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玉专利>正文

全息穴区用多极探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245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息穴区用多极探头盒。它包括多极探头及与其相连的探头控制电路,还包括盒体、电缆插头,多极探头装在盒体的下端,探头控制电路在盒体内,与电缆插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人体手部全息穴区穴位的电阻抗变化进行诊断,并输出电刺激进行治疗的中医系统的电极探头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为全息穴区诊断和治疗类仪器向高智能化、高自动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诊断及治疗用探头装置,特别是一种全息穴区用多极探头盒。1973年,我国学者张颖清教授发现在人体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穴位群,这个穴位群正如人体的缩影,其头穴对应第二掌骨侧远心端,足穴对应于第二掌骨侧近心端。这样,人体任一部位或器官都可以在第二掌骨侧找到对应的穴位。当人体的某一部位或器官异常,则在其对应的穴位上会出现如痛阈降低、电阻抗变小,电位升高等异常现象,这样,通过压痛试验或电检测可以得知人体是否有病。根据这一异常穴位在第二掌骨侧面相对位置,可得知人体的什么部位或器官有病,同时,还可以根据痛阀或电特性改变的多少,来确定疾病的程度,如此同时,他还发现对对应于人体疾病部位或器官的第二掌骨侧穴位施加机械或电刺激,可使人体的此疾病部位或器官趋于正常,消除疾患。为此,张颖清教授创立了生物全息诊疗学说,并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其诊疗有效率均在90%以上。多年来,人们在生物全息思想的指导下,专利技术了许多诊疗装置,如专利86207299、94114155等,在这些装置中存在着一个共同急待解决的问题一即探头的高度自动化与使用简单化问题。专利93209358.2在这方面虽然作了可贵的探索,但仍然存在下述几个使其难以应用的主要缺陷①点阵探头极数与引出线的数目相同,探头控制电路的结构较为复杂。以其实施例为例,其电路的集成块多达66块之多。这样,控制电路与点阵探头不可能集成在一起。②点阵探头的每极无法保证与人体有相同的压力,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真实性,同时要将探头固定在特定穴区也不易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息穴区用多极探头盒。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全息穴区用多极探头盒,包括多极探头及与其相连的探头控制电路,还包括盒体、电缆插头,多极探头装在盒体的下端,探头控制电路在盒体内,与电缆插头相连。盒体上有电极片,其与电缆插头的公共信号端相连。电极片有三个,它们分别设在盒体的右侧面、顶面、左侧面,相互之间用导线连接。盒体上有轻触按键,其与电缆插头的工作状态端相接。多极探头由弹性圆柱体、导电带、柔软绝缘材料片组成,导电带有若干个,它们横向设置在绝缘材料片上,绝缘材料片裹着弹性圆柱体。探头控制电路由模拟开关部分和模拟开关控制部分组成,模拟开关部分由m个n通道的模拟开关集成电路组成,模拟开关控制部分由计数器和模拟开关集成电路组成。在使用本技术时,将一支手的姆指贴盒体右侧面的电极片、食指贴顶面的电极片、其余手指贴左侧面的电极片,再将多极探头置于另一支手的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区,再用食指按轻触按键,启动诊疗仪主机,或在治疗过程中作治疗信号的强弱调节。在诊断或治疗过程中,诊断或治疗用电信号,通过公共电极传输给人体,流经人体,最后从多极探头将各穴位点的电流传送给主机。由于多极探头上的电极密集撑列,并且面积大于穴位区,这时,只要探头在单板机的控制下作一次扫描,再由单板机对扫描所获得的各通道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就不难确定出全息穴区的范围、疾病部位(或器官)及疾病程度,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集多极探头和控制电路于一体(盒体内装有控制电路板);2、采用密集式条形多极探头,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全息穴区的长度及确定出人体的异常部位;3、采用柔软绝缘材料作电极片,采用弹性圆柱体作电极片的托体,可保证各电极与人体接触面的压力相等;4、在盒体的三个侧面设有电极片,并用导线连成一体,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公共信号输入电极,免除了在人体其它部位另设固定电极的麻烦;5、采用手掌式盒体,有效地解决了多电极固定问题;6、在盒体上设有轻触按键,用它可以控制主机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了自我控制诊断和治疗全过程;7、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极为方便;8、为全息穴区诊断和治疗类仪器向高智能化、高自动化发展创造了条件;9、适用于对人体手部全息穴区穴位的电阻抗变化进行诊断,并输出电刺激进行治疗的中医电脑系统的电极探头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柔软绝缘材料片及导电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手掌第二掌骨侧全息穴区示意图。图4为多极探头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参看图3,手掌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穴位群,这个穴位群正如人体的缩影,其头穴对应第二掌骨侧远心端,足穴对应于第二掌骨侧近心端,人体任何一部位或器官,都可以在第二掌骨侧找到对应的穴位。参看图1、图2,全息穴区用多极探头盒由盒体1、探头控制电路、电缆插头4组成。盒体1是具有六面的扁形盒体,在其右侧面、顶面、左侧面各设置一个电极片3,它们之间用导线连接,构成公共电极,三个电极片3与电缆插头4的公共信号端相连。在盒体1顶面且与顶面电极片3相邻处设有一个轻触按键2,轻触按键2与电缆插头4的工作状态端相连。电缆插头4位于盒体1的顶面。在盒体1的底端设有多极探头5,多极探头5由弹性圆柱体7、导电带8和柔软绝缘材料片6组成,弹性圆柱体7选用气囊或海绵圆柱体,导电带8有56条,它们横向印刷在一块柔软绝缘材料片6上,柔软绝缘材料片6包裹在弹性圆柱体7上,构成了多极探头5,其为密集式条形多极探头。多极探头6与探头控制电路的模拟开关输入端通过压贴的方式连接。电缆插头4还与探头控制电路相连,电缆插头4的另一端可插在主机上。参看图4,探头控制电路由7个模拟开关A、B、……G和模拟开关控制电路组成,模拟开关控制电路由计数器H和模拟开关I构成,其中,计数器H选用4520,模拟开关A、B、……G为8通道模拟开关集成电路4051,I为8通道模拟开关集成电路4501。计数器H的3、4、5端分别与模拟开关A、B、……G的11、10、9端相连,计数器H的13、12、11端分别与模拟开关I的9、10、11端相连。模拟开关I的13、14、15、12、1、5、2端连A、B、……G的6端,13、14、15、12、1、5、2端分别经一个20K的电阻与+5V电源相连。模拟开关A、B、……G的3端均与电缆插头的OUT端相连,计数器H的CP、RESET端与插头的对应端相连。模拟开关A、B、……G的13、14、15、1、5、2、4端均为输入端,共有56个输入端。每个输入端都经一个2KΩ电阻接地。当RESET端输入一复位脉冲后,计数器H被复位,H输出给A、B、……G和I 的三位二进制信号为000,I的13脚输出为0(A被选中),其余6脚输出均为1,即B、C、……G未选中。这时A的13脚与3脚接通,也就是探头的第一通道接通。当脉冲输入端CP输入一脉冲后,H输出给A、B、……G的信号变为001,而输出给I的信号仍为000,所以I的输出状态不变,A仍被选中,即A的14脚与3脚被选通,即探头的第二通道被接通。如此类推,当CP端每输入一个脉冲,探头被接通的通道就后移一位。CP每输入完8个脉冲,H输出给I的信号就加1,被选中的4501就后移一个。这样,如果CP端连续输入56个脉冲,那么,56个通道多极探头将被顺次单个连续选通。这样,就为计算机实时动点采样创造了必要条件。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公共电极施加的治疗信号通过一支手的5指,流经人体,最后到达与另一支手的全息穴区接触的多极探头,而多极探头上的每一极都经一个2KΩ的电阻接地。这样,电流就流经了一完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息穴区用多极探头盒,包括多极探头及与其相连的探头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体(1)、电缆插头(4),多极探头(5)装在盒体(1)的下端,探头控制电路在盒体(1)内,与电缆插头(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
申请(专利权)人:田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