模块耗电量大,不节能。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4753601 A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光模块,优点是降低光模块中激光器的成本,然而,这种光模块中的发射端光组件产生的热量多,影响整个光模块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的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电路、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温控电路;所述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和温控电路封装在同一个金属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和控制电路封装在金属壳体外部,所述光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光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温控电路的控制端。优选的,所述光发射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控制器的信号发送端的高电平端连接,所述光发射模块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控制器的信号发送端的低电平端连接,所述光发射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连接第一电阻。优选的,所述光接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与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的高电平端连接,所述光接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电容与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的低电平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的高电平端与低电平端之间连接第二电阻。优选的,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激光器、激光驱动器、激光调制器、温度补偿电路、PECL输入接口电路,所述PECL输入接口电路的输入端接数据输入信号,其输出端接激光调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激光调制器的输出端接激光器,其控制端接温度补偿电路,所述激光驱动器的输出端接激光器的控制端,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接激光驱动器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光发射模块还包括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激光器、激光驱动器、激光调制器、温度补偿电路、PECL输入接口电路连接,其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激光驱动器选用MAX3799信号的驱动芯片。优选的,所述光接收模块包括光探测二极管、前置跨阻放大器、低通滤波器、限幅放大器、PECL缓冲器、缓冲器、信号检测电路,所述光探测二极管的正极接前置跨阻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其负极接前置跨阻放大器反相输入端,所述前置跨阻放大器的输出端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接限幅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限幅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接信号检测电路和PECL缓冲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缓冲器的输入端,所述PECL缓冲器的输出端为光接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为光接收模块的信号检测输出端。优选的,所述限幅放大器选用MT5010型号的芯片。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选用DS1878型号的芯片。本技术的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采用装置模块化的设计,降低整体的体积,同时将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和温控电路封装在同一个金属壳体内,增强了模块抗电磁干扰能力,降低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信号通道之间产生串扰。2、本技术采用全金属的外壳设计,采用温控电路随时控制金属壳体内的温度,进而提高光模块的整体散热能力。3、本技术将光发射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发送端的高、低电平端分别连接,将光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的高、低电平端分别连接,通过电平信号来控制光发射模块和光接收模块的工作,可使光模块进入节电模式,达到节能的效果。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光发射模块的结构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接收模块的结构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的激光驱动器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的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PECL(Positive Emitter-Coupled Logic)是一种芯片间互连常用的接口,由ECL标准发展而来,在PECL电路中省去了负电源,可以和系统内的其他电路共用一个正电源供电,较ECL电路更便于实用。PECL信号的摆幅相对于ECL要略小些这使得该逻辑更适合于高速数据的串行或并行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参考附图1,包括:控制器1、控制电路6、光发射模块3、光接收模块4、温控电路5。具体来讲,光发射模块3与光接收模块4和温控电路5封装在同一个金属壳体2内,
控制器1和控制电路6封装在金属壳体2外部,光发射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的输出端,光接收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的输入端,控制电路6的输出端连接温控电路5的控制端。其中,控制器选用DS1878型号的芯片,其电路原理图参考附图5。下面对光发射模块3与控制器1的连接关系进行描述,参考附图1:光发射模块3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Z1与控制器1的信号发送端的高电平端连接,光发射模块3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Z2与控制器1的信号发送端的低电平端连接,光发射模块3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连接第一电阻RZ1。下面对光接收模块4与控制器1的连接关系进行描述,参考附图1:光接收模块4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Z3与控制器1的信号接收端的高电平端连接,光接收模块4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电容CZ4与控制器1的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控制电路、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温控电路;所述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和温控电路封装在同一个金属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和控制电路封装在金属壳体外部,所述光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光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温控电路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控制电路、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温控电路;所述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和温控电路封装在同一个金属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和控制电路封装在金属壳体外部,所述光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光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温控电路的控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控制器的信号发送端的高电平端连接,所述光发射模块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控制器的信号发送端的低电平端连接,所述光发射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连接第一电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与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的高电平端连接,所述光接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电容与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的低电平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的高电平端与低电平端之间连接第二电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纤双向超短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激光器、激光驱动器、激光调制器、温度补偿电路、PECL输入接口电路,所述PECL输入接口电路的输入端接数据输入信号,其输出端接激光调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激光调制器的输出端接激光器,其控制端接温度补偿电路,所述激光驱动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翰宏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