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1482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品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循环连接的油污泥分离罐和分馏塔,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内顶壁设有第一溶剂喷淋器,所述第一溶剂喷淋器下方设有第一振动筛,油污泥分离罐侧壁上设有第一废渣出口,所述第一废渣出口高度与第一振动筛的筛面齐平,油污泥分离罐的底部为回收槽;所述油污泥分离罐顶部的进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出料口之间设有溶剂管道,油污泥分离罐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进料口之间设有油品溶剂管道;所述分馏塔的底部设有油品收集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含油污泥进行分离处理,回收得到的油品纯度高,分离效率高,并能能够对溶剂进行重复利用,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品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含油污泥。经初步调查,我国每年含油污泥新增产量达80万吨左右,由于油泥中含有水、泥沙、硫化物、苯系物、酚类、烃类等,不仅占用土地和空间,而且严重的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油田生产的发展。含油污泥已经被国家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因此开发一种既能消除含油污泥对环境的危害又可回收资源的处理技术对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含油污泥种类繁多、性质复杂,相应的处理技术也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有筛选流化-调质-离心技术、焚烧、化学热洗、热解析、地耕法、堆肥法、生物反应器、溶剂萃取技术等,国内油田多采用填埋、浓缩脱水、固化处理、催化裂解等,其共同的缺点是未能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原油。申请号为201420608749.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回收装置,所述含油污泥回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依次将罐体划分为进泥室、加药搅拌室、电化学处理室、吸泥室和出水室;本技术的含油污泥分离回收装置依靠自身独特的结构,在罐体内流程内强化对污泥复杂稳定悬浮胶体体系的脱稳、破乳,并最终实现油、水、泥三相在小粒径范围内相互分离的工作原理,最终实现污泥的浓缩,省去了建造占地面积较大的地下污泥浓缩池(或缓冲池)及相关配套设备和设施,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上述专利的含油污泥回收装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油、水、泥进行分离,但是该装置的分离效率较低,并且该装置中的药剂是一次性的,无法重复使用,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本技术的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能够对含油污泥进行分离处理,回收得到的油品纯度高,分离效率高,并能能够对溶剂进行重复利用,降低成本。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循环连接的油污泥分离罐和分馏塔,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内顶壁设有第一溶剂喷淋器,所述第一溶剂喷淋器下方设有第一振动筛,油污泥分离罐侧壁上设有第一废渣出口,所述第一废渣出口高度与第一振动筛的筛面齐平,油污泥分离罐的底部为回收槽;所述油污泥分离罐顶部的进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出料口之间设有溶剂管道,油污泥分离罐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进料口之间设有油品溶剂管道;所述分馏塔的底部设有油品收集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含油污泥从油污泥分离罐的进料口进入油污泥分离罐内,第一溶剂喷淋器喷洒溶剂使溶剂与含油污泥混合溶解,在第一振动筛的作用下进行筛分,废渣被阻隔上振动筛上,并从第一废渣出口处排处。而溶解后的油品进入回收槽中,溶剂和油品通过油品溶剂管道进入分馏塔内,进过油品和溶剂的分离,油品从油品收集口收集,溶剂上升至分馏塔顶部并从出料口回到油污泥分离罐内,得到重复利用。作为优选,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进料口内设有螺杆进料器。螺杆进料器的作用是将含油污泥与回收后的溶剂一同进行混合,不仅能够增加含油污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而且能够使含油污泥变得更为稀松,增加流动性,避免进料口堵塞。作为优选,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第一振动筛下方设有水平的缓流板,所述缓流板底端面上设有第二溶剂喷淋器,所述第二溶剂喷淋器下方设有第二振动筛,油污泥分离罐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废渣出口,所述第二废渣出口高度与第二振动筛的筛面齐平。第二溶剂喷淋器、第二振动筛以及第二废渣出口的设置,能够对含油污泥进一步进行稀释和筛分。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振动筛的孔径大于第二振动筛的孔径。由于含油污泥在第一振动筛上的溶解度较低,其中含有大颗粒的固体废渣,而含油污泥在第二振动筛上的溶解度较高,其中的固体废渣颗粒较小,因此需要进行分级筛分。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废渣出口位于第一废渣出口的对侧。第一、第二废渣出口对立设置,能够增加含油污泥在油污泥分离罐内中停留时间,从而实现彻底筛分。作为优选,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底部还设有底座。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能够对含油污泥进行分离处理,回收得到的油品纯度高,分离效率高,并能能够对溶剂进行重复利用,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油污泥分离罐1、分馏塔2、第一溶剂喷淋器3、第一振动筛4、第一废渣出口5、回收槽6、溶剂管道7、油品溶剂管道8、油品收集口9、螺杆进料器10、缓流板11、第二溶剂喷淋器12、第二振动筛13、第二废渣出口14、底座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循环连接的油污泥分离罐1和分馏塔2。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内顶壁设有第一溶剂喷淋器3,所述第一溶剂喷淋器下方设有第一振动筛4,油污泥分离罐侧壁上设有第一废渣出口5,所述第一废渣出口高度与第一振动筛的筛面齐平。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第一振动筛下方设有水平的缓流板11,所述缓流板底端面上设有第二溶剂喷淋器12,所述第二溶剂喷淋器下方设有第二振动筛13,油污泥分离罐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废渣出口14,所述第二废渣出口高度与第二振动筛的筛面齐平。其中第二废渣出口位于第一废渣出口的对侧,且第一振动筛的孔径大于第二振动筛的孔径。油污泥分离罐的底部为回收槽6。所述油污泥分离罐顶部的进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出料口之间设有溶剂管道7,油污泥分离罐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进料口之间设有油品溶剂管道8。所述分馏塔的底部设有油品收集口9。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底部还设有底座15。其中,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进料口内设有螺杆进料器10。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油污泥分离罐的进料口处不设有螺杆进料器。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油污泥分离罐内还设有第三溶剂喷淋器、第三振动筛、第三废渣出口。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连接的油污泥分离罐(1)和分馏塔(2),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内顶壁设有第一溶剂喷淋器(3),所述第一溶剂喷淋器下方设有第一振动筛(4),油污泥分离罐侧壁上设有第一废渣出口(5),所述第一废渣出口高度与第一振动筛的筛面齐平,油污泥分离罐的底部为回收槽(6);所述油污泥分离罐顶部的进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出料口之间设有溶剂管道(7),油污泥分离罐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进料口之间设有油品溶剂管道(8);所述分馏塔的底部设有油品收集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连接的油污泥分离罐(1)和分馏塔(2),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内顶壁设有第一溶剂喷淋器(3),所述第一溶剂喷淋器下方设有第一振动筛(4),油污泥分离罐侧壁上设有第一废渣出口(5),所述第一废渣出口高度与第一振动筛的筛面齐平,油污泥分离罐的底部为回收槽(6);所述油污泥分离罐顶部的进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出料口之间设有溶剂管道(7),油污泥分离罐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分馏塔的进料口之间设有油品溶剂管道(8);所述分馏塔的底部设有油品收集口(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油品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泥分离罐的进料口内设有螺杆进料器(10)。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阳王北福聂立宏李国龙卢启轩王宇航王斌巨陈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