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鞋及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包括粘接固定的上底和下底,所述下底的底面从前掌到后跟设有一重心引导凹槽,所述重心引导凹槽内设有多个孔洞,所述上底向下延伸出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孔洞一一对应卡合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下底上设有重心引导凹槽,下底延伸出的支撑柱嵌装在重心引导凹槽内的孔洞中,能够在足部的运动过程中,引导鞋底在受力情况下沿最贴近足部生理变化的轨迹来变形,提高足部稳定性和舒适度,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鞋,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鞋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
技术介绍
鸿星尔克运动科学实验室在对人体足部跑步运动研究中发现,人体足部在跑步(或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分布和足底压力中心点的运动轨迹呈现一定规律性,且足底压力中心点的运动轨迹影响跑步(或行走)的效率和足部的稳定性。图一为足底压力图和足底压力中心点轨迹图,左侧的第一张图为正常足型右脚裸足行走时的压力中心点轨迹图,其从后到前有由连续点组成的压力中心点轨迹线3,足部运动过程中人体重心点在足底的分布轨迹图影响足部运动的稳定性和足部运动(跑步或行走)的效率,左起第二、三张图为正常裸足穿上不同鞋子的中心轨迹图,可发现,穿着不同的鞋子对足底压力中心点的分布和轨迹有很大影响,现有的运动鞋鞋底对足底压力中心点运动轨迹的控制引导功能较弱。由于人体足型的个体差异性,人体足底压力中心点的分布和轨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高足弓的足底压力中心点运动轨迹会降低足部稳定性,产生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效率,此时就需要具有重心引导稳定功能的鞋底控制引导足部沿着适当的轨迹运行。由此可见,目前的运动鞋存在对足底压力的控制引导功能较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运动鞋存在对足底压力的控制引
导功能较弱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包括粘接固定的上底和下底,所述下底的底面从前掌到后跟设有一重心引导凹槽,所述重心引导凹槽内设有多个孔洞,所述上底向下延伸出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孔洞一一对应卡合固定。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重心引导凹槽呈间隔分布的膨大部和缩颈部,各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膨大部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柱呈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重心引导凹槽设置在所述鞋底的中心线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底的底面设有多个缓震反弹块,且相邻所述缓震反弹块之间设有分隔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缓震反弹块呈细长的梭形,所述分隔槽呈与之匹配的波浪形。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缓震反弹块呈矩形,所述分隔槽与所述重心引导凹槽垂直。在上述方案中,位于脚掌的所述分隔槽由脚掌内侧向脚掌外侧呈放射状,且宽度逐渐变大;位于后跟的所述分隔槽由后跟外侧向后跟内侧呈放射状,且宽度逐渐变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底在处于所述重心引导凹槽的两侧的足弓位置分别设有防扭网状结构,且两所述防扭网状结构通过连接条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运动鞋,包括鞋面和上述结构的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本专利技术,在下底上设有重心引导凹槽,下底延伸出的支撑柱嵌装在重心引导凹槽内的孔洞中,能够在足部的运动过程中,引导鞋底在受力情况下沿最贴近足部生理变化的轨迹来变形,提高足部稳定性和舒适度,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正常裸足以及正常裸足穿不同鞋子时的足部压力中心轨迹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包括粘接固定的上底10和下底20。本专利技术具有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两种不同结构,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如图3和图4所示,下底20的底面从前掌到后跟设有一重心引导凹槽21,重心引导凹槽21内设有多个孔洞,上底10向下延伸出多个支撑柱11,支撑柱11与孔洞一一对应卡合固定。由于重心引导凹槽21沿鞋底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足部运动过程中,可引导压力传导,使足部压力的轨迹变化与裸足的压力中心点轨迹契合。优选的,支撑柱11支撑柱11可设置成多种形态,如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优选的,重心引导凹槽21设置在鞋底的中心线上。优选的,下底20的底面设有多个缓震反弹块22,且相邻缓震反弹块22之间设有分隔槽23。缓震反弹块22起到蓄能缓震的作用,为足部运动提供缓冲,并提高反弹力。在实施例一中,如图3所示,重心引导凹槽21呈间隔分布的膨大部和缩颈部,各支撑柱11设置在膨大部内。支撑柱11设置为椭圆形,且椭圆
的长轴与重心引导凹槽21同向,利于压力的传导。缓震反弹块22呈细长的梭形,分隔槽23呈与之匹配的波浪形。这样的结构设置使鞋底的压力传导沿鞋底的长度方向,缓震反弹块22间隔布置,受到压力发生形变会变宽,进而分隔槽23变窄,变形均匀,提高鞋底的稳定性。在实施例二中,如图4所示,缓震反弹块22呈矩形,分隔槽23与重心引导凹槽21垂直。位于脚掌的分隔槽23由脚掌内侧向脚掌外侧呈放射状,且宽度逐渐变大;位于后跟的分隔槽23由后跟外侧向后跟内侧呈放射状,且宽度逐渐变大。在足部运动过程中,重心引导凹槽21引导鞋底的压力传导沿鞋底的长度方向,缓震反弹块22受压产生变形,由于脚掌外侧、后跟内侧的分隔槽23的宽度较大,因此对应位置的缓震反弹块22也有较大的变形空间,提高了蓄能能力;同时由于分隔槽23为放射状,可降低侧翻的可能性,提高鞋底稳定性。优选的,下底20在处于重心引导凹槽21的两侧的足弓位置分别设有防扭网状结构24,且两防扭网状结构24通过连接条241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使后跟和脚掌的压力过渡更平稳,防止鞋底过渡扭转造成足部损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运动鞋,包括鞋面和上述结构的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本专利技术,在下底上设有重心引导凹槽,下底延伸出的支撑柱嵌装在重心引导凹槽内的孔洞中,能够在足部的运动过程中,引导鞋底在受力情况下沿最贴近足部生理变化的轨迹来变形,提高足部稳定性和舒适度,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率。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固定的上底和下底,所述下底的底面从前掌到后跟设有一重心引导凹槽,所述重心引导凹槽内设有多个孔洞,所述上底向下延伸出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孔洞一一对应卡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固定的上底和下底,所述下底的底面从前掌到后跟设有一重心引导凹槽,所述重心引导凹槽内设有多个孔洞,所述上底向下延伸出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孔洞一一对应卡合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引导凹槽呈间隔分布的膨大部和缩颈部,各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膨大部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呈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引导凹槽设置在所述鞋底的中心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的底面设有多个缓震反弹块,且相邻所述缓震反弹块之间设有分隔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升,吴荣照,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