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箱涵及快速定位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46011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制箱涵及快速定位施工方法,在工厂预制箱涵,并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场地地下开挖一个矩形截面的沟槽,在沟槽的两侧壁上设置钢板;在沟槽的底面设置底板,并沿底板的两侧边纵向上分别设置H型钢,形成纵向轨道,在H型钢的上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钢轮;沟槽的上部设置有搬入口,将箱涵从搬入口放在纵向轨道上,通过牵引机将箱涵逐个运输到施工位;在各个箱涵的接触面涂刷环氧树脂胶,箱涵接触时通过环氧树脂胶相粘贴,通过纵向预应力筋穿过每个箱涵上的预留孔洞将箱涵固定成整体;拆除钢板,回填土覆盖,完成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相对于目前的顶推法,可以快速施工,以便缩短工期,适用交通量大的地段,并且可以降低工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建设工程用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箱涵及快速定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或圬工制成,但钢筋混凝土应用较广,当跨径小于4m时采用箱涵,对于管涵,钢筋混凝土箱涵是一个便宜的替代品,墩台、上下板都全部一致浇筑。目前市政工程中箱涵都是现场土方开挖、立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成型,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顶推法使各个节段联成整体,施工工艺工程量比较大,且现场施工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而且不利于交通运输、工期较长、工费较大。采用顶推法成型后的节段整体耐久性和抗震性能都不能很好的满足施工要求,一旦出现问题,维修耗时费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箱涵施工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预制箱涵及快速定位施工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箱涵施工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预制箱涵及快速定位施工方法,缩短安装周期,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预制箱涵,箱涵是截面为四边形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箱涵
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为A面和B面,在所述A面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B面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凹槽的位置与凸起位置相对应。根据铺设的长度,相邻设置的箱涵A面和B面互相连接,凸起卡和进凹槽内,具有更好的连接作用。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箱涵,在所述箱涵的底面上互相平行的设置有放置钢轮的空间,放置钢轮的空间为半弧形孔洞,用于放置钢轮,实现钢轮在H型轨道上的滑移。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箱涵,在所述箱涵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预留孔洞为贯通孔,预留孔洞用于放置预应力钢筋,最终将多个箱涵固定成整体。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箱涵,所述半弧形孔洞的尺寸大于所述钢轮的尺寸。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按照施工要求在工厂预制箱涵,并运输到施工现场;步骤二,在施工场地地下开挖一个矩形截面的沟槽,在所述沟槽的两侧壁上设置钢板;步骤三,在所述沟槽的底面设置底板,并沿所述底板的两侧边纵向上分别设置H型钢,形成纵向轨道,在H型钢的上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钢轮;步骤四,所述沟槽的上部设置有搬入口,将箱涵从搬入口放在所述纵向轨道上,通过牵引机将所述箱涵逐个运输到施工位;步骤五,在各个箱涵的接触面涂刷环氧树脂胶,所述箱涵接触时通过环氧树脂胶相粘贴,通过纵向预应力筋穿过每个箱涵上的预留孔洞将所述箱涵固定成整体;步骤六,拆除两侧壁上设置的钢板,回填土覆盖,完成施工。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在所述沟槽两侧壁上设置的钢板之间安装有螺旋锚杆,支撑所述钢板。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在两块所述钢板顶面设置有覆盖板。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所述步骤三中,在所述沟槽的底面设置的底板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在所述H型钢的上表面每隔0.2~2m设置一个钢轮,优选的,每隔1m设置一个钢轮。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所述螺旋锚杆在回填土覆盖之前拆除。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预制箱涵及快速定位施工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预制箱涵通过在相连接的箱涵的侧面分别设置多个凹槽和凸起,通过凹槽对凸起的卡合作用,增强了箱涵之间的连接力,使前后的两箱涵可以牢固的拼凑到一起,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箱涵抗渗性、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预制箱涵施工方法,箱涵按照设计要求预制成形,节段质量容易控制,进而可以有效的保证使用寿命;沟槽开挖采用矩形开口截面,两侧土压力通过钢板与螺旋锚杆抵抗,相比于梯形截面和常规锚固抵抗,具有挖土方量少、施工快速的特点;沟槽的底面通过浇筑水泥混凝土找平,底面两侧纵向安置H型钢(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在H型钢轨道上每隔1m安置钢轮,在沟槽中通过牵引机将箱涵沿着H型钢上的钢轮滑行,接触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相比于常规的顶推法,节省人力物力,安全性更高;在各箱涵间涂刷环氧树脂胶,通过牵引机将箱涵放置到施工位,箱涵在一连串的钢轮上滑动,使两两箱涵紧贴在一起,然后将预应力筋通过预留孔洞串成整体,耐久性和抗震性能更优;施工操作过程中,在两钢板的顶部覆盖覆工板,可以供行人和车辆行驶,不会因为施工导致交通拥堵和其他的不便。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相对于目前的顶推法,可以快速施工,以便缩短工期,适用交通量大的地段,并且可以降低工费。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过程示意图;图2为箱涵的主视图;图3为箱涵底部运输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箱涵A截面示意图;图5为箱涵B截面示意图;图中标记含意:1.箱涵,2.牵引机,3.搬入口,4.沟槽,5.H型钢,6.钢轮,7.钢板,8.覆盖板,9.螺旋锚杆,10.底板,11.预留孔洞,12.凹槽,13.凸起,14.半弧形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预制箱涵及快速定位施工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操作过程示意图,包括有箱涵1、牵引机2、搬入口3、沟槽4、H型钢5、钢轮6、钢板7、覆盖板8、螺旋锚杆9、底板10和预留孔洞11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箱涵1是截面为四边形的中空管状结构,箱涵1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为A面和B面,如图4和图5所示,在A面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2,B面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凸起13,凹槽12的位置与凸起13位置相对应,相邻的凹槽12和凸起13相连接时,凸起13卡和在凹槽12内,有效地增加了互相之间的连接力,承载能力更强。其中,为了便于施工安装,在箱涵1的底面上互相平行的设置有放置钢轮6的空间,放置钢轮6的空间为半弧形孔洞14。在箱涵1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贯通的预留孔洞1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步骤一,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和设计的结构图,在工厂预制箱涵1,并且将制备好的箱涵1运输至施工现场,备用。步骤二,在施工场地的地下开挖一个矩形截面的沟槽4,然后在沟槽4的两面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钢板7,钢板7深深的镶嵌在沟槽4侧壁的土中,用来抵抗土的侧压力,在两个钢板7之间的上部位置安装有螺旋锚杆9,用来支撑两侧的钢板7。步骤三,在沟槽4的底面土体上浇筑水泥混凝土底板10找平,并沿着底板10的两个纵向边设置H型钢5,形成纵向轨道,并在H型钢5的上表面每隔1m设置一个钢轮6,用于箱涵1的输送。在沟槽4上部、两个钢板7的顶部设置有覆盖板8,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过。步骤四,在沟槽4的上部有个搬入口3,预制好的箱涵1从沟槽4上部搬入口3用吊车慢慢的放入沟槽4内的轨道中,然后将牵引机的绳索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预制箱涵及快速定位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箱涵(1)是截面为四边形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箱涵(1)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为A面和B面,在所述A面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2),所述B面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凸起(13),所述凹槽(12)的位置与凸起(13)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箱涵(1)是截面为四边形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箱涵(1)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为A面和B面,在所述A面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2),所述B面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凸起(13),所述凹槽(12)的位置与凸起(13)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涵(1)的底面上互相平行的设置有放置钢轮(6)的空间,放置钢轮(6)的空间为半弧形孔洞(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涵(1)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预留孔洞(11),所述预留孔洞(11)为贯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弧形孔洞(14)的尺寸大于所述钢轮(6)的尺寸。5.一种预制箱涵快速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按照施工要求在工厂预制箱涵(1),并运输到施工现场;步骤二,在施工场地地下开挖一个矩形截面的沟槽(4),在所述沟槽(4)的两侧壁上设置钢板(7);步骤三,在所述沟槽(4)的底面设置底板(10),并沿所述底板(10)的两侧边纵向上分别设置H型钢(5),形成纵向轨道,在H型钢(5)的上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钢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东曹建中陈雄陈志明刘朵赵徐祥李光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