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4128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纠偏装置,包括沿X轴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沿Y轴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过渡轮,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调节块连接,所述过渡轮连接在第二调节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极片从过渡轮上穿过出现弯片时,调节第一调节块及第二调节块沿X轴及Y轴摆动,从而就能完成对极片的上下纠偏的问题,操作简单实用,可有效纠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极片的生产的过程中,因为极片来料不良有波浪边时,在辊轮上运行时容易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在卷绕时,极片容易偏移卷出的电芯容易造成螺旋等不良,影响电池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在电池极片的生产过程中及时对发生偏移的极片的位置进行纠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有效纠偏的纠偏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纠偏装置,包括沿X轴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沿Y轴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过渡轮,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调节块连接,所述过渡轮连接在第二调节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压簧及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压簧设置在第一底座与第一调节块的端部,所述第一压簧一端顶压所述第一底座、另一端顶压所述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件顶压在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使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端相对第一底座下沉或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及设置在第一底板两侧的侧壁板,所述第一调节块设置在两侧壁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及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两侧的侧壁板上端,所述第一调节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顶压所述第一调节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块包括基部及沿基部一端面伸出的限位平台,所述第一调节块呈刷头状,所述第一压簧一端顶压所述第一底板另一端顶压所述限位平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压簧及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压簧设置在第二底座与第二调节块的端部,所述第二压簧一端顶压所述第二底座、另一端顶压所述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件顶压在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调节所述第二调节件使得所述第二调节块的一端相对第二底座下沉或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第二底板及设置在第二底板两侧的侧壁板,所述第二调节块设置在两侧壁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及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在侧壁板上,所述第二调节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顶压所述第二调节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块包括基部及沿基部一端面伸出的限位平台,所述第二调节块呈刷头状,所述第二压簧一端顶压所述第二底板另一端顶压所述限位平台。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调节块上,所述过渡轮连接在连接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纠偏装置,包括X轴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沿Y轴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过渡轮连接在第二调节机构的第二调节块,第二调节块连接在第一调节机构上,当极片从过渡轮上穿过出现弯片时,调节第一调节块及第二调节块沿X轴及Y轴摆动,从而就能完成对极片的上下纠偏的问题,操作简单实用,可有效纠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纠偏装置的结构分解图。标号说明:1、第一调节机构;11、第一调节块;12、第一底座;13、第一压簧;14、第一调节件;141、第一固定座;142、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机构;21、第二调节块;22、第二底座;23、第二压簧;24、第二调节件;241、第二固定座;242、第二调节杆;3、过渡轮;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技术包括X轴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1、沿Y轴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2,过渡轮3连接在第二调节机构2的第二调节块21,第二调节块21连接在第一调节机构1上,本纠偏装置操作简单,可有效纠偏。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纠偏装置,包括沿X轴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1、沿Y轴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2以及过渡轮3,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包括第一调节块11,所述第二调节机构2包括第二调节块21,所述第二调节机构2与所述第一调节块11连接,所述过渡轮3连接在第二调节块21。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纠偏装置,包括X轴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1、沿Y轴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2,过渡轮3连接在第二调节机构2的第二调节块21,第二调节块21连接在第一调节机构1上,当极片从过渡轮3上穿过出现弯片时,调节第一调节块11及第二调节块21沿X轴及Y轴摆动,从而就能完成对极片的上下纠偏的问题,操作简单实用,可有效纠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还包括第一底座12、第一压簧13及第一调节件14,所述第一压簧13设置在第一底座12与第一调节块11的端部,所述第一压簧13一端顶压所述第一底座12、另一端顶压所述第一调节块11,所述第一调节件14顶压在所述第一调节块11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14使得所述第一调节块11的一端相对第一底座12下沉或凸起。该第一调节杆142正对第一压簧13设置,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14时,由于第一调节件14的顶压会使第一压簧13压缩或舒张,从而使得第一调节块11的一端相对第一底座12下沉或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12包括第一底板及设置在第一底板两侧的侧壁板,所述第一调节块11设置在两侧壁板之间。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底板为矩形,在第一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该侧壁板,两侧壁板为沿第一底板对称设置,该第一底座12的两端为开放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14包括第一固定座141及第一调节杆142,所述第一固定座141连接在第一底座的侧壁板上端,所述第一调节杆14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41上,所述第一调节杆142一端顶压所述第一调节块11。该第一调节杆142包括控制端及顶压端,该顶压穿过第一固定座141柄顶压在第一调节块11上,控制端用于调节第一调节杆142的顶压力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块11包括基部及沿基部一端面伸出的限位平台,所述第一调节块11呈刷头状,所述第一压簧一端顶压所述第一底板另一端顶压所述限位平台。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限位平台可有效对第一压簧13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压簧13错位影响调节灵敏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2还包括第二底座22、第二压簧23及第二调节件24,所述第二压簧23设置在第二底座22与第二调节块21的端部,所述第二压簧23一端顶压所述第二底座22、另一端顶压所述第二调节块21,所述第二调节件24顶压在所述第二调节块21上,调节所述第二调节件24使得所述第二调节块21的一端相对第二底座22下沉或凸起。如图所示,在该第二底座22上一端部还设置有固定连接片,该固定连接片用于与第一调节块11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22包括第二底板及设置在第二底板两侧的侧壁板,所述第二调节块21设置在两侧壁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件24包括第二固定座241及第二调节杆242,所述第二固定座241连接在侧壁板上,所述第二调节杆24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241上,所述第二调节杆242一端顶压所述第二调节块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块21包括基部及沿基部一端面伸出的限位平台,所述第二调节块21呈刷头状,所述第二压簧一端顶压所述第二底板另一端顶压所述限位平台。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板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X轴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沿Y轴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过渡轮,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调节块连接,所述过渡轮连接在第二调节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X轴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沿Y轴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过渡轮,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调节块连接,所述过渡轮连接在第二调节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压簧及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压簧设置在第一底座与第一调节块的端部,所述第一压簧一端顶压所述第一底座、另一端顶压所述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件顶压在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使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端相对第一底座下沉或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及设置在第一底板两侧的侧壁板,所述第一调节块设置在两侧壁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及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两侧的侧壁板上端,所述第一调节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顶压所述第一调节块。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块包括基部及沿基部一端面伸出的限位平台,所述第一调节块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育明黄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慧通天下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