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167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涉及地球物理观测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岩(00);设置有地下基础(10)、观测墩(20)、控制室(30)和太阳能平台(40);地下基础(10)和基岩(00)上下连接;在地下基础(10)的上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观测墩(20)、控制室(30)和太阳能平台(4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现有的观测平台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大大节约了成本;适用于国家基础测绘、地形测绘、工民建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火山监测、地震监测、强地面运动监测、地壳运动监测、石油勘测、地下矿产和地下介质探测等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球物理观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高精度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观测墩、地震仪址、强震仪址都是独立分开安置的,其作用有限,难以完全捕捉地动信号。GNSS记录的是位移,噪音太大;地震仪记录的是速度信号,对于近场大的地动容易限幅;强震仪记录的加速度,难以捕捉微小信号。正是基于地震仪、强震仪和GNSS的优点,把这几种设备综合安置在一起,将这几种设备的联合使用对于捕捉区域内的完整的地震动信号有着全范围(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全频带(超低频到超高频,在频域上几乎覆盖了从短周期到零频的所有地球微变动)且高精度的观测,对于科学、工程、基础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将各种设备公用一套太阳能电源,可以为各种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如果内部管道提供安全的信号传输,保证信号安全可靠,其建筑设计强度大、不易破坏,容易维护;如果各种设备共用一套GNSS定位装置,把几种设备安置在一起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简称观测站)本观测站包括基岩;设置有地下基础、观测墩、控制室和太阳能平台;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地下基础和基岩上下连接;在地下基础的上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观测墩、控制室和太阳能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①较现有的观测平台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无人值守、稳固、可靠、低噪声、全天候、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和连续不间断运行;②较现有的观测平台大大节约了成本各种设备公用一套GNSS信号装置,各种设备共用一套不间断电源系统。③此平台适用范围更加宽广充分利用各种仪器的优点,适用于国家基础测绘、地形测绘、工民建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火山监测、地震监测、强地面运动监测、地壳运动监测、石油勘测、地下矿产和地下介质探测等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中:00—地下土层;10—地下基础;20—观测墩,21—观测墩主体,22—观测墩管道,23—观测墩基座,24—强制对中标志;30—控制室,31—控制室地台,32—控制室保温材料,33—控制室墙体,34—控制室门;40—太阳能平台,41—太阳能平台主体,42—太阳能平台管道,43—太阳能平台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一、观测站的结构1、总体如图1、2,本观测站包括基岩00;设置有地下基础10、观测墩20、控制室30和太阳能平台4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地下基础10和基岩00上下连接;在地下基础10的上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观测墩20、控制室30和太阳能平台40。2、功能部件0)基岩00本观测站选址应于基岩00上。1)地下基础10所述的地下基础10是一种内置有钢筋笼的长方体混凝土墩。基岩地基坑时,地下基础10是:长×宽×高=2.0m×1.50m×0.8m;或土层地基坑时,地下基础10是:长×宽×高=2.0m×1.50m×3.60m。其混凝土标号为300,钢筋笼由10根竖直螺纹钢和11根水平螺纹钢圈捆扎而成,竖直螺纹钢直径为16mm,水平螺纹钢圈直径为8mm;竖直螺纹钢直通本观测墩20的底部,与地下基础10和地面基座20的钢筋笼焊接固定。2)观测墩20观测墩20包括观测墩主体21、观测墩管道22、观测墩基座23和强制对中标志24;从下至上,观测墩主体21、观测墩基座23和强制对中标志24依次连接;观测墩管道22垂直埋设于观测墩主体21内。(1)观测墩主体21观测墩主体21:直径×高度=0.4m×3.0m;其混凝土标号为300,钢筋笼由螺纹钢捆扎而成,螺纹钢直径12mm,钢筋笼网孔150mm×150mm。(2)观测墩管道22观测墩管道22是一种不锈钢圆筒;其尺寸为:直径×高度=0.02m×3.05m。(3)观测墩基座23观测墩基座23是一种内置有钢筋笼的圆柱体混凝土墩;其尺寸为:直径×高度=0.2m×0.2m;其混凝土标号为300,钢筋笼由螺纹钢捆扎而成,螺纹钢直径12mm,钢筋笼网孔150mm×150mm。(4)强制对中标志24强制对中标志24是一种大地测量标志;其尺寸为:直径×高度=0.05m×0.1m。3)控制室30控制室30包括控制室地台31、控制室保温材料32、控制室墙体33和控制室门34;控制室30是一长方体空间:顶面和4个侧面为控制室墙体33,紧贴控制室墙体33设置有控制室保温材料32;底面即地下基础10的上面,设置有控制室地台31;正侧面的控制室墙体33还设置有控制室门34。(1)控制室地台31控制室地台31是一种内置有钢筋笼的长方体混凝土墩,4-6个;每个的尺寸为:长×宽×高=0.2m×0.2m×0.05m。(2)控制室保温材料32控制室保温材料32是一种安置在控制室内部的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紧连控制室墙体33。(3)控制室墙体33控制室墙体33是一种内置有钢筋笼的长方体混凝土墩墙体;其尺寸为:长度×厚度=0.8m×0.12m;其混凝土标号为300,钢筋笼由10根竖直螺纹钢和16个水平螺纹钢圈捆扎而成,竖直螺纹钢直径为8mm。(4)控制室门34控制室门34是一种纯钢型材料制成的门,其尺寸为:长×宽×厚度=0.6m×0.4m×0.02m。4)太阳能平台40太阳能平台40包括太阳能平台主体41、太阳能平台管道42和太阳能平台固定装置43;太阳能平台固定装置43和太阳能平台主体41上下连接,太阳能平台管道42垂直埋设于太阳能平台主体41内。(1)太阳能平台主体41太阳能平台主体41是一种内置有钢筋笼的圆柱形混凝土墩;其尺寸为:直径×高度=0.4m×2.8m;其混凝土标号为300,钢筋笼由螺纹钢捆扎而成,螺纹钢直径12mm,钢筋笼网孔150mm×150mm。(2)太阳能平台管道42太阳能平台管道42是一种不锈钢圆筒管道;其尺寸为:直径×高度=0.02m×2.85m。(3)太阳能平台固定装置43太阳能平台固定装置43是一种预埋的固定金属部件,由不锈钢螺丝和螺套构成。3、工作机理:通过建造与基岩00连为一体的观测站,有效管理各种设备和仪器;GNSS天线通过管道把天线电缆转移到控制室30内的GNSS信号功分器,通过信号功分器把GNSS位置信号传输到控制室30内平台上的GNSS主机、地震仪和强震仪上;太阳能平台40上的太阳能面板通过管道把电能传输到控制室30内的电源上给各种仪器供电。二、具体实现步骤具体实现步骤如下:①按照目前已日趋成熟的选址规范,选择合适的GNSS观测墩站址、地震仪和强震仪址(土层、基岩均可);②开挖地基坑到基岩00;③浇筑地下基础10;④把各种结构轧成铁笼,预埋观测墩管道22和太阳能平台管道42;⑤用不锈钢模具或木模具浇筑观测墩主体21、基座23、太阳能平台主体41、控制室墙体33和控制室地面平台31;⑥在基座23顶端埋设强制对中标志24;⑦在太阳能接收平台41的面板上安装固定装置43;⑧在控制室30中安装保温隔热装置33,并对地面平台31进行防水处理;⑨安装一次性成型控制室门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包括基岩(0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地下基础(10)、观测墩(20)、控制室(30)和太阳能平台(4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地下基础(10)和基岩(00)上下连接;在地下基础(10)的上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观测墩(20)、控制室(30)和太阳能平台(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包括基岩(0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地下基础(10)、观测墩(20)、控制室(30)和太阳能平台(4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地下基础(10)和基岩(00)上下连接;在地下基础(10)的上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观测墩(20)、控制室(30)和太阳能平台(40)。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基础(10)是一种内置有钢筋笼的长方体混凝土墩。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值守的连续地动观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测墩(20)包括观测墩主体(21)、观测墩管道(22)、观测墩基座(23)和强制对中标志(24);从下至上,观测墩主体(21)、观测墩基座(23)和强制对中标志(24)依次连接;观测墩管道(22)垂直埋设于观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松贾治革乔学军林牧熊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