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痉挛治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397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医疗仪器。它由正负电极和能为正负电极提供一个脉冲电流的主机构成,主机内包含一个矩形脉冲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脉冲发生器的波形进行了改进,并增设了器件,使它的痉挛发作率明显提高,并能做板极式、电针式等多种治疗。(*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治疗精神病人的医疗仪器。在现有技术中,电痙挛治疗机是由正负治疗电极和能为正负治疗电极提供脉冲电流的主机构成,它们分为电板极式和电针式两种,正负治疗电极是金属板的称为电板极式,正负电极是针灸针的称为电针式,它们的治疗原理是:通过两个金属板或者二根针灸针给病人头部通一定量的脉冲电流,使病人产生痙挛而达到治疗目的。现有的电痙挛治疗机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不足,如:多数仪器所采用的通电电流是矩形波,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波形是导致痙挛发作率不够高的原因之一,在治疗过程中,电板极式和电针式各有千秋,但在同一个仪器中两者却不能兼用,其原因是电针式和电板极式所要求的电流量大小不一致,此外,治疗所需的安全装置也不够全,用途比较单一。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痙挛发作率高、具有定时装置和秒报时装置,并能做电板极式、电针式痙挛治疗和能做普通电针治疗的多功能治疗机。本技术所提出的改进方案参见图1、图2。图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图2、脉冲发生器输出的波形图。1、正负治疗电极2、输出指示电流表3、电流转换开关4、电流调节器5、脉冲发生器6、电源开关K17、10V电源8、电源切换开关9、定时装置10、秒报时装置11、电源开关K2本技术的核心部分是脉冲发生器(5),在脉冲发生器中增设一个微分电容,使它所产生的矩形脉冲的正跳边有一个尖峰,如图2所示,用这种波形并配合一定量的通电电流给病人治疗,可使痙挛发作率达100%。为了解决板极式和电针式二者兼用的问题,在脉冲发生器(5)和输出指示电流表(2)之间增设一个电流转换器(3),它由几个限流-->电阻和一个多向开关组成,电阻可根据所需不同电流量的大小而设置,如果需要电板式痙挛治疗,则多向开关打向电阻较小的档,正负治疗电极(1)选用二个金属板极,如果需要电针式痙挛治疗,多向开关打向电阻较大的一档,正负电极选用二根针灸针。为使本仪器能兼做一般的电针治疗,它增设了一个电源切换开关(8),切换开关(8)是一个双向开关,它可将10V电源切换成1.25V,用1.25V电源直接供给脉冲发生器(5),使它能输出一个持续的、电流量较低的脉冲电流,电源开关K2(11)是控制1.25V电源的开关,其中仪器的电源可以是电池,也可以是用交流电转换。为了使治疗机更为安全可靠,主机内同时设置了定时装置和秒报时装置,定时装置是控制通电的极限时间,即三分钟,秒报时装置是为医生更准确地掌握三秒之内的通电时间而设置的。下面根据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3、本技术的具体线路图图中C为电容,R为电阻,T为三极管。(6)是图1中所述的电源开关K1。其中电容C(12)即是所增设的微分电容。定时装置是由一个Rc控制回路和电磁继电器(13)组成,所用的继电器(13)具有长闭触点(14)。秒报时装置由一个秒振荡器,喇叭驱动级和喇叭组成。通过上述改进后,电痙挛治疗机的痙挛发作率明显提高,并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电痉挛治疗机,由正负治疗电极和能为正负治疗电极提供一个脉冲电流的主机构成,主机内包含一个矩形脉冲发生器,其特征是:a)在矩形脉冲发生器中有一个微分电容,b)主机内增设电源转换开关和电流转换器,c)正负治疗电极是一组针灸针和 一组金属板极,d)主机内有定时装置和秒报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电痙挛治疗机,由正负治疗电极和能为正负治疗电极提供一个脉冲电流的主机构成,主机内包含一个矩形脉冲发生器,其特征是:a)在矩形脉冲发生器中有一个微分电容,b)主机内增设电源转换开关和电流转换器,c)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孙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地区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