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906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0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仁和模内挤压装置,动模仁上设置有滑孔,且该滑孔的孔口位于动模仁的成型面上;模内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滑块、曲肘机构、油缸和挤压控制装置,挤压滑块可伸缩地安装于滑孔内,当挤压滑块缩回时,挤压滑块头部的端面缩回滑孔内与滑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模腔,当挤压滑块伸出时,挤压滑块头部的端面与动模仁的成型面相平齐;油缸通过曲肘机构与挤压滑块连接,挤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油缸伸缩运动,油缸伸出或缩回以驱动曲肘机构伸直或弯曲,从而实现挤压滑块伸出或缩回。该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可用于生产壁厚在1.2mm以下的超薄塑料产品,同时确保产品厚度稳定和生产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
,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壁产品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部分塑料产品中存在较大面积的壁厚超薄位置(如ABS材料平均2.5mm以上局部1.2mm以下),而此类超薄位置成型在常规的注塑生产工艺技术中无法实现,只有采用一种可能的成型方案——蒸汽模成型技术,但蒸汽成型技术需额外增加蒸汽设备厂房线路改造等,如果不是大批量推广应用的话,存在模具费用很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非常高的弊端,而且生产中超薄区域还存在非常难打,注塑工艺难调试、薄壁厚度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 105034244A)公开了一种薄壁低压注塑二次成型机构,该成型机构的二次成型装置包括顶块和油缸,第一次注胶完成后,油缸驱动顶块往上运动完成第二次成型动作。该成型机构的油缸直接驱动顶块,由于油缸压强通常只有10MPA左右,而对于超薄产品(厚度1.2mm以下),顶块在压缩过程中受到的注塑压力非常大(通常达到60~100MPA),油缸驱动力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其可用于生产壁厚在1.2mm以下的局部或整体薄壁塑料产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仁和模内挤压装置,所述动模仁上设置有滑孔,且该滑孔的孔口位于动模仁的成型面上;所述模内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滑块、曲肘机构、油缸和挤压控制装置,所述挤压滑块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滑孔内,当挤压滑块缩回时,挤压滑块头部的端面缩回所述滑孔内与滑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模腔,当挤压滑块伸出时,挤压滑块头部的端面与动模仁的成型面相平齐;所述油缸通过曲肘机构与 所述挤压滑块连接,所述挤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油缸伸缩运动,所述油缸伸出或缩回以驱动所述曲肘机构伸直或弯曲,从而实现所述挤压滑块伸出或缩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肘机构包括第一屈肘转臂、第二屈肘转臂和屈肘座,所述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屈肘转轴与所述挤压滑块的尾部铰接,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屈肘转轴与第二屈肘转臂的第一端铰接,第二屈肘转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屈肘转轴与屈肘座铰接,第二屈肘转轴与所述油缸的伸缩杆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挤压滑块的尾部之间、所述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屈肘转臂的第一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屈肘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屈肘座之间采用凸凹弧面配合,使曲肘机构伸直时通过弧面承受压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外凸的第一外凸圆弧面,所述挤压滑块的尾部上设置有与第一外凸圆弧面相匹配的内凹的第一内凹圆弧面,所述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二端的端面为外凸的第二外凸圆弧面,所述第二屈肘转臂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凸圆弧面相匹配的内凹的第二内凹圆弧面,所述第二屈肘转臂的第二端的端面为外凸的第三外凸圆弧面,所述屈肘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外凸圆弧面相匹配的内凹的第三内凹圆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滑块的尾部、所述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屈肘转臂的第一端均呈叉形,所述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挤压滑块的叉形尾部的两个叉臂之间,所述第一屈肘转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屈肘转臂的叉形第一端的两个叉臂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内挤压装置还包括挤压连杆,所述挤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屈肘转轴连接,所述挤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缸的伸缩杆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挤压滑块缩回时,所述挤压滑块头部的端面与所述动模仁的成型面之间的间距为2.5mm~3.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孔为T形,所述挤压滑块为与所述T形滑孔 配合的T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注塑机的射胶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从注塑机接收射胶信号,并产生控制信号;和液压阀,所述液压阀用于控制所述油缸伸出或缩回,所述液压阀的A组线圈和B组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接收到射胶信号时,延时第一设定时间后输出控制信号至B组线圈,所述液压阀控制所述油缸伸出,经过第二设定时间后输出控制信号至A组线圈,所述液压阀控制所述油缸缩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控制装置还包括模具上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拨杆和指示灯,所述行程开关拨杆与所述油缸的伸缩杆同步运动,上行程开关安装在行程开关拨杆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当所述油缸伸出时,所述行程开关拨杆触发所述模具上行程开关,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指示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薄壁产品注塑模具,挤压滑块通过曲肘机构与油缸连接,曲肘机构可把力放大20倍或以上,从而克服巨大的注塑压力,以满足生产壁厚在1.2mm以下超薄产品的要求,替代和超越高成本的蒸汽高光注塑生产工艺,可以提升注塑生产效率40%、降低单件生产成本约60%,同时确保产品厚度稳定和生产稳定;而且,屈肘结构伸直时液缸行程短,普通油压系统都可以做到,反应速度对注塑影响不大,控制更容易。本技术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薄壁产品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薄壁产品注塑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模内挤压装置曲肘机构弯曲时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模内挤压装置曲肘机构弯曲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模内挤压装置曲肘机构弯曲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模内挤压装置曲肘机构弯曲伸直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模内挤压装置曲肘机构弯曲伸直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挤压控制装置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油缸;2、油缸固定座;3、行程开关;4、行程开关拨杆;5、挤压连杆;6、挤压滑块;6a、第一内凹圆弧面;6b、挤压滑块头部的端面;7、产品;8、第一屈肘转臂;8a、第一外凸圆弧面;8b、第二外凸圆弧面;9、第一屈肘转轴;10、屈肘座;10a、第三内凹圆弧面;11、动模仁;11a、滑孔;11b、成型面;11c、曲肘容纳腔;12、曲肘机构;13、第二屈肘转臂;13a、第二内凹圆弧面;13b、第三外凸圆弧面;14、第二屈肘转轴;15、第三屈肘转轴;20、挤压控制装置;21、控制器;22、液压阀;23、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仁11、定模仁(图中未示出)和模内挤压装置,动模仁11的成型面11b与定模仁的成型面配合形成模仁型腔,在动模仁11上设置有T形滑孔11a,且该滑孔11a的孔口位于动模仁11的成型面11b上。较优地,动模仁11上还设置有曲肘容纳腔11c。所述模内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滑块6、曲肘机构12、挤压连杆5、油缸1和挤 压控制装置20,其中,挤压滑块6为与动模仁11上的T形滑孔11a相配合的T形,挤压滑块6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滑孔11a内。当挤压滑块6缩回时,挤压滑块6头部的端面6b以设定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仁(11)和模内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11)上设置有滑孔(11a),且该滑孔(11a)的孔口位于动模仁(11)的成型面(11b)上;所述模内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滑块(6)、曲肘机构(12)、油缸(1)和挤压控制装置(20),所述挤压滑块(6)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滑孔(11a)内,当挤压滑块(6)缩回时,挤压滑块(6)头部的端面(6b)缩回所述滑孔(11a)内与滑孔(11a)的孔壁之间形成模腔,当挤压滑块(6)伸出时,挤压滑块(6)头部的端面(6b)与动模仁(11)的成型面(11b)相平齐;所述油缸(1)通过曲肘机构(12)与所述挤压滑块(6)连接,所述挤压控制装置(20)用于控制所述油缸(1)伸缩运动,所述油缸(1)伸出或缩回以驱动所述曲肘机构(12)伸直或弯曲,从而实现所述挤压滑块(6)伸出或缩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仁(11)和模内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11)上设置有滑孔(11a),且该滑孔(11a)的孔口位于动模仁(11)的成型面(11b)上;所述模内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滑块(6)、曲肘机构(12)、油缸(1)和挤压控制装置(20),所述挤压滑块(6)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滑孔(11a)内,当挤压滑块(6)缩回时,挤压滑块(6)头部的端面(6b)缩回所述滑孔(11a)内与滑孔(11a)的孔壁之间形成模腔,当挤压滑块(6)伸出时,挤压滑块(6)头部的端面(6b)与动模仁(11)的成型面(11b)相平齐;所述油缸(1)通过曲肘机构(12)与所述挤压滑块(6)连接,所述挤压控制装置(20)用于控制所述油缸(1)伸缩运动,所述油缸(1)伸出或缩回以驱动所述曲肘机构(12)伸直或弯曲,从而实现所述挤压滑块(6)伸出或缩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肘机构(12)包括第一屈肘转臂(8)、第二屈肘转臂(13)和屈肘座(10),所述第一屈肘转臂(8)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屈肘转轴(9)与所述挤压滑块(6)的尾部铰接,第一屈肘转臂(8)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屈肘转轴(14)与第二屈肘转臂(13)的第一端铰接,第二屈肘转臂(13)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屈肘转轴(15)与屈肘座(10)铰接,第二屈肘转轴(14)与所述油缸(1)的伸缩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肘转臂(8)的第一端与所述挤压滑块(6)的尾部之间、所述第一屈肘转臂(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屈肘转臂(13)的第一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屈肘转臂(13)的第二端与所述屈肘座(10)之间采用凸凹弧面配合,使曲肘机构(12)伸直时通过弧面承受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壁产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肘转臂(8)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外凸的第一外凸圆弧面(8a),所述挤压滑块(6)的尾部上设置有与第一外凸圆弧面(8a)相匹配的内凹的第一内凹圆弧面(6a),所述第一屈肘转臂(8)的第二端的端面为外凸的第二外凸圆弧面(8b),所述第二屈肘转臂(13)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凸圆弧面(8b)相匹配的内凹的第二内凹圆弧面(13a),所述第二屈肘转臂(13)的第二端的端面为外凸的第三外凸圆弧面(13b),所述屈肘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日标袁国强贾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