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国平专利>正文

具有降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11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降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是一种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电针灸技术相结合的、用于治疗噪声病的医疗保健器械。该治疗器械的主要特点是:它含有一副具有防噪、降噪功能的反射器和一个脉冲发生器,在反射器内设置有药剂保持装置及电针灸电极,并通过药剂保持装置上特制的药剂与耳部表皮的接触,使其在温差、空气流通和人体皮肤的呼吸作用下,吸收药力,同时辅之电针灸技术;以增加其疗效。本治疗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患者佩带舒适,对由90dB以上稳态噪声、脉冲噪声而引起的各种噪声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电针灸技术相结合的用于治疗噪声病的医疗保健器械。噪声,是当代最严重的公害之一。长期生活、工作在90dB以上的噪音环境内的人员,由于长时间地受到高强度噪声的干扰,不仅使人们的体质受损,免疫机能下降,而且因噪声引起的各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大为提高。为此,虽涌现出了大量的防噪声器件,如英国科斯莫考公司(Cosmcord Itd of Waltham Cross,Hertfordshlre)生产的AWSA9173型耳罩,中国专利公开的防噪声护耳器(CW206506V)等,这些护耳器虽有一定的防噪功能,但对于治疗由噪声而引起的噪声病却无能为力。鉴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由噪声而引起的噪声病有显著治疗功效的、同时又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本专利技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天人合一”辩证论治的整体观念,针对噪声病的病理机制,运用祖国医学中“耳穴治病保健”的原理,通过药物及现代科学的电针灸技术,持续的、有规律地刺激相应的耳穴,以达到调节人体机能,防病治病的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措施1、设置了一副便于人们佩戴的具有防噪、降噪功能的反射器和一个脉冲发生器;2、在反射器内加设了药剂保持装置和电针灸电极;3、通过放置于药剂保持装置上特制的中药药剂与耳部表皮的接触,使其在温差、空气流通和人体皮肤的呼吸作用下,吸收药力,同时辅之采用现代科学的电针灸技术,持续地、有规律地刺激相应的耳穴,以增加其疗效。为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根据附图中提供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a-剖视图 b-右视3是本专利技术的脉冲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是一种防、治结合的医疗保健器械,它由调整杆1、联接器2、电针灸脉冲发生器3、弹性卡座4,反射器5、联接座6等部分所组成。反射器5含有一个光滑圆弧曲面组成的壳体11。为了使佩戴反射器的患者不致于感到闭塞感和减轻耳道内鼓膜两侧的大气压差,在反射器壳体11的上沿,设置有气压平衡孔10。在反射器的外沿配置有一副柔软的、富有弹性的护圈9,以使患者佩戴时具有舒适感。为使进入反射器内的噪音能最大限度地被吸收,在反射器的壳体11的内壁喷涂有一层采用植物纤维制作的缓冲层12。在壳体的边缘处,设置有档板7和药剂保持架8;药剂保持架8设计成网络状结构,以使置于网络内的药剂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不致于随意脱落。在药剂保持架8与缓冲层12之间,设置有一采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填料的衰减区13。用于电针灸的电极14安装在电极支承16上,电极支承16则安装在壳体内壁缘的支承座位15上。为了在治疗过程中能因人而宜,准确地认准耳穴,电极支承16可绕电极支承座位15转动,而电针灸电极14既可沿电极支承16作轴向调节,也可以绕其安装的轴心作旋转调节。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药剂是针对噪声病的病理机制,转化规律及病变形式,选用具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药物,如人参、黄芪、当归、仙茅等;具有影响介质释放的药物如胎盘、仙灵脾等;具有影响人体内C-AMP水平的药物如人参、甘草、郁金等;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如蜂蜜、首乌、僵蚕等,通过科学提炼,浓缩精而成为粉状结构,置于药剂保持架的网络内,并使其通过耳朵皮肤的呼吸功能而吸收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脉冲发生器,可采用电压型文氏桥式振荡电路,输出电压V0=20~25V,输出电流I0=0.15~0.3NA。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洁、对称造型,佩戴舒适。由于它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针对不同症状、配药处方,药剂对人体有益无弊,辅之科学的电针灸治疗,用电量小,在防治过程中,患者基本上无感觉,而且能产产生双向调节机体的效果。在高强度的稳态噪声、脉冲噪声环境中,佩戴本治疗器,降噪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经试验结果表明佩戴该治疗器的噪声病患者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不仅病情明显减轻,而且,对于提高患者的体质也具有明显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调整杆(1)、联接器(2)、弹性卡座(4)、联接座(6)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该噪声病治疗器含有两个反射器(5)和一个电针灸脉冲发生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器(5)含有一呈圆弧过渡连接的壳体(11),在壳体(11)的内壁喷涂有一层缓冲层(12),在壳体(11)的上沿设置有气压平衡孔(10),在壳体(11)的边缘处,设置的有档板(7)和药剂保持架(8),在药剂保持架(7)与缓冲层(12)之间设置有一采用高分子材料作填料的衰减区(13),在壳体内壁缘上的支承座(15)上,安装有电极支承(16),电极支承(16)上,安装有电针灸电极(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层(12)是采用植物纤维制作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保持架(8),为一网络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支承(16)可绕电极支承座(15)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针灸电极(14)可沿电极支承(16)作轴向调节或绕其安装轴心作旋转调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电压V0=20~25V,输出电流I0=0.15~0.3mA,频率为40HZ~200HZ。全文摘要具有降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是一种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电针灸技术相结合的、用于治疗噪声病的医疗保健器械。该治疗器械的主要特点是它含有一副具有防噪、降噪功能的反射器和一个脉冲发生器,在反射器内设置有药剂保持装置及电针灸电极,并通过药剂保持装置上特制的药剂与耳部表皮的接触,使其在温差、空气流通和人体皮肤的呼吸作用下,吸收药力,同时辅之电针灸技术;以增加其疗效。本治疗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患者佩带舒适,对由90dB以上稳态噪声、脉冲噪声而引起的各种噪声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文档编号A61N1/32GK1067370SQ92101939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孙国平, 金宝耀 申请人:孙国平, 金宝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调整杆(1)、联接器(2)、弹性卡座(4)、联接座(6)的具有防噪功能的噪声病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该噪声病治疗器含有两个反射器(5)和一个电针灸脉冲发生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平金宝耀
申请(专利权)人:孙国平金宝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