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0649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8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属于冶金配煤炼焦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选择基准配合煤,2)选择生产应用入炉煤,3)预测入炉煤的收缩率,4)评价收缩率,5)入炉煤的生产应用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在水分对收缩敏感的基础上,利用水分7%的节点,分别定量分析堆密度与收缩率的关系,为生产中堆密度的合理、有效调整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配煤炼焦
,具体地涉及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推焦顺利是焦炉正常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焦炉安全和长寿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保证焦炉推焦顺利必须控制合理的入炉煤收缩度,确保焦饼能够顺利推出。然而,受入炉煤水分、装煤工艺等的影响,在捣固炼焦中常出现推焦困难的状况,例如,堆密度增加,焦饼收缩度降低,极易造成推焦困难,最终导致推焦不顺的结果。而与水分对收缩度的影响不同,堆密度的增加在引起能耗增加的同时,也有利于焦炭产量的提高,且堆密度提高的越多,增加的越明显。《Fuel&Chemical Process》,Mar.2015,Vol.46,No.2报道了新日铁炼焦煤预处理专利技术现状分析,通过对新日铁炼焦煤预处理专利文献的搜索、整理和归纳,重点分析了
技术实现思路
要点,为我国进行炼焦煤预处理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Fuel&Chemical Process》,June.2015,Vol.46,No.3报道了WISCO炼焦煤预处理技术的开发,借鉴DAPS技术,开发出的炼焦煤干燥技术,可同时分成粉煤、中粗煤和粗颗粒煤3个粒度等级,最终实现煤干燥-型煤-选择性破碎一体化的炼焦煤预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在水分对收缩度敏感的基础上,利用水分7%的节点,分别定量分析堆密度与收缩率的关系,为生产中堆密度的合理、有效调整
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基准配合煤:将基准配合煤定义为1#配合煤,对1#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收缩率S1;2)选择生产应用入炉煤:将入炉煤定义为2#配合煤,对2#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堆密度D2、水分M2及收缩率S2;3)预测入炉煤的收缩率合理值:应用公式:S1-0.5%≤S0≤S1+0.5%;且S0为预测2#配合煤的收缩率;4)评价收缩率:若S2≥S1—0.5%,或S2的值满足所述步骤3)中S0的取值,则2#配合煤为生产可用,且评价过程终止;;5)调整2#配合煤的收缩率:若S2<S1-0.5%,则所述2#配合煤不可作为生产应用,评价过程继续,且2#配合煤收缩率的调整方案包括:方案一:调整2#配合煤的堆密度D2,且步骤如下:a)当2#配合煤的水分M2≤7%,采用公式S2=k3×D3+b3,其中负20<k3≤负5,5<b3≤25,S2=S1+0.5%或S2=S1—0.5%,且D3为2#配合煤堆密度的合理值;b)当2#配合煤的水分M2>7%时,采用公式S2=k4×D4+b4,其中负25<k4≤负10;10<b4≤25,S2=S1+0.5%或S2=S1—0.5%,且D4为2#配合煤堆密度的合理值;c)通过所述步骤a)和步骤b)中的公式,计算出D3和D4取值,调整2#配合煤的堆密度,使其满足D3和D4的合理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2#配合煤收缩率的调整方案还包括方案二:优化配煤结构,步骤如下:增加收缩度x≥40mm,b<0%的炼焦煤配量,使2#配合煤的收缩率S2满足:S1-0.5%≤S2≤S1+0.5%。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负15<k3≤负10,10<b3≤20,负
20<k4≤负15;15<b4≤20。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1#配合煤的堆密度D1满足:(0.73—0.02)g/cm3≤D1≤(0.73+0.02)g/cm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为预热处理炼焦煤炼焦新工艺,在生产前,定量分析堆密度与收缩率的关系,为生产中堆密度的合理、有效调整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2、本专利技术对入炉煤堆密度的控制方法,解决了入炉煤堆密度高引起收缩低、推焦难的问题,为保证顺利推焦、稳定炉墙和保护焦炉炉体安全做了充分的预警工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基准配合煤:将基准配合煤定义为1#配合煤,且1#配合煤的堆密度D1满足:(0.73—0.02)g/cm3≤D1≤(0.73+0.02)g/cm3,对1#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收缩率S1;2)选择生产应用入炉煤:将入炉煤定义为2#配合煤,对2#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堆密度D2、水分M2及收缩率S2;3)预测入炉煤的收缩率合理范围:应用公式:S1-0.5%≤S0≤S1+0.5%;且S0为预测2#配合煤的收缩率;4)评价收缩率:若S2≥S1—0.5%,或S2的值满足所述步骤3)中S0取值范围,则2#配合煤为生产可用,且评价过程终止;;5)调整2#配合煤的收缩率:若S2<S1-0.5%,则所述2#配合煤不可作为生产应用,评价过程继续,且2#配合煤收缩率的调整方案包括:方案一:调整2#配合煤的堆密度D2,且步骤如下:a)当2#配合煤的水分M2≤7%,采用公式S2=k3×D3+b3,其中负15<k3≤负10,10<b3≤20,S2=S1+0.5%或S2=S1—0.5%,且D3为2#配合煤堆密度的合理值;b)当2#配合煤的水分M2>7%时,采用公式S2=k4×D4+b4,其中负20<k4≤负15;15<b4≤20,S2=S1+0.5%或S2=S1—0.5%,且D4为2#配合煤堆密度的合理值;c)通过所述步骤a)和步骤b)中的公式,计算出D3和D4取值,调整2#配合煤的堆密度,使其满足D3和D4的合理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2#配合煤收缩率的调整方案还包括方案二:优化配煤结构,步骤如下:增加收缩度x≥40mm,b<0%的炼焦煤配量,使2#配合煤的收缩率S2满足:S1-0.5%≤S2≤S1+0.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作为说明:具体地,选择D1=0.75g/cm3的基准配合煤,将其定义为1#配合煤,再将1#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收缩率S1=8.1%,,再定义待生产应用的入炉煤为2#配合煤,测定2#配合煤的堆密度D2=0.85g/cm3,水分M2=10.5%;预测2#配合煤收缩率的合理值,应用公式:S0=S1±0.5%,2#配合煤的合理收缩率S0为7.6~8.6%之间;而对2#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实际收缩率S2为7.1%,则S2不满足S0的取值范围,故该2#配合煤的收缩率不合理,需要对其进行调整,调整方案包括如下两种:方案一:降低2#配合煤的堆密度:因为M2>7%,故应用公式S2=k4×D4+b4,其中当S2=7.6%时,k4=负15.8,b4=19.0,计算2#配合煤的堆密度为0.72g/cm3,当S2=8.1%时,k4=负15.8,b4=19.0,计算2#配合煤的堆密度为0.69g/cm3,因此保证2#配合煤的堆密度D2在0.69~0.72g/cm3之间,既可保证顺利推焦,又可保证焦炭质量。方案二:优化配煤结构:使2#配合煤的收缩率在2#配合煤的合理收缩率S0的范围内,增加收缩度x≥40mm,b<0%的炼焦煤配量。以上实施例仅为最佳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基准配合煤:将基准配合煤定义为1#配合煤,对1#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收缩率S1;2)选择生产应用入炉煤:将入炉煤定义为2#配合煤,对2#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堆密度D2、水分M2及收缩率S2;3)预测入炉煤的收缩率合理值:应用公式:S1-0.5%≤S0≤S1+0.5%;且S0为预测2#配合煤的收缩率;4)评价收缩率:若S2≥S1—0.5%,或S2的值满足所述步骤3)中S0的取值,则2#配合煤为生产可用,且评价过程终止;;5)调整2#配合煤的收缩率:若S2<S1-0.5%,则所述2#配合煤不可作为生产应用,评价过程继续,且2#配合煤收缩率的调整方案包括:方案一:调整2#配合煤的堆密度D2,且步骤如下:a)当2#配合煤的水分M2≤7%,采用公式S2=k3×D3+b3,其中负20<k3≤负5,5<b3≤25,S2=S1+0.5%或S2=S1—0.5%,且D3为2#配合煤堆密度的合理值;b)当2#配合煤的水分M2>7%时,采用公式S2=k4×D4+b4,其中负25<k4≤负10;10<b4≤25,S2=S1+0.5%或S2=S1—0.5%,且D4为2#配合煤堆密度的合理值;c)通过所述步骤a)和步骤b)中的公式,计算出D3和D4取值,调整2#配合煤的堆密度,使其满足D3和D4的合理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堆密度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基准配合煤:将基准配合煤定义为1#配合煤,对1#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收缩率S1;2)选择生产应用入炉煤:将入炉煤定义为2#配合煤,对2#配合煤进行炼焦处理,测定其堆密度D2、水分M2及收缩率S2;3)预测入炉煤的收缩率合理值:应用公式:S1-0.5%≤S0≤S1+0.5%;且S0为预测2#配合煤的收缩率;4)评价收缩率:若S2≥S1—0.5%,或S2的值满足所述步骤3)中S0的取值,则2#配合煤为生产可用,且评价过程终止;;5)调整2#配合煤的收缩率:若S2<S1-0.5%,则所述2#配合煤不可作为生产应用,评价过程继续,且2#配合煤收缩率的调整方案包括:方案一:调整2#配合煤的堆密度D2,且步骤如下:a)当2#配合煤的水分M2≤7%,采用公式S2=k3×D3+b3,其中负20<k3≤负5,5<b3≤25,S2=S1+0.5%或S2=S1—0.5%,且D3为2#配合煤堆密度的合理值;b)当2#配合煤的水分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红薛改凤方红明詹立志陈鹏鲍俊芳宋子逵任玉明项茹陈细涛王元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