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仕海专利>正文

一种船舶空化清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000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7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空化清洗盘,包括推手架、盘状壳体、空心转轴、清洗用喷管、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盘状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水口,推手架设在盘状壳体的上方,空心转轴设在盘状壳体上,清洗用喷管设在盘状壳体内且与空心转轴相连通,清洗用喷管的端部设有涡轮喷嘴,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分别与空心转轴相连通且位于盘状壳体的上方,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在盘状壳体的开口上还安装有一防护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清洗过程中,通过防护栏的防护,能够将具有小面积不规则面的部件与清洗用喷管及涡轮喷嘴隔开,避免出现清洗用喷管及涡轮喷嘴被绊住的情况,提高清洗效率且能避免由于碰撞引起的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船舶进行清洗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船舶空化清洗盘
技术介绍
船舶清洗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而又极具市场潜力的行业。我国在这一行业的技术研发还处于极为落后的状态。国际上现阶段所使用的液压清洗刷使用不方便,效率低(尤其对污损生物滋生严重的表面),对被清洁物表面和涂料有很大的损伤并对环境产生污染。空化射流技术是目前清洗行业上新兴的最具潜力的方法,但在水下清洗的设备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清洗效率低,不易操作,密封性能差,设备故障率高等缺陷。申请号为201110046757.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它是由推手架、盘状壳体、空心转轴、清洗用喷管、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构成,盘状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水口,推手架设在盘状壳体的上方且与盘状壳体连接,空心转轴设在盘状壳体上,清洗用喷管设在盘状壳体内且与空心转轴相连通,清洗用喷管的端部设有涡轮喷嘴;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分别与空心转轴相连通且位于盘状壳体的上方,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该专利技术具有清洗效率高、性能稳定、故障率极低和安全可靠的特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是对船舶上具有小面积不规则面的部件(如船舵、舵轴、锚等)清洗时,小面积的不规则面容易绊住清洗用喷管及涡轮喷嘴,因此,需要在清洗时小心注意,否则会影响清洗效率,甚至会损坏部件,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船舶空化清洗盘,使用该船舶空化清洗盘能对船舶上具有小面积不规则面的部件进行清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空化清洗盘, 包括推手架、盘状壳体、空心转轴、清洗用喷管、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盘状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水口,推手架设在盘状壳体的上方且与盘状壳体连接,空心转轴设在盘状壳体上,清洗用喷管设在盘状壳体内且与空心转轴相连通,清洗用喷管的端部设有涡轮喷嘴,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分别与空心转轴相连通且位于盘状壳体的上方,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壳体的开口上还安装有一防护栏。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呈工字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盘状壳体的开口边缘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用喷管设有2个。进一步地,所述盘状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水调节板,进水调节板上设有与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相对应的通孔,进水调节板紧贴在盘状壳体的上表面。所述推进用喷管的一端部设有喷嘴。所述盘状壳体上设有浮力材料层,浮力大小与自身的重力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盘状壳体上设有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适用范围广。通过在盘状壳体开口上设置防护栏,在清洗过程中,通过防护栏的防护,能够将具有小面积不规则面的部件与清洗用喷管及涡轮喷嘴隔开,避免出现清洗用喷管及涡轮喷嘴被绊住的情况,有效提高清洗效率,且能避免清洗过程中由于碰撞引起的部件损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仰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船舶空化清洗盘,包括推手架1、盘状壳体2、空心转轴3、清洗用喷管4、高压液输入管5和推进用喷管6构成,盘状壳体2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水口,推手架1设在盘状壳体2的上方且与盘状壳体2连接,空心转轴3的一端部从盘状壳体2的中心孔穿过;所述清洗用喷管4有四个,每个清洗用喷管4设在盘状壳体2内且与空心转轴3相连通,清洗用喷管4的端部设有涡轮喷嘴13;高压液输入管5和推进用喷管6通过连接件14分别与空心转轴3相连通且位于盘状壳体2的上方,连接件14是通过轴承安装在空心转轴3上的,当空心转轴3转动时,连接件14是固定不动的;高压液输入管5和推进用喷管6上分别设有控制阀8。在盘状壳体2的开口上还安装有一防护栏15,该防护栏15呈工字状,且两端分别与盘状壳体的开口边缘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盘状壳体2的顶部设有进水调节板9,所述进水调节板9上设有与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相对应的通孔,进水调节板9紧贴在盘状壳体2的上表面。当进水调节板9上的通孔与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完全相对应时,水流最大,当进水调节板9上的通孔与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完全错开,没有上下对应时,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被封闭。进水调节板的作用是根据污物贴附性强,难以在正常速度下清除时,对进水调节板进行调节,将进水口调小,这样可使盘状壳体的吸附力更大,使清洗装置移动速度更慢,从而实现对污物彻底清除的目的。上述盘状壳体2上设有浮力材料层,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的浮力大小与自身的重力相等。使清洗盘在水中处于零浮力,大大改进了清洗盘的运行性能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上述盘状壳体2的底部设有三个滑轮,包括两个固定滑轮10和一个转向滑轮12。在推进用喷管6的一端部设有喷嘴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根据清洗盘的重量采用可产生同等浮力的浮力材料7,使清洗盘在水中处于零浮力。增压动力装置与高压液输入管5连接。水下清洗工作人员将水下清洗装置投入水中,起动动力装置,将水下清洗装置贴在船舶处于水中的部位或水中要清洗的其他物体表面。打开高压液输入管5上的高压控制阀开关,动力装置产生的高压液体经空心转轴3、清洗用喷管后,从涡轮喷嘴13喷射而出,在反喷射力的作用下,涡轮喷嘴13带动空心转轴3旋转,从而使盘状壳体2吸附在清洗物表面,同时旋转产生空化对物体表面进行清洁除垢,射流从清洗盘底射出使盘内形成负压而吸附在被清洗物表面上,通过对进水口大小的调整,而达到对清洗盘吸附力大小的控制。需要移动时,打开推进用喷管6上的控制阀,高压液体从喷嘴11喷射出,在水中形成推动力,使吸附在清洗物表面上的清洗盘滑轮缓慢移动,水下清洗操作人员手握连接在清洗盘上的推手架1,通过观察显示器表面污物的分布情况而控制清洗盘的前进方向。在清洗过程中,通过防护栏15的防护,能够将具有小面积不规则面的部件与清洗用喷管4及涡轮喷嘴13隔开,避免出现清洗用喷管4及涡轮喷嘴13被绊住的情况。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空化清洗盘, 包括推手架、盘状壳体、空心转轴、清洗用喷管、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盘状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水口,推手架设在盘状壳体的上方且与盘状壳体连接,空心转轴设在盘状壳体上,清洗用喷管设在盘状壳体内且与空心转轴相连通,清洗用喷管的端部设有涡轮喷嘴,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分别与空心转轴相连通且位于盘状壳体的上方,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壳体的开口上还安装有一防护栏。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船舶空化清洗盘, 包括推手架、盘状壳体、空心转轴、清洗用喷管、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盘状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水口,推手架设在盘状壳体的上方且与盘状壳体连接,空心转轴设在盘状壳体上,清洗用喷管设在盘状壳体内且与空心转轴相连通,清洗用喷管的端部设有涡轮喷嘴,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分别与空心转轴相连通且位于盘状壳体的上方,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壳体的开口上还安装有一防护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空化清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呈工字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盘状壳体的开口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仕海许永辉吴民彭飞闵少松傅海涛黄海量杨青松许永田
申请(专利权)人:许仕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