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520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远红外被,包括表面布料层,远红外被的表面布料层的一面上,即贴近人体的一面为远红外线陶瓷层,远红外被的内部有两层尼龙布层,光电子绵层,软质金属棒层,不织布层,以上各层经过缝纫处理使其成为一体。该被能使人在睡眠时有保温,增强细胞活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等保健功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红外被本技术涉及一种寝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远红外被。现有的被子仅有的作用是保暖,而人们通常在睡眠中度过的时间是较长的,几乎占了人一生中大半的时间,人们忙碌一天之后,很希望在睡眠中得到恢复,通过睡眠解除疲劳,消除劳累之余的身体酸痛。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多层结构的远红外被。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远红外被,包括表面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被的表面布料层的一面上,即贴近人体的一面为远红外线陶瓷层,所述远红外被的内部有两层尼龙布层,光电子绵层,软质金属棒层,不织布层,以上各层经过缝纫处理使其成为一体。本技术的远红外被,其特征还在于,远红外线陶瓷层是将可作为远红外线发射源的陶瓷粉末织入面料中制成的:一层尼龙布紧紧地包裹着光电子绵,使其均匀分布;另一尼龙布层使软质金属棒牢固地排列并提高耐磨性能;光电子绵层是将光电子纤维混织入绵中制成的;软质金属棒层由多个软质金属棒纵向排列组成;不织布层紧贴光电子绵层起到保护和提高耐用性的作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使人在睡眠时有保温,增强细胞活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等保健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本技术的远红外被,如图1所示,包括表面布料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被的表面布料层的一面上,即贴近人体的面7为远红外线陶瓷层,另一面-->1为提花织锦层,远红外线陶瓷层7是将可作为远红外线发射源的陶瓷粉末织入面料中,远红外线陶瓷利用远红外线可轻易被人体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的原理,起到保温作用;所述远红外被的内部有尼龙布层2,光电子绵层3,不织布层4,尼龙布层5,软质金属棒层6。尼龙布层2紧紧地包裹着光电子绵3,使其均匀分布,光电子绵层3是将光电子纤维混织入绵当中,用于吸收人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并将易于被人体细胞吸收的体能扩充增幅再反射回人体,促进细胞活性化;不织布层4紧贴光电子绵层3起到保护和提高耐用性的作用;尼龙布层5使软质金属棒层6牢固地排列并提高耐磨性能;软质金属棒层6是由多根1200高斯的棒状磁石纵向排列整齐缝合组成,确保使用时能紧帖人体主要部位,该棒状磁石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红外被,包括表面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被的表面布料层的一面上,即贴近人体的一面(7)为远红外线陶瓷层,所述远红外被的内部有两层尼龙布层(2)和(5),光电子绵层(3),不织布层(4),软质金属棒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被,包括表面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被的表面布料层的一面上,即贴近人体的一面(7)为远红外线陶瓷层,所述远红外被的内部有两层尼龙布层(2)和(5),光电子绵层(3),不织布层(4),软质金属棒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线陶瓷层(7)是将可作为远红外线发射源的陶瓷粉末织入面料中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布层(2)紧紧地包裹着光电子绵(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和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宝来福磁性健康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