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原理实验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267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1 22:11
一种机械原理实验教具,包括下箱体、中间旋转装置、上箱体、展示板、演示教具和差速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设在下箱体的顶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可绕其竖直轴线转动,所述上箱体设在中间旋转装置上,所述展示板设在上箱体外表面上,所述演示教具设在展示板上,所述差速器设在上箱体内,所述差速器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伸出上箱体与演示教具连接,所述传动轴为演示教具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箱体内设置差速器,差速器上的传动轴伸出上箱体与演示教具连接。通过传动轴方便的提供动力,实现机械机构运动的直观演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时能直观的了解机构的运动规律,能快速理解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关系,加深对机械的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具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原理实验教具
技术介绍
在当前教学方面,我国的教育一味的关注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们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实际演示的教学器具,缺少教具让教学成为乏味的语言描述。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是完全的科技传媒,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材。科技活动中用的教具有实物教具和复制品教具。目前初中、高中、大学这三个重要的教育阶段的教具十分缺乏,大部分学生的高中、初中、大学在课堂上不使用教具。对于机械专业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涵盖了很多种类的基本机械构造,它们可以实现各种路径的运动。这些机构中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而在课堂上,这些机构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实物形象。机构的运动路径及原理在学生的大脑中也显得模糊,不清晰。因此,一种集合机械原理的实验教具,方便组合、安装、运动演示的课堂演示教具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组装基本机械机构的机械原理实验教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一种机械原理实验教具,包括下箱体、中间旋转装置、上箱体、展示板、演示教具和差速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设在下箱体的顶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可绕其竖直轴线转动,所述上箱体设在中间旋转装置上,所述展示板设在上箱体外表面上,所述演示教具设在展示板上,所述差速器设在上箱体内,所述差速器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伸出上箱体与演示教具连接,所述传动轴为演示教具提供动力。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差速器包括:传动轴,包括侧边传动半轴和顶部传动半轴,所述侧边传动半轴从上箱体的侧壁伸出,所述顶部传动半轴从上箱体的顶壁伸出;主动锥齿轮组,包括电机、连接轴和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通过连接轴与电机连接,提供动力源,所述主动锥齿轮的齿面朝上;锥齿轮A,与侧边传动半轴连接,所述锥齿轮A与主动锥齿轮啮合;锥齿轮B,与顶部传动半轴连接,所述锥齿轮B齿面朝下与锥齿轮A啮合;支架,所述传动轴、主动锥齿轮组、锥齿轮A和锥齿轮B设在支架上。作为进一步改进,包括四个锥齿轮A,所述四个锥齿轮A均匀排布在主动锥齿轮组的齿面上,所述上箱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每个锥齿轮A对应连接一个侧边传动半轴,所述四个侧边传动半轴分别从上箱体的四个侧壁伸出。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固定部与上箱体固定连接,将差速器固定在上箱体内;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形成中空腔室,所述主动锥齿轮、锥齿轮A和锥齿轮B位于中空腔室内,所述连接轴与连接轴分别穿设在支架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处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侧边通孔,所述侧边传动半轴穿过侧边通孔与锥齿轮A连接,所述上壳体向上弓起安装桥A,所述安装桥A上开设有顶部通孔,所述顶部传动半轴穿过顶部通孔与锥齿轮B连接,所述下壳体向下弓起安装桥B,所述安装桥B上开设有底部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底部通孔与主动锥齿轮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展示板为平板结构,所述展示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从安装孔穿出,所述安装孔位于展示板的中间位置,所述展示板上开设有多个布置孔,用于演示教具的安装固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传动轴与展示板连接处也设有轴承。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与展示板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或齿轮键。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旋转装置包括转轴和转盘,所述转轴与下箱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设在转轴的顶端,所述上箱体固定转盘上,所述上箱体可随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箱体上设有抽屉盒,所述抽屉盒用于放置演示教具或者零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上箱体与下箱体通过中间旋转装置来连接,这样,上箱体可以相对下箱体转动。方便根据需要转动上箱体,来展示上箱体上不同的演示教具,满足教学需求。2、通过在上箱体内设置差速器,差速器上的传动轴伸出上箱体与演示教具连接。演示教具需要演示机械机构运动形式时,可以通过传动轴方便的提供动力。实现机械机构运动的直观演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时能直观的了解机构的运动规律,能快速理解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关系,加深对机械的理解。3、在展示板上开设安装孔,传动轴从安装孔伸出与演示教具连接,提供动力。且展示板上还设有多个布置孔,方便演示教具的零部件的安装固定。通过设置展示板,可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拼装组合,具有拆装方便、实现机械机构的自由组合等优点。4、将上箱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差速器上对应设有四个锥齿轮A和一个锥齿轮B。这样上箱体的侧壁和顶壁五个面都可以用于设置演示教具。主动锥齿轮带动锥齿轮A转动,锥齿轮A再带动锥齿轮B转动,只需设置一个电机,能在上箱体上设置多个有动力输出的传动轴。具有结构优化、实用性强以及能设置多个演示教具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机械原理实验教具的总装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所示机械原理实验教具中下箱体和中间旋转装置组装的主视图;附图3是附图1所示机械原理实验教具中差速器的立体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所示差速器中去除支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1所示机械原理实验教具中展示板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5,一种机械原理实验教具100,包括下箱体2、中间旋转装置3、上箱体1、展示板4、演示教具5和差速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3设在下箱体2的顶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3可绕其竖直轴线转动,所述上箱体1设在中间旋转装置3上。所述展示板4设在上箱体1外表面上,所述演示教具5设在展示板4上。所述差速器设在上箱体1内,所述差速器上设有传动轴61,所述传动轴61伸出上箱体1与演示教具5连接,所述传动轴61为演示教具5提供动力。通过在上箱体1内设置差速器,差速器上的传动轴61伸出上箱体1与演示教具5连接。演示教具5需要演示机械机构运动形式时,可以通过传动轴61方便的提供动力。实现机械机构运动的直观演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时能直观的了解机构的运动规律,能快速理解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关系,加深对机械的理解。差速器包括:传动轴61,包括侧边传动半轴611和顶部传动半轴612,所述侧边传动半轴611从上箱体1的侧壁伸出,所述顶部传动半轴612从上箱体1的顶壁伸出;主动锥齿轮631组63,包括电机633、连接轴632和主动锥齿轮631,所述主动锥齿轮631通过连接轴632与电机633连接,提供动力源,所述主动锥齿轮631的齿面朝上;锥齿轮A65,与侧边传动半轴611连接,所述锥齿轮A65与主动锥齿轮631啮合;锥齿轮B64,与顶部传动半轴612连接,所述锥齿轮B64齿面朝下与锥齿轮A65啮合;支架62,所述传动轴61、主动锥齿轮631组63、锥齿轮A65和锥齿轮B64设在支架62上。其中,主动锥齿轮631、锥齿轮A65、锥齿轮B64为直齿锥齿轮或斜齿锥齿轮或螺旋齿锥齿轮。实施例中,包括四个锥齿轮A65,所述四个锥齿轮A65均匀排布在主动锥齿轮631组63的齿面上,所述上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每个锥齿轮A65对应连接一个侧边传动半轴611,所述四个侧边传动半轴611分别从上箱体1的四个侧壁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原理实验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中间旋转装置、上箱体、展示板、演示教具和差速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设在下箱体的顶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可绕其竖直轴线转动,所述上箱体设在中间旋转装置上,所述展示板设在上箱体外表面上,所述演示教具设在展示板上,所述差速器设在上箱体内,所述差速器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伸出上箱体与演示教具连接,所述传动轴为演示教具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原理实验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中间旋转装置、上箱体、展示板、演示教具和差速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设在下箱体的顶部,所述中间旋转装置可绕其竖直轴线转动,所述上箱体设在中间旋转装置上,所述展示板设在上箱体外表面上,所述演示教具设在展示板上,所述差速器设在上箱体内,所述差速器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伸出上箱体与演示教具连接,所述传动轴为演示教具提供动力。2.根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原理实验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包括:传动轴,包括侧边传动半轴和顶部传动半轴,所述侧边传动半轴从上箱体的侧壁伸出,所述顶部传动半轴从上箱体的顶壁伸出;主动锥齿轮组,包括电机、连接轴和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通过连接轴与电机连接,提供动力源,所述主动锥齿轮的齿面朝上;锥齿轮A,与侧边传动半轴连接,所述锥齿轮A与主动锥齿轮啮合;锥齿轮B,与顶部传动半轴连接,所述锥齿轮B齿面朝下与锥齿轮A啮合;支架,所述传动轴、主动锥齿轮组、锥齿轮A和锥齿轮B设在支架上。3.根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原理实验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锥齿轮A,所述四个锥齿轮A均匀排布在主动锥齿轮组的齿面上,所述上箱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每个锥齿轮A对应连接一个侧边传动半轴,所述四个侧边传动半轴分别从上箱体的四个侧壁伸出。4.根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原理实验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固定部与上箱体固定连接,将差速器固定在上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开明钟龙飞王亚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