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144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压缩机为双级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与双级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与双级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相邻地设置,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由于该空调系统増设了供热部,且将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相邻地设置使得供热部与空调系统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使得供热部的热量得到增加从而利用增加的热量实现供热。这样设置有效的利用了空调系统中冷媒所带来的热量,降低了空调系统中的能量浪费,有效的增加了空调系统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一体机,使用了两个单级压缩机使得空调器具有不同的冷凝温度。通过不同的冷凝温度分别用于供暖和制取洗浴热水。空调供暖的温度需求比较低一般为(35℃~45℃),可以使用较低的冷凝温度进行加热。洗浴热水水温要求较高一般为(45℃~65℃),需要使用较高的冷凝温度进行加热。然而当室外温度较低时,例如在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制热负荷增加。单级压缩热泵机组由于低温工况下吸气比容增大,制冷剂循环流量减小,面临制热量严重衰减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制热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现有机组提供的制热量又大幅减少,使得现有机组无法满足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与制热水的需求。此外,在现有技术的机组中,空调系统中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在温度较高时直接进行节流,这一部分热量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热量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热量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压缩机为双级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与双级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与双级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相邻地设置,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三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的进口端与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水箱;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的进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相连通;送水管路,送水管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四换热器中,送水管路的出口端与水箱相连通。进一步地,第三换热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水箱中并与水箱内的水进行换热。进一步地,第四换热器为冷却器。进一步地,第二压缩机为单级压缩机。进一步地,第二压缩机为双级压缩机,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闪发器,第一闪发器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一闪发器的进口端与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闪发器连接有第一补液补气管,第一补液补气管与第二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通。进一步地,补液补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进一步地,供热部包括:供热管路,供热管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一换热器中,供热管路内设置有换热媒介;水泵,设置于供热管路上以驱动换热媒介流动并与第一换热器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供热部还包括:补水管路,补水管路与供热管路相连通。进一步地,供热管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供热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供热管路经多次弯折以形成盘状供热管路。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闪发器,第二闪发器的进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闪发器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相连通,第二闪发器连接有第二补液补气管,第二补液补气管与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通。进一步地,补液补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系统,空调系统为上述的空调系统。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供热部。其中,第一压缩机为双级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与双级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与双级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相邻地设置,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由于该空调系统増设了供热部,且将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相邻地设置使得供热部与空调系统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使得供热部的热量得到增加从而利用增加的热量实现供热。这样设置有效的利用了空调系统中冷媒所带来的热量,降低了空调系统中的能量浪费,有效的增加了空调系统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压缩机;11、节流装置;12、节流装置;13、节流装置;14、节流装置;20、四通阀;30、第一换热器;40、第二换热器;50、第二压缩机;60、第三换热器;70、供热部;71、供热管路;72、水泵;73、补水管路;80、第二闪发器;81、第二补液补气管;82、第二电磁阀;90、第一闪发器;91、第一补液补气管;92、第一电磁阀;100、水箱;200、第四换热器;201、送水管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0、第一换热器30、第二换热器40和供热部70。第一压缩机10为双级压缩机。第一换热器30的进口端与双级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40的进口端与第一换热器30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换热器40的出口端与双级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供热部70与第一换热器30相邻地设置,供热部70与第一换热器30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空调系统増设了供热部,且将供热部与第一换热器相邻地设置使得供热部与空调系统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使得供热部的热量得到增加从而利用增加的热量实现供热。这样设置有效的利用了空调系统中冷媒所带来的热量,降低了空调系统中的能量浪费,有效的增加了空调系统的使用性能。该空调系统由于采用了双级压缩机,有效的解决了冬季北方地区室外温度较低时,使用单级压缩机的空调热水一体机制热量不足的问题。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压缩机50。第二压缩机50的进气口与第二换热器40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三换热器60的进口端与第二压缩机50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三换热器60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40的进口端相连通。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50共用一个换热器即第二换热器40,在实现空调系统多用途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了空调系统的制造成本。这样设置实现了通过第一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气体进入第一换热器30后对供热部70进行加温,使供热部70的温度升高,继而利用供热部70的热量用于供暖。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水箱100、第四换热器200和送水管路201。第四换热器200的进口端与第一换热器30的出口端相连通,第四换热器200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40相连通。送水管路20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四换热器200中,送水管路201的出口端与水箱100相连通。采用第四换热器200对进入水箱100前的水做预热处理,使得进入水箱100内的水只需要少量的热量对其进行加热,就能够满足需求。其中,第三换热器6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水箱100中并与水箱100内的水进行换热。这样设置使得该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同时供热和同时供热水。有效的增加了该空调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10),所述第一压缩机(10)为双级压缩机;第一换热器(30),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进口端与所述双级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40),所述第二换热器(40)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40)的出口端与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供热部(70),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相邻地设置,所述供热部(70)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10),所述第一压缩机(10)为双级压缩机;第一换热器(30),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进口端与所述双级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40),所述第二换热器(40)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40)的出口端与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供热部(70),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相邻地设置,所述供热部(70)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压缩机(50),所述第二压缩机(50)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40)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三换热器(60),所述第三换热器(60)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50)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60)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40)的进口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水箱(100);第四换热器(200),所述第四换热器(200)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200)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40)相连通;送水管路(201),所述送水管路(20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四换热器(200)中,所述送水管路(201)的出口端与所述水箱(100)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6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水箱(100)中并与所述水箱(100)内的水进行换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器(200)为冷却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机(50)为单级压缩机。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机(50)为双级压缩机,所述空调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梁祥飞郑波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