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5353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所述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包括壳体(1)、定子(7)、中空轴(2)、多个磁体(8)、杆构件(3)、滚珠螺母(9)和环形的传感器轭(82)。壳体(1)具有保持至少一个轴承(4)的轴承表面(11)。定子(7)具有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线圈(71)。中空轴(2)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壳体(1)。多个磁体从定子(7)沿径向方向向内地布置在中空轴(2)的外周表面(23)上。杆构件(3)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壳体(1)。滚珠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位于杆构件(3)的外周缘上的多个螺旋形槽(33)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转传递组件、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以及马达。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如下的旋转传递组件、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以及马达,它们提供了其轴向和径向负载部件沿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的牢固定位。
技术介绍
用于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已知类型的装置包括用于将杆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传统的滚珠螺母,其中滚珠螺母可动地布置在杆构件上。由于滚珠螺母在杆构件上来回运动,因此用于相对于壳体支撑杆构件的轴承受到高的轴向和径向负载。在JPB4722247中公开了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但是,JPB4722247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旋转部可旋转地支撑在静止部(即,壳体)上的传统轴承布置,其中用于将旋转部支撑至静止部的部件在高的轴向和径向负载下易于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改善旋转传递组件中的负载部件沿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的牢固定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减少轴向振摆。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通过旋转传递组件防止杆构件沿轴向方向的运动。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并且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保持至少一个轴承的轴承表面;定子,该定子具有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线圈,其中所述定子布置在所述壳体的筒形部上;中空轴,该中空轴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壳体,所述中空轴在所述中空轴的端部的内表面处具有至少一个台阶状端部;多个磁体,所述多个磁体从所述定子沿径向方向向内地布置在所述中空轴的外周表面上;杆构件,该杆构件以能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壳体,所述杆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接触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部沿径向方向接触所述中空轴的至少一部分;滚珠螺母,该滚珠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位于所述杆构件的外周缘上的多个螺旋形槽上,其中所述滚珠螺母根据所述杆构件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运动;以及环形的传感器轭,其中所述传感器轭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沿径向方向接触所述台阶状端部。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台阶状端部具有一个环形台阶状形状。优选地,沿周向方向布置有多个所述台阶状端部,所述传感器轭具有沿轴向方向伸出的多个凸出部,并且所述多个凸出部的外表面沿径向方向接触所述多个台阶状端部。优选地,所述传感器轭具有上方的第一筒形部、下方的第二筒形部以及从所述下方的第二筒形部的端部沿周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板部,并且所述第一筒形部接触所述台阶状端部。优选地,所述滚珠螺母的径向长度比所述第一筒形部的径向长度短,并且所述第一筒形部的径向长度比所述下方的第二筒形部的径向长度短。优选地,所述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以及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所述圆形内支撑部和所述圆形外支撑部将所述中空轴和所述杆构件以能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撑至所述壳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外周台阶状轴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壳体的所述轴承表面;以及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固定至所述杆构件,其中所述止动构件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其中,所述中空轴具有至少一个外周台阶状轴部和至少一个内周台阶状轴部,并且所述杆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沿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内周台阶状轴部。根据另一方面,所述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以及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所述圆形内支撑部和所述圆形外支撑部将所述中空轴和所述杆构件以能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撑至所述壳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外周台阶状轴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壳体的所述轴承表面;以及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固定至所述杆构件,其中所述止动构件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其中,所述中空轴具有至少一个外周台阶状轴部和至少一个内周台阶状轴部,并且所述杆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沿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内周台阶状轴部。根据又一方面,所述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以及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所述圆形内支撑部和所述圆形外支撑部将所述中空轴和所述杆构件以能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撑至所述壳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外周台阶状轴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壳体的所述轴承表面;以及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固定至所述杆构件,其中所述止动构件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其中,所述中空轴具有至少一个外周台阶状轴部和至少一个内周台阶状轴部,并且所述杆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沿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内周台阶状轴部。本技术的优点可以概括如下:a、改善了负荷部件沿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的固定和定位的稳定性。b、减少了轴向振摆。c、防止了杆构件沿轴向方向的运动。通过本技术的技术实施方式的组合可获得的进一步优点可以概括如下:a、圆形轴承保持构件牢固地锁定轴承。该结构是有效的轴承固定组件。b、该结构对于轴承和/或壳体的尺寸容差具有高适应性。c、提供了壳体的足够厚度以沿径向方向保持轴承。d、该旋转传递结构将中空轴的旋转传递至杆构件。e、该马达可以实现抵抗中空轴和杆构件沿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的力的足够强度。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明了所公开的旋转传递组件、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以及马达的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基于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应理解,附图中所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和方面仅是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本技术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应理解,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或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与本技术的不同方面或其它实施方式的方面的特征进行组合。当在考虑所附的附图的情况下阅读了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的一些实施例的如下详细描述时,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明了。下面将参照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传递组件以及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旋转传递组件的放大剖视图;图3A是沿图2的中心剖面线X-X’观察的、旋转传递组件的中空轴和杆构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杆构件具有椭圆形形状;图3B是沿图2的中心剖面线X-X’观察的、旋转传递组件的中空轴和杆构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杆构件具有包括凸出部的形状;图3C是沿图2的中心剖面线X-X’观察的、旋转传递组件的中空轴和杆构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杆构件具有多边形形状;以及图3D是沿图2的中心剖面线X-X’观察的、旋转传递组件的中空轴和杆构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杆构件具有包括凹入部的形状。附图标记列表1 壳体2 中空轴2A 磁体接收部3 杆构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包括:壳体(1),该壳体具有保持至少一个轴承(4)的轴承表面(11);定子(7),该定子具有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线圈(71),其中所述定子(7)布置在所述壳体(1)的筒形部(14)上;中空轴(2),该中空轴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壳体(1),所述中空轴(2)在所述中空轴(2)的端部的内表面处具有至少一个台阶状端部(81);多个磁体(8),所述多个磁体从所述定子(7)沿径向方向向内地布置在所述中空轴(2)的外周表面(23)上;杆构件(3),该杆构件以能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壳体(1),所述杆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接触部(3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部(31)沿径向方向接触所述中空轴(2)的至少一部分;滚珠螺母(9),该滚珠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位于所述杆构件(3)的外周缘上的多个螺旋形槽(33)上,其中所述滚珠螺母(9)根据所述杆构件(3)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线(A1)的轴向方向运动;以及环形的传感器轭(82),其中所述传感器轭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沿径向方向接触所述台阶状端部(81)。...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28 US 62/153,678;2015.11.04 US 14/932,4301.一种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包括:壳体(1),该壳体具有保持至少一个轴承(4)的轴承表面(11);定子(7),该定子具有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线圈(71),其中所述定子(7)布置在所述壳体(1)的筒形部(14)上;中空轴(2),该中空轴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壳体(1),所述中空轴(2)在所述中空轴(2)的端部的内表面处具有至少一个台阶状端部(81);多个磁体(8),所述多个磁体从所述定子(7)沿径向方向向内地布置在所述中空轴(2)的外周表面(23)上;杆构件(3),该杆构件以能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壳体(1),所述杆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接触部(3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部(31)沿径向方向接触所述中空轴(2)的至少一部分;滚珠螺母(9),该滚珠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位于所述杆构件(3)的外周缘上的多个螺旋形槽(33)上,其中所述滚珠螺母(9)根据所述杆构件(3)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线(A1)的轴向方向运动;以及环形的传感器轭(82),其中所述传感器轭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沿径向方向接触所述台阶状端部(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台阶状端部(81)具有一个环形台阶状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沿周向方向布置有多个所述台阶状端部(81),所述传感器轭(82)具有沿轴向方向伸出的多个凸出部,并且所述多个凸出部的外表面沿径向方向接触所述多个台阶状端部(8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轭(82)具有上方的第一筒形部(83)、下方的第二筒形部(84)以及从所述下方的第二筒形部(84)的端部沿周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板部(85),并且所述第一筒形部(83)接触所述台阶状端部(8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螺母(9)的径向长度比所述第一筒形部(83)的径向长度短,并且所述第一筒形部(83)的径向长度比所述下方的第二筒形部(84)的径向长度短。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轴承(4),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41A,41B)以及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42),所述圆形内支撑部和所述圆形外支撑部将所述中空轴(2)和所述杆构件(3)以能绕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永庆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