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0346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7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包括中心套筒、驱动线圈、上配重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基片、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配重块、偏置线圈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上端、下端分别粘贴有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上端粘贴有上配重块,驱动线圈位于上配重块的上端,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端粘贴有下配重块,偏置线圈位于下配重块的下端,中心套筒从上往下依次穿过驱动线圈、上配重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基片、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配重块和偏置线圈,中心套筒与驱动线圈、基片、偏置线圈均为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为振动元件,具有振幅大、响应快、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器
,特别是涉及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振动器
中,振动器采用的技术为偏心轮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进行旋转,由于偏心轮本身质量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振幅与偏心距及偏心轮的大小有关,由于电动机以及偏心轮都很大,因此在集成产品的小型化上采用传统振动技术的可行性不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压电陶瓷振动器虽解决了体积小的问题,但是其所需要的驱动电压较高,并且压电陶瓷形变量较小,从而导致振幅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振幅大、驱动电压小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包括中心套筒、驱动线圈、上配重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基片、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配重块、偏置线圈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为圆环形结构,基片内径与中心套筒外径相匹配,所述的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下超磁致伸缩薄膜均为圆环形结构,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下超磁致伸缩薄膜内径比基片内径略大,上超磁致伸缩薄
膜材料、下超磁致伸缩薄膜材料均为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上超磁致伸缩薄膜采用正磁致伸缩效应,下超磁致伸缩薄膜采用逆磁致伸缩效应,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下超磁致伸缩薄膜分别粘贴在基片上端、下端,所述的上配重块、下配重块为圆环形结构,上配重块、下配重块分别粘贴在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下超磁致伸缩薄膜的上端、下端,所述的驱动线圈包括线圈Ⅰ和外壳Ⅰ,线圈Ⅰ由漆包线缠绕而成,线圈Ⅰ位于外壳Ⅰ内,线圈Ⅰ两端与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外壳Ⅰ为圆环形结构,外壳Ⅰ内径与中心套筒外径相匹配,驱动线圈位于上配重块的上端,所述的偏置线圈包括线圈Ⅱ和外壳Ⅱ,线圈Ⅱ为漆包线缠绕而成,线圈Ⅱ位于外壳Ⅱ内,线圈Ⅱ两端与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外壳Ⅱ为圆环形结构,外壳Ⅱ内径与中心套筒外径相匹配,偏置线圈位于下配重块的下端,所述的中心套筒从上往下依次穿过驱动线圈、上配重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基片、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配重块和偏置线圈,中心套筒与驱动线圈、基片、偏置线圈均为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从技术以及材料方面解决了传统振动技术以及压电陶瓷振动器的缺陷,利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响应快、变形大的优点,使得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具有体积小、振幅大、驱动电压小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中心套筒,2.驱动线圈,3.上配重块,4.上超磁致伸缩薄膜,5.基片,6.下超磁致伸缩薄膜,7.下配重块,8.偏置线圈,9.电源,201.线圈Ⅰ,202.外壳Ⅰ,801.线圈Ⅱ,802.外壳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包括中心套筒1、驱动线圈2、上配重块3、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基片5、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下配重块7、偏置线圈8和电源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5为圆环形结构,基片5内径与中心套筒1外径相匹配,所述的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均为圆环形结构,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内径比基片5内径略大,便于中心套筒1的安装,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材料、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材料均为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采用正磁致伸缩效应,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采用逆磁致伸缩效应,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分别粘贴在基片5上端、下端,所述的上配重块3、下配重块7为圆环形结构,上配重块3、下配重块7分别粘贴在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上端、下端,上配重块3、下配重块7采用层叠复合式结构,使得振感更强,所述的驱动线圈2包括线圈Ⅰ201和外壳Ⅰ202,线圈Ⅰ201由漆包线缠绕而成,线圈Ⅰ201位于外壳Ⅰ202内,线圈Ⅰ201两端与电源9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外壳Ⅰ202为圆环形结构,外壳Ⅰ202内径与中心套筒1外径相匹配,驱动线圈2位于上配重块3的上端,所述的偏置线圈8包括线圈Ⅱ801和外壳Ⅱ802,线圈Ⅱ801为漆包线缠绕而成,线圈Ⅱ801位于外壳802内,线圈Ⅱ801两端与电源9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外壳Ⅱ802为圆环形结构,
外壳Ⅱ802内径与中心套筒1外径相匹配,偏置线圈8位于下配重块7的下端,所述的中心套筒1从上往下依次穿过驱动线圈2、上配重块3、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基片5、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下配重块7、偏置线圈8,中心套筒1与驱动线圈2、基片5、偏置线圈8均为固定连接。工作时先将偏置线圈8通电使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均处于变形量最大的线性段,然后通过电源9对驱动线圈2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使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产生形变,再通过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的形变带动基片5变形振动,上配重块3、下配重块7采用层叠复合式结构,使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4、下超磁致伸缩薄膜6在同等的形变下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的振感更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

【技术保护点】
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包括中心套筒、驱动线圈、上配重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基片、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配重块、偏置线圈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上端、下端分别粘贴有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上端粘贴有上配重块,驱动线圈位于上配重块的上端,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端粘贴有下配重块,偏置线圈位于下配重块的下端,中心套筒从上往下依次穿过驱动线圈、上配重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基片、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配重块和偏置线圈,中心套筒与驱动线圈、基片、偏置线圈均为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包括中心套筒、驱动线圈、上配重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基片、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配重块、偏置线圈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上端、下端分别粘贴有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上端粘贴有上配重块,驱动线圈位于上配重块的上端,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端粘贴有下配重块,偏置线圈位于下配重块的下端,中心套筒从上往下依次穿过驱动线圈、上配重块、上超磁致伸缩薄膜、基片、下超磁致伸缩薄膜、下配重块和偏置线圈,中心套筒与驱动线圈、基片、偏置线圈均为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为圆环形结构,基片内径与中心套筒外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超磁致伸缩薄膜、下超磁致伸缩薄膜均为圆环形结构,上超磁致伸缩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曹丰冒鹏飞何涛魏本柱马丁邓月飞钟长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