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光镜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2959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光镜及其加工方法,其中,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料:提供一半成品配光镜,所述半成品配光镜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清洗:对所述半成品配光镜进行清洁、洗净并风干;喷涂:在所述内侧面上喷涂上银纳米线溶剂,形成一层银纳米线膜;光刻:对所述银纳米线膜进行光刻形成导电线路,并设置引线与所述导电线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较简单,生产良品率高,效率快,可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且生产出的配光镜使用在汽车前灯上时,能够消除附着在配光镜的银纳米线膜上的水雾,打破了汽车前灯水雾难处理的瓶颈问题,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配光镜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款式的汽车不断涌现,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能和外形美观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车灯作为汽车的眼睛,既起到了美观作用,同时也确保了汽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汽车灯具主要是车辆在夜间或能见度较差的环境中行驶时用来照明道路、增强视野,为驾驶者提供前方路段内足够的景象信息,以便驾驶者对车辆做出相应的操作。据统计,车辆的总行驶里程的25%是在晚上和自然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行驶的,而在此之间发生的引起人身伤害的行车事故占33%,且50%的死亡事故发生在夜间,因此,车灯对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天气潮湿、下雨,或是洗车后,经常发现车灯里面有水雾的现象。据分析,目前汽车车灯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灯内进水和起雾,灯内进水或起雾不仅影响车灯使用寿命和外观,而且使得照明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对此现象进行改善非常必要。通常所说的进水,可视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灯具由于密封不良引起灯具内部进水;起雾的形成机理为灯具内水气在低于其饱和温度的面罩表面形成的膜状和水珠状凝结,即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气液转化。空气中可以容纳的水分浓度与气温密切相关,气温高时,空气中可以容纳较多的水分;气温
较低时,空气中只能容纳较少水分,多余的水分将凝结。灯泡点亮后灯泡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从灯泡中心到车灯内部的各侧壁(包括反射镜、配光镜)气温是递减的,其中靠近配光镜内表面附近温度最低。当灯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水蒸气的情况下,在靠近配光镜一侧的空气容纳水分能力最小,水分会从空气中析出,凝结在配光镜内壁,从而导致结雾;车灯关闭的情况下,若车灯遭遇暴晒,车灯内部所包含的水分蒸发,灯内空气湿度饱和时,水分将在配光镜内表明结雾。此外,当车灯打开时灯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此时灯具内外气压相随平衡,当车停放在湿度较高、温度也较高的环境中,灯腔内温度急骤下降,产生的负压迫使防水胶条或密封胶水在气压作用下从弱处/薄处变形,强行吸气,而气密性差的灯具会从各个漏气地方直接吸气,这个过程是吸气过程,受吸入口位置、缝隙大小、雨量大小诸多因素影响,如此反复,如果车灯内的水蒸气不能充分流动扩散到环境中去,仍维持高的浓度,当车灯内某些区域温度低于当地的水蒸气临界温度时,就会出现结雾现象。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开透气孔:但是往往由于较大的温度差,空气中的水分会通过它进入大灯并附着到灯罩上,随着水汽的聚集,颗颗水珠也就顺着灯罩;第二种是增加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是孔隙直径在0.04μm至400μm之间的薄膜,可以解决灯具对液态水的有效防护和确保灯具内外的空气流通性,但是他无法防范空气中的细微水分,如果在一个空气潮湿且比较低温的环境下,关闭一个点热了的灯具就极易诱发起雾的情况。所以该两种方式都不能彻底解决水雾的问题。如图1~2所示,水雾50对光线传播路径的影响:反光镜40是表面蒸发涂敷一层铝反光膜薄钢板或热固性塑料注塑,可以将光线以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反射出去,成品配光镜60是由经过计算的一个一个聚光单元的棱镜组成,反光镜40反射的光线按着需要的方向汇聚或扩散,形成所需要的照度和光形,每一个棱镜在设计之初就有固定的曲率半径和焦距;当成品配光镜60表面上有一层水雾50时,水雾50可以视为一个个透镜,可以汇聚或发散光线,光源F点发出的光线不能按着设定的方向传播,达不到配光的功能,并且由于有水珠的存在吸收部分光能,是灯光明显的昏暗下来影响正常的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光镜及其加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前灯的配光镜上的水雾难消除而影响配光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料:提供一半成品配光镜,所述半成品配光镜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清洗:对所述半成品配光镜进行清洁、洗净,并风干;喷涂:在所述内侧面上喷涂上银纳米线溶剂,形成一层银纳米线膜;光刻:对所述银纳米线膜进行光刻形成导电线路,并设置引线与所述导电线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涂步骤中,所述银纳米线膜的厚度为0.1~1μm。进一步地,所述喷涂步骤中,所述银纳米线膜的方阻为11~18ohm/sq。进一步地,所述喷涂步骤中,所述银纳米线膜的透过率为90~95%。进一步地,所述喷涂步骤中,喷涂所述银纳米线溶剂时的压力为0.2~0.4MPa。进一步地,所述喷涂步骤中,在喷涂所述银纳米线溶剂之前,先将所述银纳米线溶剂搅拌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步骤具体为:利用超声清洗设备对所述半成品配光镜进行清洁、洗净,并在百级无尘室内放置风干。进一步地,在所述光刻步骤之后,还包括封装:在所述银纳米线膜外设置一层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覆盖住所述银纳米线膜和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引线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层的材料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或者丙烯酸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配光镜的加工方法,能够在半成品配光镜的内侧面加工形成一层透明的银纳米线膜,并设置引线与该银纳米线膜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加热电阻装置,使用时,通过调节电压,导线线路通电使银纳米线膜均匀发热,蒸发水雾,控制汽车前灯内环境的温度,消除附着在配光镜的银纳米线膜上的水雾,且不会对汽车前灯的塑料外壳产生变形等不利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较简单,生产良品率高,效率快,可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且生产出的配光镜使用在汽车前灯上时,能够消除附着在配光镜的银纳米线膜上的水雾,打破了汽车前灯水雾难处理的瓶颈问题,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由上述的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加工制成的配光
镜,该配光镜使用到汽车前灯上时,由于在半成品配光镜的内侧面形成了一银纳米线膜,那么当配光镜的银纳米线膜上形成有水雾影响配光镜的配光时,通过加热银纳米线膜,对水雾进行蒸发,达到消除附着在配光镜的银纳米线膜上的水雾的目的,使得配光镜正常配光。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成品配光镜无水雾时的灯光路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成品配光镜有水雾时的灯光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光镜水雾被消除时的灯光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光镜的加工方法的加工流程图。附图标记包括:10—半成品配光镜 11—内侧面 12—外侧面20—银纳米线膜 30—透明保护层 40—反光镜50—水雾 60—成品配光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3~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术语有“长度”、“宽度”、“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料:提供一半成品配光镜,所述半成品配光镜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清洗:对所述半成品配光镜进行清洁、洗净,并风干;喷涂:于所述内侧面上喷涂上银纳米线溶剂,形成一层银纳米线膜;光刻:在所述银纳米线膜进行光刻形成导电线路,并设置引线与所述导电线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料:提供一半成品配光镜,所述半成品配光镜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清洗:对所述半成品配光镜进行清洁、洗净,并风干;喷涂:于所述内侧面上喷涂上银纳米线溶剂,形成一层银纳米线膜;光刻:在所述银纳米线膜进行光刻形成导电线路,并设置引线与所述导电线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步骤中,所述银纳米线膜的厚度为0.1~1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步骤中,所述银纳米线膜的方阻为11~18ohm/sq。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步骤中,所述银纳米线膜的透过率为90~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步骤中,喷涂所述银纳米线溶剂时的压力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蒋蔚陈凯许东东刘锡刚黄受林黄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力合光电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