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240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搬运车,公开了一种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其包括货叉架(1),还包括推动杆(2)和推动板(3),货叉架(1)上分别铰接有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主承载轮支架(4)与推动杆(2)和推动板(3)铰接,推动板(3)端部可抵靠在副承载轮支架(5)上,并能够推动副承载轮支架(5)旋转;副承载轮支架(5)上设有使副承载轮支架(5)回位的扭簧(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一组副承载轮机构,实现叉腿分步骤起升从而改变主、副承载轮承载力使得整车容易轻松通过高坎,使得货物搬运无需停顿,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搬运车,尤其涉及了一种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
技术介绍
目前,车架或者仓库在搬运货物的时候都会用到电动搬运车,不过由于一般的电动搬运车只有一组承载轮,当搬运车遇到大于承载轮半径的坎时车辆是无法正常通过的。使得搬运车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场地因素限制而不能发货最大的搬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电动搬运车难以过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包括货叉架,还包括推动杆和推动板,货叉架上分别铰接有主承载轮支架和副承载轮支架,主承载轮支架和副承载轮支架,货叉架底部设有分别与主承载轮支架和副承载轮支架铰接的铰接座,主承载轮支架的一端、推动板的一端均铰接在推动杆端部,推动板的另一端可抵靠在副承载轮支架上,并能够推动副承载轮支架旋转;副承载轮支架与货叉架的铰接处设有使副承载轮支架的自由端始终朝货叉架运动的扭簧。通过在货叉架上设置两个旋转臂,并且使得两个旋转臂之间通过一定的连接构件相互作用,即当施力于推动杆时,推动杆能够同时施力于主承载轮支架和副承载轮支架,使得两个旋转臂均能够实现动作,从而实现单一方向作用力
实现两个动作过程的功能,从而减小空间布置约束,简化结构,节约空间。作为优选,推动杆、推动板均铰接在主承载轮支架的第二铰接点处。将推动杆、推动板以及主承载轮支架铰接在一点,一方面可以使得推动杆与推动板之间的传动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简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作为优选,副承载轮支架上设有供推动板端部抵靠的钩槽,推动板端部可滑入钩槽底部并作用于钩槽底部推动副承载轮支架旋转。通过在副承载轮支架上设置钩槽,可实现对推动板的限位,并且给推动板提供更好的施力点,保证推动杆与推动板之间传动的稳定性以及高效性。作为优选,主承载轮支架和副承载轮支架上远离与货叉架铰接处的自由端分别设有主承载轮和副承载轮。通过在主承载轮支架和副承载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承载轮,使得在起升时,主承载轮支架和副承载轮支架可以承载轮为支撑点,便于主承载轮支架和副承载轮支架的转动,减小与地面的摩擦,使得起升过程更加稳定和快速。作为优选,副承载轮支架包括两块侧板和用于连接两块侧板且与两块侧板垂直布置的中间连接板,钩槽对应分布于两块侧板的上表面上。通过将副承载轮支架设计成该种形式,一方面可以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旋转臂重量,优化整个电动搬运车。作为优选,推动板上用于推动副承载轮支架的端部为与钩槽底部弧度一致的弧形端部。通过将副承载轮支架的端部设计成与钩槽底部弧度一致,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相互磨损,增加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提高机构起升效果和效率。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增加一组副承载轮机构,实现叉腿分步骤起升从而改变主、副承载轮承载力使得整车容易轻松通过高坎,使得货物搬运无需停顿,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中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1中副承载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货叉架、2-推动杆、3-推动板、4-主承载轮支架、5-副承载轮支架、6-扭簧、7-主承载轮、8-副承载轮、11-铰接座、51-钩槽、52-侧板、53-中间连接板、81-第一销轴、82-第二销轴、83-第三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如图1-图6所示,包括货叉架1,还包括推动杆2和推动板3,货叉架1上通过第一销轴81和第二销轴82分别铰接有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货叉架1底部设有分别与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铰接的铰接座11,主承载轮支
架4的一端、推动板3的一端均铰接在推动杆2端部,主承载轮支架4上设有通过第一销轴81与货叉架1底部铰接座11铰接的第一铰接点和通过第三销轴83与推动杆2、推动板3三者铰接的第二铰接点,推动板3的一端与推动杆2铰接,另一端可抵靠在副承载轮支架5上,并能够推动副承载轮支架5旋转。本实施例中,副承载轮支架5包括两块侧板52和用于连接两块侧板52且与两块侧板52垂直布置的中间连接板53,且为了保证副承载轮支架5的稳定性,设置了两块中间连接板53,分别横向、纵向布置于两块侧板52之间,两块侧板52的上表面上均设有供推动板3端部抵靠的钩槽51,两侧的沟槽对称分布,推动板3上用于推动副承载轮支架5的端部为与钩槽51底部弧度一致的弧形端部,且该弧形端部可滑入钩槽51底部并作用于钩槽51底部推动副承载轮支架5旋转。副承载轮支架5上通过第二销轴82与货叉架1铰接的铰接处设有使副承载轮支架5上远离与货叉架1铰接的铰接点的自由端始终具有朝向货叉架1方向运动的扭簧6,即在扭簧6的作用下,副承载轮支架5始终贴近货叉架1,其自由端始终朝向货叉架1方向运动。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上远离与货叉架1底部铰接座的铰接处的自由端分别设有主承载轮7和副承载轮8。具体操作时,主承载轮支架4通过第一销轴81在第一铰接处铰接在货叉架1上,并能够绕第一销轴81做旋转运动,在通过第二销轴82在第二铰接处与推动杆2、推动板3铰接,而通过第三销轴83与货叉架1铰接的副承载轮支架5,在扭簧6的作用力下,始终贴着货叉架1。如图1所示,当搬运车遇到高坎地面时,当推动杆2受力向右推动时,可使主承载轮支架4绕第一销轴81做顺时针旋转运动,主承载轮7与地面接触起承载作用,货叉架整体起升;在总起升高度的前三分之二的行程里推动板3与
副承载轮支架5之间并没有接触,副承载轮8、副承载轮支架5受扭簧6的作用力始终贴着货叉架,不起承载作用。当该电动搬运车起升能通过到相应坎高度后,搬运车向前推进,然后继续起升剩下的三分之一行程,推动板3随推动杆2向右移动,推动板3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后推动板3的弧形端部就会滑入副承载轮支架5的钩槽51内并最终抵靠在副承载轮支架5的钩槽51底部,若此时继续使推动杆2向右移动,推动板3的弧形端部就会把推动杆2的力转换一部分到副承载轮支架5的钩槽51底部,使副承载轮支架5克服扭簧6的扭力绕第三销轴83做逆时针旋转运动,直至副承载轮8与地面接触受力起承载作用,主承载轮7离开地面,此时搬运车再向前推进,主承载轮7过坎直至整车过坎,实现高性能通过。若推动杆2向左受力回撤,主承载轮支架4则绕第一销轴81做逆时针转动,同时推动板3向左移动,使得副承载轮支架5钩槽51底部的作用力撤除,在扭簧6作用力下,副承载轮支架5绕第三销轴83做顺时针转动,直至副承载轮支架5与货叉架1贴平,撤回第一动作完成。此时如继续向左回撤推动杆2,主承载轮支架4也继续绕第一销轴81做逆时针转动,而推动板3的弧形端部则与副承载轮支架5的钩槽51底部脱离后在钩槽51内向外滑动,完成撤回第二动作。实施例2主承载轮支架4与推动杆2通过第二销轴82铰接在第二铰接点处,推动板3与推动杆2上另一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包括货叉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杆(2)、推动板(3)、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货叉架(1)底部设有分别与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铰接的铰接座(11),主承载轮支架(4)的一端、推动板(3)的一端均铰接在推动杆(2)端部,推动板(3)的另一端可抵靠在副承载轮支架(5)上,并能够推动副承载轮支架(5)旋转;副承载轮支架(5)与货叉架(1)底部铰接座(11)的铰接处设有使副承载轮支架(5)的自由端始终朝货叉架(1)运动的扭簧(6)。

【技术特征摘要】
1.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包括货叉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杆(2)、推动板(3)、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货叉架(1)底部设有分别与主承载轮支架(4)和副承载轮支架(5)铰接的铰接座(11),主承载轮支架(4)的一端、推动板(3)的一端均铰接在推动杆(2)端部,推动板(3)的另一端可抵靠在副承载轮支架(5)上,并能够推动副承载轮支架(5)旋转;副承载轮支架(5)与货叉架(1)底部铰接座(11)的铰接处设有使副承载轮支架(5)的自由端始终朝货叉架(1)运动的扭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轮分步起升的电动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副承载轮支架(5)上设有供推动板(3)端部抵靠的钩槽(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苗峰刘顺利李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