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842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在内箱与外侧之间的泡沫绝热件的填充不良、且绝热性能优异的冰箱。冰箱具备:电配线(5),其配置于外箱(2)与内箱(1)之间的空间部;背面真空绝热件(4),其配置于空间部;以及泡沫绝热件,其填充于空间部。内箱在侧面与背面相交的棱线具备倒角部(8)。背面真空绝热件(4)以沿着内箱的背面与倒角部(8)的方式固定,电配线(5)配置于在内箱的倒角部(8)固定的背面真空绝热件(4)的外箱侧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冰箱,特别是涉及电配线的配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冰箱具备成为食品等的储藏箱的主体和在主体前表面进行开闭的门。主体具备:外箱,其构成冰箱的外观形状;以及内箱,其内设于外箱、且成为冰箱的储藏箱。在外箱与内箱之间的空间部配置有电配线与真空绝热件,在空间部的剩余部分填充有泡沫绝热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内箱的一部分设置有凹部,并将电配线固定于此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等)。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内箱的背面与侧面相交的拐角部形成为槽形状,并将电配线固定于此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1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7006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62144号公报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那样,即使在内箱的一部分设置凹部而对电配线进行固定的情况下,为了使泡沫绝热件遍及内箱与外箱之间的整个区域,也需要在泡沫绝热件的流路确保一定程度以上的缝隙(间隙)。若将电配线配置于内箱、且将真空绝热件配置于该内箱的外侧,则会产生缝隙狭小的区域,从而产生泡沫绝热件无法到达的部位,因此存在主体的强度变弱的课题。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那样,在内箱背面角部设置凹部、且将电配线固定于此处,从而在冰箱的背面侧配置的真空绝热件无法以沿着内箱背面角部的倒角的方式配置,因此背面的真空绝热件与侧面的真空绝热件之间的距离变远,因此存在冰箱的绝热性能变差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以沿着内箱的背面侧与侧面侧的相交的倒角部的方式对真空绝热件进行配置,从而能够确保填充泡沫绝热件时的流动性,并且能够确保冰箱背面侧的绝热性能。本技术的冰箱具备:外箱,其构成外观形状部;内箱,其内设于外箱,且成为储藏箱;电配线,其配置于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之间的空间部;真空绝热件,其配置于所述空间部;以及泡沫绝热件,其填充于所述空间部,所述内箱在侧面与背面相交的棱线具备倒角部,所述真空绝热件以沿着所述内箱的所述背面与所述倒角部的方式固定,所述电配线配置于在所述内箱的所述倒角部固定的所述真空绝热件的所述外箱侧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真空绝热件在配置有所述电配线的表面侧具有收纳所述电配线的槽形状。根据本技术,真空绝热件配置为沿着内箱的背面侧与侧面侧相交的倒角部,并将电配线固定于其外侧,从而能够配置为在填充泡沫绝热件时不会阻碍泡沫填充剂的遍及,因此能够在内箱与外箱之间无间隙地填充泡沫绝热件。另外,背面的真空绝热件配置为沿着内箱的背面侧与侧面侧相交的倒角部,能够使侧面侧的真空绝热件与背面侧的真空绝热件的距离尽量接近,因此能够改善绝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外观图。图2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垂直剖面(A-A)的图。图3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水平剖面(B-B)的图,且是示出背面侧部分的图。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背面立体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背面真空绝热件的电配线的
配置面的剖面形状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箱;2…外箱;2a…侧面薄金属板;2b…背面薄金属板;3…侧面真空绝热件;4…背面真空绝热件;4a…端面;5…电配线;6…电配线固定用胶带;8…倒角部;10…主体;11…门;11a…门;11b…门;11c…门;11d…门;11e…门;11f…门;12…控制基板;13…送风机;14…冷却机;15…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外观图。冰箱具备:主体10,其成为食品等的储藏箱;以及门11,其将主体10的前表面封闭、且能够开闭。门11根据冰箱的规格而具备多个门,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门11a~11f这6个门。图2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垂直剖面(A-A)的图。冰箱的主体10的内部被分割为各储藏室。在冰箱下部的储藏室的后侧(冰箱的背面侧)具备:冷却器14,其用于对各储藏室内进行冷却;送风机13,其用于将由冷却器14冷却后的空气输送至各储藏室;以及压缩机15。另外,在冰箱上部的储藏室的后侧配置有控制基板12。控制基板12、送风机13以及压缩机15等由后述的电配线5连接。控制基板12进行箱内温度、压缩机15的转速等的各种控制。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水平剖面(B-B)的图,且是示出背面侧部分的图。主体10具备:外箱2,其构成冰箱的外观形状;以及内箱1,其内设于外箱2、且对食品等进行储藏。外箱2由侧面薄金属板2a与背面薄金属板2b构成。在内设于外箱2的内箱1与外箱2之间的空间部配置有:电配线5;侧面真空绝热件3,
其配置于空间部的侧面侧;以及背面真空绝热件4,其配置于空间部的背面侧。另外,在空间部、且在除侧面真空绝热件3、背面真空绝热件4以及电配线5以外的空间填充有泡沫绝热件。冰箱借助配置于空间部的侧面真空绝热件3、背面真空绝热件4以及泡沫绝热件而确保主体10的内部的绝热性能。外箱2在侧面薄金属板2a的内壁固定有侧面真空绝热件3。在内箱1与侧面真空绝热件3之间隔开间隙而对侧面真空绝热件3进行配置,以便能够确保填充泡沫绝热件时的流动性。内箱1在成为侧面与背面相交的棱线的部分形成有倒角部8。背面真空绝热件4以沿着内箱1的背面与倒角部8的方式配置,并将背面真空绝热件4固定为使得其与内箱1之间不存在空间。背面真空绝热件4与外箱2的背面薄金属板2b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隙,以便能够在填充泡沫绝热件时确保泡沫绝热件的流动性。在以沿着内箱1的倒角部8的方式固定的背面真空绝热件4的外箱侧的表面配置有电配线5。电配线5配置为其与外箱2的内壁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隙,以便能够在填充泡沫绝热件时确保泡沫绝热件的流动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电配线5配置为不比背面真空绝热件4的背面更向背面侧突出。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背面立体图。图2中省略了外箱2的图示,并在内箱1配置有背面真空绝热件4以及电配线5。电配线5以不会因泡沫绝热件的泡沫压力而移动的方式被电配线固定用胶带6固定于背面真空绝热件4。在现有技术中,将电配线5配置于内箱1的倒角部8,无法将真空绝热件配置于倒角部8,从而在侧面真空绝热件3与背面真空绝热件4之间产生距离进而导致绝热性能变差。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将电配线5配置于背面真空绝热件4的外箱侧的表面,从而在内箱1的倒角部8也能够配置背面真空绝热件4。并且,背面真空绝热件4的两侧侧面的端面4a与侧面真空绝热件3配置为在从冰箱的侧面侧观察时重叠。由此,能够形成为如下结构:侧面真空绝热件3与背面真空绝热件4之间的间隙变小,侧面真空绝热件3
与背面真空绝热件4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限度,从而能够不使绝热性能变差地对电配线5进行配置。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配置电配线5而确保在填充泡沫绝热件时所需的间隙,因此能够将外箱与内箱之间的空间部抑制为较小、且能够实现填充时的泡沫绝热件的遍及,因此能够抑制由填充不良引起的冰箱主体的强度降低、绝热性能的降低,并且能够使冰箱内容积增大。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背面真空绝热件4的电配线5的配置面的剖面形状的图。在背面真空绝热件4的供电配线5配置的部分,也可以设置用于供电配线攀援的凹陷形状(槽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其具备:外箱,其构成外观形状部;内箱,其内设于外箱,且成为储藏箱;电配线,其配置于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之间的空间部;真空绝热件,其配置于所述空间部;以及泡沫绝热件,其填充于所述空间部,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所述内箱在侧面与背面相交的棱线具备倒角部,所述真空绝热件以沿着所述内箱的所述背面与所述倒角部的方式固定,所述电配线配置于在所述内箱的所述倒角部固定的所述真空绝热件的所述外箱侧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10 JP PCT/JP2015/0612301.一种冰箱,其具备:外箱,其构成外观形状部;内箱,其内设于外箱,且成为储藏箱;电配线,其配置于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之间的空间部;真空绝热件,其配置于所述空间部;以及泡沫绝热件,其填充于所述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口弘洋花冈祥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