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菌种脱毒‑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装袋杀菌‑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其中,在栽培种制作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石膏1%和蔗糖1%溶于水中,将玉米芯73%、谷粒3%、麦麸12%、棉籽壳10%混合在一起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和配好的溶液混合,此时的混合物含水量为65%,接着闷堆10个小时,玉米芯和谷粒都经过预处理;在出菇期管理阶段,原基形成后,我们用木棒在菌袋上打了两个圆洞,为菌丝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增强了菌丝活力,有利于后期分解玉米芯,子实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并能加快菌丝生长速度和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介绍
猴头菇属于非褶菌目猴头菌科,俗称猴头菇、刺猬菇、山伏菌等,是著名的食用药用真菌,素称“蘑菇之王”,与熊掌、燕窝、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誉。猴头菇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柔软,而且其药用价值也较高,其菌丝和子实体内含有的多糖、萜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保肝护肝、扶正固本等功效。正是由于猴头菇具有食药兼用之功效,使得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另外,猴头菇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猴头菇中含有糖肽、蛋白多糖等,这些成分可促进溶血素生成,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锯末屑资源匮乏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发展的瓶颈,相比之下,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却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猴头菇培养料中加入适量农作物秸秆替代锯末屑,既可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又可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生物资源。玉米芯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据有关分析,玉米秸芯中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但玉米芯因其坚硬且不易吸水,造成灭菌不彻底或装袋将袋扎破,使菌袋后期容易污染。因此,干玉米芯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预湿处理,
现有技术中,预湿玉的米芯主要是浸泡法,方法是直接将玉米芯倒入水池中进行浸泡,但是这种方法有明显的劣势。操作过程中用水量大,玉米芯易漂浮在水面上,影响其吸水,因此必须延长浸泡时间,但长时间的浸泡会造成原料酸化,且浸泡和装卸过程中,劳动强度特别大。而与此同时猴头菇的菌丝较弱,若玉米芯预湿效果不好,猴头菇菌丝又很难将其分解利用。猴头喜酸性,对石灰十分敏感。但玉米芯在浸泡过程中防止酸败,要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灰残留在料中会影响菌丝生长。所以才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玉米芯栽培猴头菇菌丝生长缓慢,菌丝容易老化,出菇品质较差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该栽培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并能加快菌丝生长速度、缩短采收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tep1、菌种脱毒:挑取米粒大小的一块种源,接入平板边缘,接种后置于25℃下培养,当菌丝萌发至长2厘米时,用尖刃接种工具切取菌丝尖端1毫米,接入新制平板上,此为1次脱毒,连续脱毒3-4次;Step2、母种制作: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向马铃薯汁中加入葡萄糖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3克、琼脂20克,小火沸煮,调PH
值为5.5,装入试管,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培养基,向试管中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Step3、原种制作:取细木屑、麸皮、石膏粉和蔗糖配制成培基料,含水量控制在60%,用柠檬酸调PH值为5.5,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原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料袋经灭菌、自然冷却处理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料袋后,然后转移到暗环境中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前期控制在26℃,后期控制在24℃,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Step4、栽培种制作:将石膏和蔗糖溶于水中,将玉米芯、谷粒、麦麸、棉籽壳混合在一起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和配好的溶液混合搅匀,此时的混合物含水量为65%,接着闷堆10个小时;Step5、装袋、杀菌:向折角丙烯袋内装入湿料,灭菌、冷却后放入接种箱,无菌环境接入原种;Step6、发菌管理:接种后的培养料放置在暗环境中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前期控制在26℃,中期控制在25℃,后期控制在24℃,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Step7、出菇期管理:待菌丝长满瓶时,移入出菇房,温度调至18℃,空气相对湿度90%,给予散射光刺激,往大棚内空间喷水,当形成原基后,用直径1厘米的木棒在菌袋上打两个圆洞,湿度保持在85%-95%,15-20天即可采菇。前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3中,
前述细木屑、麸皮、石膏粉和蔗糖之间的配比为:细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前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4中,前述玉米芯、谷粒、麦麸、棉籽壳、蔗糖和石膏之间的配比为:玉米芯73%、谷粒3%、麦麸12%、棉籽壳10%、蔗糖1%、石膏1%。前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4中,前述玉米芯为处理后的玉米芯,具体的处理过程为:将玉米芯粉碎成类似黄豆粒大小,加水搅拌均匀,用喷雾器将发酵剂均匀的喷洒在物料上,然后将物料填入密闭容器中发酵4-10天。前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4中,处理玉米芯时,粉碎后的玉米芯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5:1。前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玉米芯时,发酵温度为25℃。前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4中,前述谷粒为处理后的谷粒,具体的处理过程为:先浸泡10小时,然后煮至熟而微开,捞出后,把多余的水过滤掉即可。前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7中,菌袋上的圆洞距离子实体8厘米。前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7中,菌袋上的圆洞的深度为8厘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并能加快菌丝生长速度、缩短采收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Step1、菌种脱毒(1)使用规格为90毫米的培养皿,挑取米粒大小的一块种源,接入平板边缘。(2)接种后置于25℃下培养,当菌丝萌发至长2厘米时,在工作台中用无菌尖刃接种工具(例如:手术刀)切取菌丝尖端1毫米左右,接入新制平板上,此为1次脱毒。(3)连续脱毒4次。在后几次脱毒过程中,也可将温度适当调高或调低。对菌种进行脱毒处理(或引进脱毒菌种)后,菌种自身不会携带任何病菌,并且在脱毒操作过程中,经过连续不断的高温低温锻炼后,结合培养基质的不断变换,使菌种的抗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不会存在种性退化等问题。Step2、母种制作(1)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25分钟,然后通过四层纱布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2)向马铃薯汁中加入葡萄糖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3克、琼脂20克,小火沸煮,琼脂融化后配制成试管培养基,用柠檬酸调PH值为5.5,装入试管。(3)将试管放入高压锅灭菌,保持温度121℃,40分钟后取出,试管倾斜45度,冷却,备用。在冷却过程中防止试管内壁形成冷凝水,可以在冷却过程中用棉花将试管抱住,使其降温缓慢。(4)向试管中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Step3、原种制作(1)取细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和蔗糖1%配制成培基料,含水量控制在60%,用柠檬酸调PH值为5.5,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原种培养基。(2)将原种培养基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在消毒环境中让原种培养基料袋自然冷却。(3)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料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tep1、菌种脱毒:挑取米粒大小的一块种源,接入平板边缘,接种后置于25℃下培养,当菌丝萌发至长2厘米时,用尖刃接种工具切取菌丝尖端1毫米,接入新制平板上,此为1次脱毒,连续脱毒3‑4次;Step2、母种制作: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向马铃薯汁中加入葡萄糖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3克、琼脂20克,小火沸煮,调PH值为5.5,装入试管,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培养基,向试管中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Step3、原种制作:取细木屑、麸皮、石膏粉和蔗糖配制成培基料,含水量控制在60%,用柠檬酸调PH值为5.5,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原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料袋经灭菌、自然冷却处理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料袋后,然后转移到暗环境中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前期控制在26℃,后期控制在24℃,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Step4、栽培种制作:将石膏和蔗糖溶于水中,将玉米芯、谷粒、麦麸、棉籽壳混合在一起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和配好的溶液混合搅匀,此时的混合物含水量为65%,接着闷堆10个小时;Step5、装袋、杀菌:向折角丙烯袋内装入湿料,灭菌、冷却后放入接种箱,无菌环境接入原种;Step6、发菌管理:接种后的培养料放置在暗环境中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前期控制在26℃,中期控制在25℃,后期控制在24℃,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Step7、出菇期管理:待菌丝长满瓶时,移入出菇房,温度调至18℃,空气相对湿度90%,给予散射光刺激,往大棚内空间喷水,当形成原基后,用直径1厘米的木棒在菌袋上打两个圆洞,湿度保持在85%‑95%,15‑20天即可采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tep1、菌种脱毒:挑取米粒大小的一块种源,接入平板边缘,接种后置于25℃下培养,当菌丝萌发至长2厘米时,用尖刃接种工具切取菌丝尖端1毫米,接入新制平板上,此为1次脱毒,连续脱毒3-4次;Step2、母种制作: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向马铃薯汁中加入葡萄糖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3克、琼脂20克,小火沸煮,调PH值为5.5,装入试管,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培养基,向试管中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Step3、原种制作:取细木屑、麸皮、石膏粉和蔗糖配制成培基料,含水量控制在60%,用柠檬酸调PH值为5.5,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原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料袋经灭菌、自然冷却处理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料袋后,然后转移到暗环境中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前期控制在26℃,后期控制在24℃,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Step4、栽培种制作:将石膏和蔗糖溶于水中,将玉米芯、谷粒、麦麸、棉籽壳混合在一起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和配好的溶液混合搅匀,此时的混合物含水量为65%,接着闷堆10个小时;Step5、装袋、杀菌:向折角丙烯袋内装入湿料,灭菌、冷却后放
\t入接种箱,无菌环境接入原种;Step6、发菌管理:接种后的培养料放置在暗环境中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前期控制在26℃,中期控制在25℃,后期控制在24℃,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Step7、出菇期管理:待菌丝长满瓶时,移入出菇房,温度调至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江,王智慧,范博文,李佐同,杨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