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导电介质涂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5767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导电介质涂覆装置,属于医用药液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圆柱形第一瓶体,第一瓶体上端的第一瓶口连接第一瓶盖,所述第一瓶体的底部为瓶底,瓶底的另一端设有对称的第二瓶体、第二瓶口、第二瓶盖,第一瓶盖、第二瓶盖的顶面均设有毛刷,具有内环棱的扣盖分别卡接在第一瓶体、第二瓶体上部形成的环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分别存放两种不同的导电液体,使用时,导电液体沿着顶面的裂隙流出,可用毛刷及时将流出的导电液体涂抹均匀,避免了导电液体长时间暴露导致挥发,采用两个瓶体存放,节省了液体存放的空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使用普通的容器存放导电液体,液体容易挥发、以及污染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导电介质容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电介质涂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使用超声波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超声波探头需要与人体检查部位的皮肤直接接触,采用导电耦合剂进行润滑,起到导电作用,传统的操作方法是将导电耦合剂存放在具有圆锥状出液口的瓶内,挤压瓶身时,出液口挤出导电耦合剂至患者的皮肤上,挤用完毕,将瓶身放置在桌面上,然后医护人员用超声波探头将挤出的导电耦合剂均匀的涂覆于患者身体的超声部位,此时,由于挤出的导电耦合剂量比较多,而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将其涂覆开,一部分导电耦合剂就会挥发,从而造成了浪费。另外,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通常使用一上部开口的容器存放导电液,使用时,将刷子直接放入容器内,沾上容器内的导电液后,对患者需要检查的四肢,以及胸前等部位进行擦拭,然后将电极片连接在患者的四肢、胸前等部位,起到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进行检查的作用,从而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这样的操作方式,由于容器内的导电液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用过程中,容器内的液体就会挥发,并且空气中的灰尘也会落入存放导电液的容器内,从而对导电液造成污染,污染后的导电液再次使用,会干扰心电记录信息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使用瓶装导电耦合剂对患者进行超声波检查,挤出的导电耦合剂在患者皮肤上堆积容易挥发,以及医护人员使用上部开口的容器盛放导电液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容器内的导电液容易挥发和污染,影响医护人员检查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医用导电介质涂覆装置。本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医用导电介质涂覆装置,包括圆柱形第一瓶体,第一瓶体上端的第一瓶口连接第一瓶盖,所述第一瓶体的底部为瓶底,瓶底的另一端设有对称的第二瓶体、第二瓶口、第二瓶盖,第一瓶盖、第二瓶盖的顶面均设有毛刷,具有内环棱的扣盖分别卡接在第一瓶体、第二瓶体上部形成的环槽上。这样设计的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第一瓶体上端连接第一瓶盖,第一瓶体的底部为瓶底,瓶底的另一端设有对称的第二瓶体、第二瓶盖,第一瓶盖、第二瓶盖顶面上均设有毛刷,可分别将导电耦合剂、导电液放入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内,使用时分别打开第一瓶体、第二瓶体上的扣盖,挤压瓶身,液体从顶面的裂隙漏出,沿着毛束流下,然后分别利用第一瓶盖、第二瓶盖顶面的毛刷进行涂覆使用,及时将挤出的液体均匀的涂抹开,不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避免了液体挥发,使用完毕后,将扣盖扣合好,密封严实,瓶内的液体不会外露。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使用瓶装导电耦合剂涂覆时,大量液体放置于患者的皮肤上,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挥发;以及使用上部开口容器盛放导电液,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容器内的导电液容易与空气中的灰尘接触,造成污染的不足。本技术设计构思新颖,一个装置可同时存放两种液体,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挤出出液量,并且及时使用毛刷涂抹均匀,不会造成浪费,节约了成本,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瓶盖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瓶盖示意图。图中:1a.第一瓶体 1b.第二瓶体2a.第一瓶口 2b.第二瓶口3a.第一瓶盖 3b.第二瓶盖4. 瓶底 5. 毛刷6. 扣盖 7. 环槽8. 裂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导电介质涂覆装置,包括圆柱形第一瓶体1a,第一瓶体1a上端的第一瓶口2a连接第一瓶盖3a,所述第一瓶体1a的底部为瓶底4,瓶底4的另一端设有对称的第二瓶体1b、第二瓶口2b、第二瓶盖3b,第一瓶盖3a、第二瓶盖3b的顶面均设有毛刷5,具有内环棱的扣盖6分别卡接在第一瓶体1a、第二瓶体1b上部形成的环槽7上。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瓶盖3a、第二瓶盖3b的顶面上形成有裂隙8,裂隙8形成在毛刷5的毛束之间,所述裂隙8呈十字形,或者为一字形,本实施例的裂隙8设置成十字形,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字形。所述第一瓶盖3a顶面毛刷5的横截面排布成圆形,第一瓶盖3a顶面裂隙8的横截面也排布成圆形。所述第一瓶盖3a顶面毛刷5的横截面排布成直径为6cm的圆形,毛刷5的长度为9cm。所述第二瓶盖3b顶面毛刷5的横截面排布成长方形,第二瓶盖3b顶面裂隙6的横截面也排布成长方形。所述第二瓶盖3b顶面毛刷5的横截面排布成长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毛刷5的长度为9cm。所述第一瓶体1a、第二瓶体1b和第一瓶盖3a、第二瓶盖3b均是采用软质塑料制成的。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所示:使用本技术,将第一瓶体1a上的第一瓶盖3a打开,从第一瓶口2a处灌入导电耦合剂,第一瓶盖3a扣合好,第二瓶体1b上的第二瓶盖3b打开,从第二瓶口2b处灌入75%浓度的酒精以及含有金属铜离子的导电液,第二瓶盖3b扣合好。对患者进行B型超声、彩色超声、多普勒等检查时,患者躺好露出需要检查部位的皮肤,医护人员用手捏住本技术的瓶底4处,将第一瓶体1a上的第一瓶盖3a打开,第一瓶盖3a的毛刷5放置在患者的检查部位,挤压第一瓶体1a,第一瓶盖3a顶面的裂隙8裂开,导电耦合剂从裂隙8中流出,沿着毛刷5的毛束流至患者的皮肤上,然后利用毛刷5将导电耦合剂均匀的涂抹开,此时医护人员即可将超声波探头放置在患者涂覆液体的皮肤上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等检查时,患者躺好露出需要检查部位的皮肤,医护人员用手捏住本技术的瓶底4处,将第二瓶体1b上的第二瓶盖3b打开,第二瓶盖3b的毛刷5放置在患者的检查部位,挤压第二瓶体1b,第二瓶盖3b顶面的裂隙8裂开,导电液从裂隙8中流出,沿着毛刷5的毛束流至患者的皮肤上,然后利用毛刷5将导电液均匀的涂抹开,将电极片贴在涂覆有导电液的皮肤处,此时医护人员即可对患者进行检查。这样设计的本技术,所设置的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分别具有第一瓶盖、第二瓶盖,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分别存放两种不同的导电液体,使用时互不干扰,并且第一瓶盖、第二瓶盖的顶面均设置毛刷,液体从顶面的裂隙流出,沿着毛束流下,及时使用毛刷将流出的液体涂抹均匀,避免液体挥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使用瓶装导电耦合剂,直接涂覆于患者皮肤上,涂抹不均匀时容易挥发,使用开口容器盛放导电液时,导电液容易被灰尘污染的问题。本技术使用便利,节省了存放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导电介质涂覆装置,包括圆柱形第一瓶体(1a),第一瓶体(1a)上端的第一瓶口(2a)连接第一瓶盖(3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体(1a)的底部为瓶底(4),瓶底(4)的另一端设有对称的第二瓶体(1b)、第二瓶口(2b)、第二瓶盖(3b),第一瓶盖(3a)、第二瓶盖(3b)的顶面均设有毛刷(5),具有内环棱的扣盖(6)分别卡接在第一瓶体(1a)、第二瓶体(1b)上部形成的环槽(7)上;所述第一瓶盖(3a)、第二瓶盖(3b)的顶面上形成有裂隙(8),裂隙(8)形成在毛刷(5)的毛束之间,所述裂隙(8)呈十字形,或者为一字形;所述第二瓶盖(3b)顶面毛刷(5)的横截面排布成长方形,第二瓶盖(3b)顶面裂隙(8)的横截面也排布成长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导电介质涂覆装置,包括圆柱形第一瓶体(1a),第一瓶体(1a)上端的第一瓶口(2a)连接第一瓶盖(3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体(1a)的底部为瓶底(4),瓶底(4)的另一端设有对称的第二瓶体(1b)、第二瓶口(2b)、第二瓶盖(3b),第一瓶盖(3a)、第二瓶盖(3b)的顶面均设有毛刷(5),具有内环棱的扣盖(6)分别卡接在第一瓶体(1a)、第二瓶体(1b)上部形成的环槽(7)上;所述第一瓶盖(3a)、第二瓶盖(3b)的顶面上形成有裂隙(8),裂隙(8)形成在毛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岳福仁赵宝泉张长军纪洪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