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825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罐,罐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罐,加热罐的外壁与罐体的内腔壁之间设有间隙,加热罐的顶部上开设有一罐口,顶盖的一端铰链在罐口上,顶盖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旋转轴穿过顶盖与搅拌轴驱动连接,顶盖上并位于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上分别插接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与加压装置相连接,在加热罐内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球和第二喷淋球,搅拌轴的底端上设置有清洁机构。罐体和加热罐之间的布置能恒定加热罐的温度,保证发酵后的质量同时还能保证发酵的效率,还通过第一喷淋球和第二喷淋球可以实现对加热罐内壁无死角的清洗,保证无死角的清洗加热罐的同时还能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酵罐,属于微生物发酵

技术介绍
发酵罐是一种对物料进行机械搅拌与发酵的设备,一般的发酵罐发酵的效比较低,而机械搅拌就是通过搅拌叶片来实现的,其搅拌效果较差,常常达不到要求。同时在清洗发酵罐时,也是简单的对发酵罐简单的处理,不能完全的将残留全部处理干净,从而使残留还附着在内壁上,影响到下一次的质量,而且上述的清洗采用的清洗液体也比较浪费,从而加大了成本。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发酵罐,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罐,所述加热罐的外壁与罐体的内腔壁之间设有间隙,并在间隙内填装有液体,所述加热罐的顶部上开设有一罐口,顶盖的一端铰链在罐口上,与加热罐形成一密封的罐体,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电机,所述加热罐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穿过顶盖与搅拌轴驱动连接,在所述顶盖上并位于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上分别插接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凸出于顶盖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与加压装置相连接,并在凸出于顶盖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体接口和第二液体接口,在加热罐内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球和第二喷淋球,所述第一喷淋球和第二喷淋球分别邻近加热罐的内壁布置,所述搅拌轴的底端上设置有清洁机构,与加热罐的底端相碰触布置。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罐,其中,所述罐体上还包裹有一隔热层。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罐,其中,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2毫米。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罐,其中,所述第一喷淋球和第二喷淋球的直径范围在3厘米~5厘米。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罐,其中,与铰链端相对的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罐体相扣合的卡扣。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罐,其中,所述罐体上还开设有一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分别开设在罐体的上端和下端。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罐,其中,所述搅拌叶片呈螺旋状布置,且搅拌叶片的长度不小于加热罐直径的2/3。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罐,其中,所述第一喷淋球和第二喷淋球的圆心在同一轴线布置,且两者之间间隔范围在5厘米~8厘米。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罐,其中,所述清洁机构由横杆和清洁刷毛构成,所述横杆的中心固设在搅拌轴的底端,清洁刷毛与加热罐的底端相碰触布置。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罐体和加热罐之间的布置能恒定加热罐的温度,使其加热罐内恒定发酵,保证发酵后的质量同时还能保证发酵的效率,还通过第一喷淋球和第二喷淋球可以实现对加热罐内壁无死角的清洗,而在加热罐的底端加装清洁机构能对加热罐的底端也无死角清洁,保证加热罐在进行下一次的发酵时,加热罐内无其他杂物,保证加热罐内的清洁,保证发酵后的质量。同时采用第一喷淋球和第二喷淋球也能节约清洗成本,在保证无死角的清洗加热罐的同时还能节约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发酵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罐2,所述加热罐2的外壁与罐体1的内腔壁之间设有间隙,并在间隙内填装有液体,所述加热罐2的顶部上开设有一罐口,顶盖5的一端铰链在罐口上,与加热罐2形成一密封的罐体1,所述顶盖5上设置有电机13,所述加热罐2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上设置有搅拌叶片4,所述电机13的旋转轴穿过顶盖5与搅拌轴3驱动连接,在所述顶盖5上并位于所述电机13的左右两侧上分别插接有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凸出于顶盖5的所述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均与加压装置12相连接,并在凸出于顶盖5的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体接口10和第二液体接口11,在加热罐2内的所述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所述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分别邻近加热罐2的内壁布置,所述搅拌轴3的底端上设置有清洁机构14,与加热罐2的底端相碰触布置。通过罐体1和加热罐2之间的布置能恒定加热罐2的温度,使其加热罐2内恒定发酵,同时还能保证发酵的效率,且还通过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可以实现对加热罐2
内壁无死角的清洗,而在加热罐2的底端加装清洁机构14能对加热罐2的底端也无死角清洁,保证加热罐2在进行下一次的发酵时,加热罐2内无其他杂物,保证加热罐2内的清洁,保证发酵后的质量。本技术中还对所述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的直径范围在3厘米~5厘米,且优选为3厘米,同时所述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的圆心在同一轴线布置,且两者之间间隔范围在5厘米~8厘米,通过对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直径的选择可以随加热罐2的大小进行改变,使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能对加热罐2的内壁无死角的喷射清洗,从而使加热罐2的内壁上无上次发酵后的残留。同时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也可以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使其能针对液体在加热罐2内的不同位置进行喷射清洗,保证加热罐2的内壁上午残留,从而保证下一次的工作时加热罐2的清洁。本技术由于在罐体1和加热罐2之间采用液体加热,从而需要对罐体进行保护以防止操作人员被烫伤,即需要对所述罐体1上还包裹有一隔热层15,且所述隔热层15的厚度2毫米,这样就能保护操作人员的正常使用,而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本技术中与铰链端相对的顶盖5上设置有与罐体1相扣合的卡扣16,通过卡扣16能将顶盖5进行快速的开合,从而能在不使用时,对加热罐2进行清洗,保证加热罐2的清洁,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微生物。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上还开设有一进液口17和出液口18,且分别开设在罐体1的上端和下端,方便将液体输入值间隙中,同时也方便将液体进行快速的排除。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4呈螺旋状布置,且搅拌叶片4的长度不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罐(2),所述加热罐(2)的外壁与罐体(1)的内腔壁之间设有间隙,并在间隙内填装有液体,所述加热罐(2)的顶部上开设有一罐口,顶盖(5)的一端铰链在罐口上,与加热罐(2)形成一密封的罐体(1),所述顶盖(5)上设置有电机(13),所述加热罐(2)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上设置有搅拌叶片(4),所述电机(13)的旋转轴穿过顶盖(5)与搅拌轴(3)驱动连接,在所述顶盖(5)上并位于所述电机(13)的左右两侧上分别插接有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凸出于顶盖(5)的所述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均与加压装置(12)相连接,并在凸出于顶盖(5)的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体接口(10)和第二液体接口(11),在加热罐(2)内的所述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所述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分别邻近加热罐(2)的内壁布置,所述搅拌轴(3)的底端上设置有清洁机构(14),与加热罐(2)的底端相碰触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罐(2),所述加热罐(2)的外壁与罐体(1)的内腔壁之间设有间隙,并在间隙内填装有液体,所述加热罐(2)的顶部上开设有一罐口,顶盖(5)的一端铰链在罐口上,与加热罐(2)形成一密封的罐体(1),所述顶盖(5)上设置有电机(13),所述加热罐(2)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上设置有搅拌叶片(4),所述电机(13)的旋转轴穿过顶盖(5)与搅拌轴(3)驱动连接,在所述顶盖(5)上并位于所述电机(13)的左右两侧上分别插接有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凸出于顶盖(5)的所述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均与加压装置(12)相连接,并在凸出于顶盖(5)的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体接口(10)和第二液体接口(11),在加热罐(2)内的所述第一连通管(8)和第二连通管(9)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所述第一喷淋球(6)和第二喷淋球(7)分别邻近加热罐(2)的内壁布置,所述搅拌轴(3)的底端上设置有清洁机构(14),与加热罐(2)的底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泽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