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闭塞锻造成形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刚性模座、浮动凹模、挤压凸模和锁紧卡爪机构,刚性模座包括上吊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外导套、外导柱、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底板;浮动凹模包括上浮动板、上凹模、下浮动板和下模;挤压凸模包括上凸模和下凸模;锁紧卡爪机构包括卡爪和杠杆机构;所述模具通过锁紧卡爪机构实现上浮动板和下浮动板的连接,通过锁紧卡爪机构的运动实现模具的开模和合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能够实现闭塞成形,具有结构简单,合模压力大的能够实现模具双向挤压的闭塞锻造成形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轴承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闭式挤压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轮毂轴承是汽车重要的行走机件。该轴承担负着降低底盘运转时的摩擦阻力,维持汽车正常行驶的重任。如果轮毂轴承出了故障,可能会引起噪音、轴承发热等的现象,特别是前轮更为明显,容易导致方向失控等危险现象。因此对轴承的寿命及可靠性有严格的要求。现有技术中轮毂轴承制造方法主要有铸造和锻造,其中采用铸造方法需要利用重力把溶液浇注到模具中,经车床处理打磨,即可完成生产,采用这种铸造工艺,成本低,零件容易产生气泡成品率低。其中锻造分为自由锻、模锻、碾环和特殊锻造,其中自由锻不适用于批量较大的锻件;特殊锻造需要采用专业设备生产,设备投入大;模锻分为闭式模锻和开式模锻,采用开式模锻零件易产生飞边,材料的利用率低;闭式模锻没有飞边,材料利用率高,但是采用闭式模锻主要采用氮气弹簧、蝶形弹簧等弹性元件锁紧可分凹模的挤压模具,该模具合模压力小,只适于小型锻件制造,且不能实现模具的双向挤压,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模压力大能够实现模具双向挤压的闭塞锻造成形模具。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以另选或有利的方式发展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闭塞锻造成形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刚性模座、浮动凹模、挤压凸模和锁紧卡爪机构。刚性模座包括上刚性模座、下刚性模座。所述上刚性模座包括上吊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外导套;上吊板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吊板与上垫板连接,所述上吊板的底部均匀分布有4个外导套;所述上垫板与上固定板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上模具弹簧、上内导柱;所述上吊板顶部设置有多个螺杆安装孔,所述螺杆安装孔贯穿上吊板、上垫板和上固定板,所述螺杆安装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下刚性模座包括外导柱、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底板,下底板与下模座连接,所述下底板与下垫板连接,所述下底板的顶端均匀分布有4个外导柱,所述下垫板与下固定板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下模具弹簧、下内导柱。所述上刚性模座的上吊板上设置的外导套和下刚性模座的下底板上设置的外导柱相配合。浮动凹模包括上浮动板、上凹模、下浮动板和下凹模。上浮动板上设置有与上内导柱相配合的上内导柱导套,上浮动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贯穿上吊板、上垫板和上固定板的螺杆相配合;上浮动板与上凹模连接,所述上凹模内设置有上模腔。下浮动板上设置有与下内导柱相配合的下内导柱导套,下浮动板与下凹模连接,所述下凹模内设置有下模腔。上固定板、上浮动板上设置有上凸模贯穿孔,下固定板、下浮动板上设置有下凸模贯穿孔。挤压凸模包括上凸模和下凸模,所述上凸模穿过上凸模贯穿孔与上固定板过盈配合;所述下凸模穿过下凸模贯穿孔与下固定板过盈配合。所述上模腔、下模腔、上凸模和下凸模形成封闭型腔。所述锁紧卡爪机构对称分布于模具的两侧,所述锁紧卡爪机构包括卡爪和
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下底板相连接,杠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卡爪通过定位销连接在下浮动板的两侧。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采用闭塞锻造的方法形成轮毂轴承,加工无飞边,材料的利用率高;上凸模和下凸模能够实现双向挤压,零件锻造过程中不需要翻转加工件,使之能够在一次锻造成形过程中实现双向挤压,不需要多余的模具和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采用卡爪实现上浮动板和下浮动板的可靠连接,提高了模具的合模压力,不仅为小型模具的锁紧闭合提供可靠的连接,同时为中型和大型模具的锁紧闭合提供可靠的连接。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闭塞锻造成形模具的俯视图。图2是沿B面的闭塞锻造成形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B面的闭塞锻造成形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上刚性模做和上浮动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沿A面的剖视图。图7是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沿A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闭塞锻造成形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刚性模座、浮动凹模、挤压凸模和锁紧卡爪机构。刚性模座包括上刚性模座、下刚性模座。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上刚性模座包括上吊板1、上垫板2、上固定板3、外导套4;上吊板1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吊板1与上垫板2连接,所述上吊板1的底部均匀分布有4个外导套4;所述上垫板2与上固定板3连接,所述上固定板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上模具弹簧19、上内导柱20;所述上吊板1顶部设置有多个螺杆安装孔,所述螺杆安装孔贯穿上吊板1、上垫板2和上固定板3,所述螺杆安装孔内设置有螺杆17。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下刚性模座包括外导柱9、下固定板14、下垫板15和下底板16,下底板16与下模座连接,所述下底板16与下垫板15连接,所述下底板16的顶端均匀分布有4个外导柱9,所述下垫板15与下固定板14连接,所述下固定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下模具弹簧21、下内导柱22。所述上刚性模座的上吊板1上设置的外导套4和下刚性模座的下底板16上设置的外导柱9相配合。浮动凹模包括上浮动板6、上凹模7、下浮动板11和下凹模10。上浮动板6上设置有与上内导柱20相配合的上内导柱导套,上浮动板6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贯穿上吊板、上垫板和上固定板的螺杆17相配合;上浮动板6与上凹模7连接,所述上凹模7内设置有上模腔。下浮动板11上设置有与下内导柱20相配合的下内导柱导套,下浮动板11与下凹模10连接,所述下凹模10内设置有下模腔。如图2、图3所示,上固定板3、上浮动板6上设置有上凸模贯穿孔,下固定板14、下浮动板11上设置有下凸模贯穿孔。挤压凸模包括上凸模5和下凸模13,所述上凸模5穿过上凸模贯穿孔与上固定板3过盈配合;所述下凸模13穿过下凸模贯穿孔与下固定板14过盈配合。所述上模腔、下模腔、上凸模5和下凸模13形成封闭型腔。所述锁紧卡爪机构对称分布于模具的两侧,所述锁紧卡爪机构包括卡爪8和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闭塞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刚性模座、浮动凹模、挤压凸模和锁紧卡爪机构,其中:刚性模座包括上刚性模座、下刚性模座,其中:所述上刚性模座包括上吊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外导套;所述上吊板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吊板与上垫板连接,所述上吊板的底部均匀分布有4个外导套;所述上垫板与上固定板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上模具弹簧、上内导柱;所述上吊板顶部设置有多个螺杆安装孔,所述螺杆安装孔贯穿上吊板、上垫板和上固定板,所述螺杆安装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下刚性模座包括外导柱、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底板,下底板与下模座连接,所述下底板与下垫板连接,所述下底板的顶端均匀分布有4个外导柱,所述下垫板与下固定板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下模具弹簧、下内导柱;所述上刚性模座的上吊板上设置的外导套和下刚性模座的下底板上设置的外导柱相配合;浮动凹模包括上浮动板、上凹模、下浮动板和下凹模,其中:上浮动板上设置有与上内导柱相配合的上内导柱导套,上浮动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贯穿上吊板、上垫板和上固定板的螺杆相配合;上浮动板与上凹模连接,所述上凹模内设置有上模腔;下浮动板上设置有与下内导柱相配合的下内导柱导套,下浮动板与下凹模连接,所述下凹模内设置有下模腔;上固定板、上浮动板上设置有上凸模贯穿孔,下固定板、下浮动板上设置有下凸模贯穿孔;挤压凸模包括上凸模和下凸模,所述上凸模穿过上凸模贯穿孔与上固定板过盈配合;所述下凸模穿过下凸模贯穿孔与下固定板过盈配合;所述上模腔、下模腔、上凸模和下凸模形成封闭型腔;所述锁紧卡爪机构对称分布于模具的两侧,所述锁紧卡爪机构包括卡爪和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下底板相连接,杠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卡爪通过定位销连接在下浮动板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塞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刚性模座、浮动凹模、挤压凸模和锁紧卡爪机构,其中:刚性模座包括上刚性模座、下刚性模座,其中:所述上刚性模座包括上吊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外导套;所述上吊板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吊板与上垫板连接,所述上吊板的底部均匀分布有4个外导套;所述上垫板与上固定板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上模具弹簧、上内导柱;所述上吊板顶部设置有多个螺杆安装孔,所述螺杆安装孔贯穿上吊板、上垫板和上固定板,所述螺杆安装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下刚性模座包括外导柱、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底板,下底板与下模座连接,所述下底板与下垫板连接,所述下底板的顶端均匀分布有4个外导柱,所述下垫板与下固定板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下模具弹簧、下内导柱;所述上刚性模座的上吊板上设置的外导套和下刚性模座的下底板上设置的外导柱相配合;浮动凹模包括上浮动板、上凹模、下浮动板和下凹模,其中:上浮动板上设置有与上内导柱相配合的上内导柱导套,上浮动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贯穿上吊板、上垫板和上固定板的螺杆相配合;上浮动板与上凹模连接,所述上凹模内设置有上模腔;下浮动板上设置有与下内导柱相配合的下内导柱导套,下浮动板与下凹模连接,所述下凹模内设置有下模腔;上固定板、上浮动板上设置有上凸模贯穿孔,下固定板、下浮动板上设置有下凸模贯穿孔;挤压凸模包括上凸模和下凸模,所述上凸模穿过上凸模贯穿孔与上固定板过盈配合;所述下凸模穿过下凸模贯穿孔与下固定板过盈配合;所述上模腔、下模腔、上凸模和下凸模形成封闭型腔;所述锁紧卡爪机构对称分布于模具的两侧,所述锁紧卡爪机构包括卡爪和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万锡建,周文荣,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美达德隆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