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涉及的零部件包括左管板、螺旋折流板组、拉杆组、套管组、倾斜垫圈组、螺母组;倾斜垫圈用于补正每块螺旋折流板的各拉杆孔两侧倾斜面;周边拉杆位于相邻折流板周向重叠所夹管排外侧;套管组除了包括端部套管组、周边定距套管组和中心定距套管组外,还有按设计要求的螺旋导程确定长度并布置在相邻螺旋折流板之间的分割套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撑方法可解决所需的倾斜角介于系列化的两个倾斜角之间的应用场合性能变差的问题,使之能够充分利用换热器允许的阻力压降,提高换热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折流板的支撑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的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因其结构简单,承受压力高的特点依然是热交换设备的主流型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能够克服常用的弓形折流板所存在的有流动死区,流动阻力较大,以及在缺口处管束支撑跨距较大,容易结垢和诱导振动破坏等缺点。但性能优良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折流板加工却比较困难,需要配套与直径和倾斜角相同的模具工装,所以折流板直径与倾斜角的系列化是十分重要的,但由此会引起需要介于系列化的两个倾斜角之间的应用场合的设计参数匹配性变差,可能出现采用较小倾斜角则阻力太大,而采用较大倾斜角则换热系数偏低的情况,影响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倾斜角系列化条件下以较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较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使之能够充分利用换热器允许的阻力压降,提高换热系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所述支撑方法通过折流板支撑结构实现,所述折流板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左侧的左管板(1)、固定在左管板(1)上的拉杆(3)、安装在拉杆(3)上的螺旋折流板组(2)、套装在拉杆(3)上的套管组(4)、倾斜垫圈(6)和螺母(5);所述螺旋折流板组(2)包括第一条单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条单头螺旋折流板组(2-2),所述螺旋折流板组均由首尾相接的周向部分重叠的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组成,所述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两条直边形成的角区位置开设有1个中心拉杆孔,其两条直边与弧段形成的2个角区位置各开设1个周边拉杆孔;所述螺旋折流板组(2)包括两头,包括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所述拉杆(3)包括6根周边拉杆(3-1)和1根中心拉杆(3-2),所述周边拉杆(3-1)位于相邻六分螺旋折
流板(2-1-1)周向重叠所夹管排的外侧,并穿过六分螺旋折流板(2-1-1)上的周边拉杆孔;所述中心拉杆(3-2)依次穿过各六分螺旋折流板(2-1-1)上的中心拉杆孔;所述套管组(4)包括端部套管组(4-1)、数量分别为螺旋折流板总数的一半减3的周边定距长套管(4-2)和周边定距短套管(4-3)、数量分别为螺旋折流板总数的一半减1的中心定距套管(4-4)以及数量为螺旋折流板总数减6的分割套管(4-5),所述端部套管组(4-1)由套装在周边拉杆(3-1)和中心拉杆(3-2)并设置在左管板(1)和左侧6块螺旋折流板之间的套管组成;所述倾斜垫圈(6)的外表面为楔形,且其倾斜角与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倾斜角相同,其内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所述倾斜垫圈(6)分别固定在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中心拉杆孔和周边拉杆孔处,使倾斜垫圈(6)的通孔中心与拉杆孔的中心一致,倾斜垫圈(6)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螺旋折流板的倾斜方向一致,并且互相补正,将倾斜的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正反两面在各拉杆孔处补正为垂直于管束的平面;步骤二:将所述拉杆(3)的6根周边拉杆(3-1)和1根中心拉杆(3-2)的左端固定在左管板(1)上;将所述端部套管组(4-1)的7根按照靠近左端的6块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设计位置确定长度的端部套管套装在对应的拉杆(3)上;步骤三:将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各自左端的第一块六分螺旋折流板依次套装在对应的拉杆上,且相互关于换热器的中心轴中心对称;然后在中心拉杆(3-2)上套装中心定距套管(4-4),在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的左端第一块六分螺旋折流板的周边拉杆孔(3-1)的左侧拉杆上套装周边定距长套管(4-2),在周边拉杆孔(3-1)的右侧拉杆上套装分割套管(4-5);在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第一块螺旋折流板的周边拉杆孔(3-1)的左侧拉杆上套装周边定距短套管(4-3),在周边拉杆孔(3-1)的右侧拉杆上套装分割套管(4-5);然后再依次将上述两头螺旋折流板组各自左端第二块六分螺旋折流板套装在各自下一个60°扇区的拉杆上,依次重复上述六分螺旋折流板和各套管的安装步骤,直至将上述两头螺旋折流板组各自最右端的六分螺旋折流板依次套装在对应的拉杆上,并且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关于换热器的中心轴线中心对称;步骤四:将7个螺母(5)拧紧在拉杆(3)的右端。进一步地,所有拉杆(3)的左端均与左管板(1)螺纹连接或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多头六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采用正三角形方式布管,管程数为1或2。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研究表明,在相同布管尺寸下壳侧换热系数和流动阻力主要取决于螺旋导程。所以在一定范围内,采用较小倾斜角的螺旋折流板加分隔套管的方法形成较大的螺旋导程就可以解决前面所述的所需的倾斜角介于系列化的两个倾斜角之间的应用场合的设计参数匹配性变差,即采用较小倾斜角则阻力太大,而采用较大倾斜角则换热系数偏低的问题;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螺旋折流板系列化倾斜角的角度间隔可以适当增大,不仅使工装夹具成本降低,而且也便于系列化倾斜垫圈的批量化生产,如失蜡浇铸或注塑。3、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流体仍然为螺旋流动,由于流动方向基本不变,故没有额外的局部阻力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以较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较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涉及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以较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较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涉及的结构立体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指向设备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以较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较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以双头六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为例,所述螺旋折流板支撑方法涉及的零部件包括左管板1、螺旋折流板组2、拉杆组3、套管组4、数量为螺旋折流板数量6倍(拉杆孔数乘2的倾斜垫圈5、7个螺母6;所述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所述支撑方法通过折流板支撑结构实现,所述折流板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左侧的左管板(1)、固定在左管板(1)上的拉杆(3)、安装在拉杆(3)上的螺旋折流板组(2)、套装在拉杆(3)上的套管组(4)、倾斜垫圈(6)和螺母(5);所述螺旋折流板组(2)包括第一条单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条单头螺旋折流板组(2‑2),所述螺旋折流板组均由首尾相接的周向部分重叠的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组成,所述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两条直边形成的角区位置开设有1个中心拉杆孔,其两条直边与弧段形成的2个角区位置各开设1个周边拉杆孔;所述螺旋折流板组(2)包括两头,包括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所述拉杆(3)包括6根周边拉杆(3‑1)和1根中心拉杆(3‑2),所述周边拉杆(3‑1)位于相邻六分螺旋折流板(2‑1‑1)周向重叠所夹管排的外侧,并穿过六分螺旋折流板(2‑1‑1)上的周边拉杆孔;所述中心拉杆(3‑2)依次穿过各六分螺旋折流板(2‑1‑1)上的中心拉杆孔;所述套管组(4)包括端部套管组(4‑1)、数量分别为螺旋折流板总数的一半减3的周边定距长套管(4‑2)和周边定距短套管(4‑3)、数量分别为螺旋折流板总数的一半减1的中心定距套管(4‑4)以及数量为螺旋折流板总数减6的分割套管(4‑5),所述端部套管组(4‑1)由套装在周边拉杆(3‑1)和中心拉杆(3‑2)并设置在左管板(1)和左侧6块螺旋折流板之间的套管组成;所述倾斜垫圈(6)的外表面为楔形,且其倾斜角与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倾斜角相同,其内侧面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所述倾斜垫圈(6)分别固定在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中心拉杆孔和周边拉杆孔处,使倾斜垫圈(6)的通孔中心与拉杆孔的中心一致,倾斜垫圈(6)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螺旋折流板的倾斜方向一致,并且互相补正,将倾斜的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正反两面在各拉杆孔处补正为垂直于管束的平面;步骤二:将所述拉杆(3)的6根周边拉杆(3‑1)和1根中心拉杆(3‑2)的左端固定在左管板(1)上;将所述端部套管组(4‑1)的7根按照靠近左端的6块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设计位置确定长度的端部套管套装在对应的拉杆(3)上;步骤三:将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各自左端的第一块六分螺旋折流板依次套装在对应的拉杆上,且相互关于换热器的中心轴中心对称;然后在中心拉杆(3‑2)上套装中心定距套管(4‑4),在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的左端第一块六分螺旋折流板的周边拉杆孔(3‑1)的左侧拉杆上套装周边定距长套管(4‑2),在周边拉杆孔(3‑1)的右侧拉杆上套装分割套管(4‑5);在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第一块螺旋折流板的周边拉杆孔(3‑1)的左侧拉杆上套装周边定距短套管(4‑3),在周边拉杆孔(3‑1)的右侧拉杆上套装分割套管(4‑5);然后再依次将上述两头螺旋折流板组各自左端第二块六分螺旋折流板套装在各自下一个60°扇区的拉杆上,依次重复上述六分螺旋折流板和各套管的安装步骤,直至将上述两头螺旋折流板组各自最右端的六分螺旋折流板依次套装在对应的拉杆上,并且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关于换热器的中心轴线中心对称;步骤四:将7个螺母(5)拧紧在拉杆(3)的右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倾斜角螺旋折流板实现大螺旋导程的折流板支撑方法,所述支撑方法通过折流板支撑结构实现,所述折流板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左侧的左管板(1)、固定在左管板(1)上的拉杆(3)、安装在拉杆(3)上的螺旋折流板组(2)、套装在拉杆(3)上的套管组(4)、倾斜垫圈(6)和螺母(5);所述螺旋折流板组(2)包括第一条单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条单头螺旋折流板组(2-2),所述螺旋折流板组均由首尾相接的周向部分重叠的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组成,所述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两条直边形成的角区位置开设有1个中心拉杆孔,其两条直边与弧段形成的2个角区位置各开设1个周边拉杆孔;所述螺旋折流板组(2)包括两头,包括第一头螺旋折流板组(2-1)和第二头螺旋折流板组(2-2);所述拉杆(3)包括6根周边拉杆(3-1)和1根中心拉杆(3-2),所述周边拉杆(3-1)位于相邻六分螺旋折流板(2-1-1)周向重叠所夹管排的外侧,并穿过六分螺旋折流板(2-1-1)上的周边拉杆孔;所述中心拉杆(3-2)依次穿过各六分螺旋折流板(2-1-1)上的中心拉杆孔;所述套管组(4)包括端部套管组(4-1)、数量分别为螺旋折流板总数的一半减3的周边定距长套管(4-2)和周边定距短套管(4-3)、数量分别为螺旋折流板总数的一半减1的中心定距套管(4-4)以及数量为螺旋折流板总数减6的分割套管(4-5),所述端部套管组(4-1)由套装在周边拉杆(3-1)和中心拉杆(3-2)并设置在左管板(1)和左侧6块螺旋折流板之间的套管组成;所述倾斜垫圈(6)的外表面为楔形,且其倾斜角与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倾斜角相同,其内侧面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所述倾斜垫圈(6)分别固定在六分螺旋折流板(2-1-1)的中心拉杆孔和周边拉杆孔处,使倾斜垫圈(6)的通孔中心与拉杆孔的中心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平,汤红铃,吴嘉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