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光装置及背光模组,该导光装置包含导光板及与该导光板对应设置的反射板。该导光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导光结构及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导光结构。该反射板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反射结构及沿该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反射结构,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垂直。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减小接触面积以避免吸附及光学干涉现象,这不仅能改善整体亮度与辉度还能避免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259549.8、申请日为2013年6月26日、题为“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背光模组”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涉及光学元件、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与收入所得的增加,液晶电视愈来愈普及,但是现有液晶电视的液晶无法发光,因此,需要利用背光模组提供光源。参阅图1,现有的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包括用于射出光线的光源11、与该光源11对应设置以引导光线的导光板12、位于该导光板12下方以反射光线的反射板13及位于该导光板12的上方的光学膜片14。该导光板12具有朝向该反射板13凸伸的多个凸出部121及面向该光源11的入光面122。虽然利用所述凸出部121能够增加背光模组的辉度与亮度,但效果有限,而且由于所述凸出部121分布规律紧密,因此,除了可能产生光学干涉现象外,还会造成该反射板13因吸附现象而吸附在该导光板12上,进而造成产品外观上的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吸附及光学干涉现象,且能提升整体亮度与辉度的导光装置。于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装置包含导光板及反射板。该导光板包括透光本体及沿第一方向延伸地凸设于该透光本体的多个第一导光结构、第二导光结构、第三导光结构与第四导光结构,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结构位于该透光本体的同一侧,而所述第三导光结构与所述第四导光结构位于该透光本体的与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结构相对的另一侧。该反射板包括与该透光本体对应设置的反射本体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地凸设于该反射本体的多个第一反射结构与第二反射结构,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凸设于该反射本体的面向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吸附及光学干涉现象,且能提升整体亮度与辉度的背光模组。于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包含用于射出光线的光源、导光装置及光学膜片装置。该导光装置包括导光板及反射板。该导光板包括透光本体及沿第一方向延伸地凸设于该透光本体的多个第一导光结构、第二导光结构、第三导光结构与第四导光结构,该透光本体具有相互间隔开的两个出光面及环绕所述出光面的周缘的入光面,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结构凸设于其中的一个出光面,而所述第三导光结构与所述第四导光结构凸设于与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结构相对的另一个出光面,该光源射出的光线从该入光面射入。该反射板包括与该透光本体对应设置的反射本体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地凸设于该反射本体的多个第一反射结构与第二反射结构,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凸设于该反射本体的面向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一侧。该光学膜片装置与该导光装置的导光板相对设置,且该反射板与该光学膜片装置位于该导光板的相对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位于该透光本体的两侧且沿相同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及所述第三导光结构与第四导光结构,进一步增强光线的集旋光性,由此提升整体辉度,并结合与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结构相垂直的第一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二反射结
构,以减小接触面积,进而避免因吸附及光学干涉现象所造成的外观瑕疵。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及功效,将在参照附图的实施例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说明现有的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导光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辅助说明图2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4是辅助说明图2的另一角度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导光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辅助说明图5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7是辅助说明图5的另一角度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及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优选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由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导光装置2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包含对应设置的导光板3及光学元件。在本实施例中,该光学元件为反射板4。参阅图3和图4,并同时回顾图2,该导光板3包括透光本体31及凸设于该透光本体31的多个延伸结构30,该延伸结构30包含沿第一方向X延伸地凸设于该透光本体31的多个第一导光结构32、第二导光结构33、第三导光结构34与第四导光结构35。该透光本体31具有互相间隔开的两个出光面311及环绕该出光面311的周缘的入光面312,第一导光结构32与第二导光结构33凸设于面向该反射板4的出光面311,而第三导光结构34与第四导光结构35凸设于与该反射板42相对的另一个出光面3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结构32、第二导光结构33、第三导光结构34与第四导光结构35从该透光本体31的一端延伸至该透光本体31的另一端。该反射板4包括与该透光本体31对应设置的反射本体41及凸设于该反射本体41的多个延伸结构40,该延伸结构40包含沿第二方向Y延伸地凸设于该反射本体41的多个第一反射结构42及沿该第二方向Y延伸地凸设于该反射本体41的多个第二反射结构43,第一反射结构42与第二反射结构43凸设于该反射本体41的面向第一导光结构32的一侧。利用位于该透光本体31的两侧且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导光结构32与第二导光结构33及第三导光结构34与第四导光结构35进一步增强光线的集旋光性,以提升整体亮度与辉度。结合沿与第一方向X相互垂直的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反射结构42与第二反射结构43,能够减小接触面积以避免吸附现象,同时也可减少光学干涉,进而避免因吸附及光学干涉现象所造成的外观瑕疵。除此之外,由于第一导光结构32、第二导光结构33,与第三导光结构34、第四导光结构35沿同一方向延伸,因此,当该导光板3与该反射板4的第一反射结构42和第二反射结构43相结合时,无须考虑方向性,进而能够提升组装的便利性。参阅图5、图6和图7,本专利技术的导光装置2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该导光板3的第一导光结构32的高度与第二导光结构33的高度不相同,而第三导光结构34的高度与第四导光结构35的高度不相同。第一导光结构32具有连接该透光本体31的出光面311的第一根部321及从该第一根部321朝远离该透光本体31的方向凸伸且呈非尖角状的第一端部322;第二导光结构33具有连接该透光本体31的出光面311的第二根部331及从该第二根部331朝远离该透光本体31的方向凸伸且呈非尖角状的第二端部332。第一根部321和第二根部331与该出光面311的相连接处呈非尖角状。第三导光结构34具有连接该透光本体31的第三根部341及从该第三根部341朝远离该透光本体31的方向凸伸且呈非尖角状的第三端部342;第四导光结构35具有连接该透光本体31的第四根部351及从该第四根部351朝远离该透光本体31的方向凸伸且呈非尖角状的第四端部352。第三
根部341和第四根部351与该出光面311的相连接处呈非尖角状。并且,该反射板4的第一反射结构42的高度与第二反射结构43的高度也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结构42的高度比第二反射结构43的高度较高,以使得第二反射结构43与该导光板3之间形成间隔距离D(如图7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装置,包含:导光板,其包括透光本体及沿第一方向延伸地凸设于所述透光本体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导光结构;及反射板,其包括与所述透光本体对应设置的反射本体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地凸设于所述反射本体的多个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凸设于所述反射本体的面向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为条状,从所述透光本体的一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透光本体的另一端,并且同时能够接触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所述第一反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30 TW 1021154321.一种导光装置,包含:导光板,其包括透光本体及沿第一方向延伸地凸设于所述透光本体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导光结构;及反射板,其包括与所述透光本体对应设置的反射本体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地凸设于所述反射本体的多个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凸设于所述反射本体的面向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光结构为条状,从所述透光本体的一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透光本体的另一端,并且同时能够接触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所述第一反射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装置,其中,所述反射板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具有连接所述反射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及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反射本体的方向凸伸且呈非尖角状的第一凸出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装置,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导光结构具有连接所述透光本体的第一根部及从所述第一根部朝远离所述透光本体的方向凸伸且呈非尖角状的第一端部。4.一种导光装置,包含导光板及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包含:本体;及沿相同方向延伸地凸设于所述本体的多个延伸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延伸结构属于相同的形式,且其中所述多个延伸结构中的一部分的高度不同于所述多个延伸结构中的另一部分的高度;其中,所述本体为反射本体,所述多个延伸结构包含凸设于所述反射本体的多个第一反射结构与第二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高度比所述第二反射结构的高度较高,以使得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间隔距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装置,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透光本体。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珮龄,陈雪茹,胡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