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勇专利>正文

一种上游倒虹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8797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5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游倒虹井,其包括井体和井盖。井体主要包括用于沉淀水中颗粒物的沉淀区和用于存放污泥的沉泥室,沉泥室处于井体的底部,在沉泥室放置有框架,框架内部及边框表层附有一层滤布;沉淀区放置有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板,斜板两侧固定有防止水从两侧渗漏的柔性橡胶片,斜板通过连杆连接,靠近进水管的一块斜板上端通过合页链接导流板下端,导流板上端紧靠井壁且低于进水管管内底,导流板两侧固定有防止水从两侧渗漏的柔性橡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有可能在倒虹管中沉淀淤积的泥沙集中收集于上游倒虹井中,并能够妥善将沉淀的泥沙清理出倒虹井;本发明专利技术管理方便,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排水管网中构筑物的工程
,特指一种能够拦截泥沙并方便清理的上游倒虹井
技术介绍
新城区与旧城区大多是由河流、铁路等天然和人为屏障分割开来,新区市政管道与旧城区管网系统连接往往会遇到河流、山涧、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不能按平坦地区的坡度和埋深参数设计和施工,因而,此种情况下的污水管网系统往往需要采用倒虹吸方式通过障碍物。随着农村环保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由分散式排放转向集中排放并加以处理达标排放,排水管网在农村村庄中大量修建,倒虹管及倒虹井在排水系统中经常用到。倒虹管及倒虹井设计环境往往比较复杂,要考虑穿越物的现状和远景规划,穿越航运河道,还应与当地航运管理机关协商确定。如果倒虹管及倒虹井的设计或运行不当 ,在使用过程中就会经常造成倒虹管内泥沙淤积。特别是农村居民用水量变化较大,倒虹管中接纳的水量经常很小,导致管中流速小于设计最小流速,管中很容易被泥沙淤积,最终严重影响管网排污水的能力。倒虹管的清通管理比一般管道困难很多,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倒虹管内污泥的淤积,更要加强工程竣工后的管理维护力度,以保证倒虹管的畅通。目前,现有技术通常借助移动 冲洗设备,通过高压水流对倒虹管进行冲洗。采用这种冲洗方式,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不仅冲洗难度大,而且整个倒虹管难以被彻底冲洗干净,冲洗后会产生大量带有泥沙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后续的管网,不但增加其负担,而且会将大量泥沙带入到管网中,很可能造成管网中泥沙的淤积。农村中淤积倒虹管的管理更为不易,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而且冲洗之后的污水会对后续水处理构筑物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上游倒虹井,包括井体、处于井体顶部的井盖、井体一侧连接进水管和井体另一侧连接倒虹管,上游倒虹井通过倒虹管链接下游倒虹井。所述井体包括上端用于系拉绳的环、用于沉淀水中颗粒物的沉淀区和用于存放污泥的沉泥室,沉泥室处于井体的底部,沉泥室有相对于井体内壁向内凸的台阶,在沉泥室放置有框架,框架的框条之间有空隙,框架上端四周有一层向外侧凸出且紧靠台阶顶端的边框,边框处于井体所连倒虹管管口管内底,边框上设置有系于环上的拉绳,框架内部及边框表层附有一层滤布;沉淀区放置有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板,斜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杆穿过的孔洞,斜板两侧固定有防止水从两侧渗漏的柔性橡胶片,斜板通过连杆连接,每块斜板通过连杆上的螺帽固定,连杆上有系于环上的拉绳,斜板上端低于进水管管内底,斜板上端高于井体所连倒虹管管口顶部,靠近进水管的一块斜板上端通过合页链接导流板下端,导流板上端紧靠井壁且低于进水管管内底,导流板两侧固定有防止水从两侧渗漏的柔性橡胶片,导流板上端设置有拉绳系于环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有可能在倒虹管中沉淀淤积的泥沙集中收集于上游倒虹井中,并能够妥善将沉淀的泥沙清理出倒虹井;本专利技术管理方便,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适用范围广,尤其是来水量变化较大导致实际流速小于设计流速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框架侧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斜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本专利技术一种上游倒虹井1,包括井体11、处于井体11顶部的井盖12、井体11一侧连接进水管13和井体11另一侧连接倒虹管2,上游倒虹井1通过倒虹管2链接下游倒虹井3。所述井体11包括上端用于系拉绳114、145、157的环111、用于沉淀水中颗粒物的沉淀区112和用于存放污泥的沉泥室113,沉泥室113处于井体11的底部,沉泥室113有相对于井体11内壁向内凸的台阶115,在沉泥室113放置有框架14,框架14的框条141之间有空隙142,框架14上端四周有一层向外侧凸出且紧靠台阶115顶端的边框143,边框143处于井体11所连倒虹管2管口管内底,边框143上设置有系于环111上的拉绳145,框架14内部及边框143表层附有一层滤布144;沉淀区112放置有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板15,斜板15上设置有用于连杆151穿过的孔洞152,斜板15两侧固定有防止水从两侧渗漏的柔性橡胶片153,斜板15通过连杆151连接,每块斜板15通过连杆151上的螺帽154固定,连杆151上有系于环111上的拉绳114,斜板15上端低于进水管13管内底,斜板15上端高于井体11所连倒虹管2管口顶部,靠近进水管13的一块斜板15上端通过合页155链接导流板156下端,导流板156上端紧靠井壁且低于进水管13管内底,导流板156两侧固定有防止水从两侧渗漏的柔性橡胶片,导流板156上端设置有拉绳157系于环111上。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污水由进水管13进入到井体11,沿导流板156向下进入沉淀区112,污水进入斜板15与斜板15之间的较小空隙中,污水沿斜板15倾斜向下流动,而污水中的颗粒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向下运动,直至碰撞到斜板15上,沿斜板15向下滑,直至滑到沉泥室113,进入到框架14的滤布144内。大部分颗粒物被沉淀后的污水沿斜板15下端流向倒虹管2,污水经过倒虹管2流向下游倒虹井3,此时,流经倒虹管2的污水内能够沉淀于倒虹管2内的悬浮物几乎没有。在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沉泥室113进行清理。将井盖12全部打开,先拉起导流板156上的拉绳157,导流板156绕合页155旋转,使导流板156垂直向上,然后拉起连杆151上的拉绳114,使斜板15向上被拉出,将斜板15简单的进行冲洗。再拉起框架14上的拉绳145,将框架14拉起,在框架14上升的过程中,框架14离开水面,框架14内部分水通过滤布144过滤出框架14,使沉泥得到浓缩,将框架14移出上游倒虹井1,在井外放置一段时间,使沉泥得到进一步的浓缩,便于沉泥的处理。将沉泥清理出框架14,对滤布144进行冲洗干净。拉起框架14上的拉绳145,将框架14放入上游倒虹井1,直至降到沉泥室113底部,将拉绳145系于环111上。调整斜板15两边的螺帽154的间距,使斜板15能够朝连杆151方向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拉起连杆151上拉绳114,拉起导流板156上的拉绳157,将斜板15和导流板156放入上游倒虹井1,使导流板156紧靠井体11有进水管13的一侧,将斜板15和导流板156慢慢放下,直至斜板15下端跟边框143上端接触到,将导流板156和连杆151上拉绳114系于环111上。使用长竿放入上游倒虹井1内推动斜板15,使斜板15产生倾斜,直到离倒虹管2最近的斜板15上端紧靠井壁,抽出长竿,盖上井盖12。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游倒虹井,包括井体、处于井体顶部的井盖、井体一侧连接进水管和井体另一侧连接倒虹管,上游倒虹井通过倒虹管链接下游倒虹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包括上端用于系拉绳的环、用于沉淀水中颗粒物的沉淀区和用于存放污泥的沉泥室,沉泥室处于井体的底部,沉泥室有相对于井体内壁向内凸的台阶,在沉泥室放置有框架,框架的框条之间有空隙,框架上端四周有一层向外侧凸出且紧靠台阶顶端的边框,边框处于井体所连倒虹管管口管内底,边框上设置有系于环上的拉绳,框架内部及边框表层附有一层滤布;沉淀区放置有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板,斜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杆穿过的孔洞,斜板两侧固定有防止水从两侧渗漏的柔性橡胶片,斜板通过连杆连接,每块斜板通过连杆上的螺帽固定,连杆上有系于环上的拉绳,斜板上端低于进水管管内底,斜板上端高于井体所连倒虹管管口顶部,靠近进水管的一块斜板上端通过合页链接导流板下端,导流板上端紧靠井壁且低于进水管管内底,导流板两侧固定有防止水从两侧渗漏的柔性橡胶片,导流板上端设置有拉绳系于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上游倒虹井,包括井体、处于井体顶部的井盖、井体一侧连接进水管和井体另一侧连接倒虹管,上游倒虹井通过倒虹管链接下游倒虹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包括上端用于系拉绳的环、用于沉淀水中颗粒物的沉淀区和用于存放污泥的沉泥室,沉泥室处于井体的底部,沉泥室有相对于井体内壁向内凸的台阶,在沉泥室放置有框架,框架的框条之间有空隙,框架上端四周有一层向外侧凸出且紧靠台阶顶端的边框,边框处于井体所连倒虹管管口管内底,边框上设置有系于环上的拉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王家铮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勇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