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8573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4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包括步骤100:将转移装置移动到针筒上方,转移装置包括转移头,转移头包括多个转移齿,转移齿包括细长主体,细长主体的外侧具有插槽;步骤200:将转移头下移,使得针筒上的每个袜针插入对应转移齿的插槽中,袜针具有推线台;步骤400:向上移动袜针以使推线台将袜线推到转移齿上;步骤600:向下移动袜针以使袜线留在转移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转移工序,实现了从袜机的针筒可靠地转移袜子,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使用复杂的抓取片组件。在采用翻袜件的情况下可在转移时实现袜子的翻面,而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转移装置移开针筒之后再进行单独的翻袜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袜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袜子时,一般是先在袜机的针筒中生产半成品的袜子,此时袜子的袜头是未经缝合的,然后用转移装置将半成品的袜子从针筒取出,并转移到缝头盘上,然后用缝头机将袜子的袜头缝好。转移装置通常都包括转移头,转移头包括固定半齿架、翻转半齿架和多个转移齿。翻转半齿架相对于固定半齿架能够翻转以使二者上面安装的转移齿彼此对准,然后可以进行袜线的转移。具体来说,在将袜子从针筒中转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利用抓取片组件,其中的抓取片插在袜针之间的袜线上,这样实现袜子的转移,其次,转移后袜子未被翻面,还需专门的翻袜工序将袜子翻面,再者,在将翻转半齿架翻转以使固定和翻转半齿架上的转移齿对准之后,是将袜线从翻转半齿架上转移到固定半齿架上,然后再将固定半齿架上的所有袜线转移到独立的缝头盘上,然后用缝头机进行缝合。上述方法明显所需结构部件较多并且工序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使得能够可靠地实现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包括:步骤100:将转移装置移动到针筒上方,转移装置包括转移头,转移头包括多个转移齿,转移齿包括细长主体,细长主体的外侧具有插槽;步骤200:将转移头下移,使得针筒上的每个袜针插入对应转移齿的插槽中,袜针具有推线台;步骤400:向上移动袜针以使推线台将袜线推到转移齿上;步骤600:向下移动袜针以使袜线留在转移齿上。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00和400之间还包括步骤300:拉动生克罩以使生克片沿径向外侧移动;在步骤400和600之间还包括步骤500:将生克罩复位以使生克片位于推线台下方。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600之后,包括步骤700:向上移动袜针以将转移齿上的袜线向上推。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或者步骤2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转移头与针筒同步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或者步骤2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针筒以及转移头均静止。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600的同时或之后,包括步骤800:将针筒内的翻袜件上移以将袜子翻面。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800之后,包括步骤850:使用吸风装置将袜子在转移装置中保持倒置。在一实施例中,转移装置包括上袜环件,针筒内设有顶袜管,上袜环件的下端或顶袜管的上端具有台面,在步骤400的同时或者步骤400和600之间或者步骤600的同时,包括步骤450:向下移动上袜环件和/或向上移动顶袜管以使上袜环件与顶袜管接触,然后上袜环件与顶袜管一起向上移动以辅助将袜线转移到转移齿上,之后将顶袜管复位。在一实施例中,台面为喇叭面。本专利技术简化了转移工序,采用具有插槽的转移齿以及具有推线台的袜针,实现了从袜机的针筒可靠地转移袜子,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使用复杂的抓取片组件。在采用翻袜件的情况下可在转移时实现袜子的翻面,而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转移装置移开针筒之后再进行单独的翻袜工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包括:步骤100:将转移装置移动到针筒上方,转移装置包括转移头,转移头包括多个转移齿,转移齿包括细长主体,转移装置还包括上袜环件,针筒内设有顶袜管,上袜环件的下端或顶袜管的上端具有台面;步骤200:将转移头下移,使得转移齿插入针筒上的袜针的针钩和针舌之间;步骤800:向下移动上袜环件和/或向上移动顶袜管以使上袜环件与顶袜管接触,然后上袜环件与顶袜管一起向上移动以将袜线线圈从袜针转移到转移齿上。上述方法简化了转移工序,采用上袜环件和顶袜管的配合实现了从袜机的针筒可靠地转移袜子。附图说明图1是袜机的总体结构图,示出了转移装置和针筒。图2是图1中的转移装置的转移头的转移齿的示意结构图。图3是图1中的针筒上的袜针的示意结构图。图4a-图4f是本专利技术的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顶袜管的示意结构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移方法的流程图。图7-a至图7-d是转移齿与袜针的针钩和针舌配合的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转移齿;10b、插槽;11、袜针;11a、针钩;11b、针舌;11c、推线台;M、翻袜件;F、转移装置;T、转移头;30、顶袜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袜机的针筒中生产出袜子后需要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此时生产出的袜子的袜头是敞开的,袜子外露面是正面,也即正常穿着时露在外面的一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移方法的流程图,该转移方法包括:步骤100:将转移装置F移动到针筒S上方,如图1所示,转移装置F包括转移头T,转移头T包括多个转移齿10,转移齿10包括细长主体,细长主体的外侧具有插槽10b,如图2所示。步骤200:将转移头T下移,使得针筒S上的每个袜针11插入对应转移齿10的插槽10b中,如图4a所示。图3是图1中的针筒上的袜针的示意结构图,如图3所示,袜针11具有针钩11a、针舌11b以及推线台11c。这里,转移头T下移的方式不限,既包括其独立于转移装置F中的其他部件进行单独下移,也可以是将转移装置F整体下移以实现转移头T的同步下移。步骤400:向上移动袜针11以使推线台11c将袜线L推到转移齿10上,如图4c 所示。步骤600:向下移动袜针11以使袜线L留在转移齿10上,如图4e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具有插槽10b的转移齿10以及具有推线台11c的袜针11,实现了从袜机的针筒可靠地转移袜子。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00和400之间还包括步骤300:拉动生克罩以使生克片12沿径向外侧移动,如图4b所示。在步骤400和600之间还包括步骤500:将生克罩复位以使生克片12位于推线台11c下方,如图4d所示。这样利用生克罩的配合可以实现袜线地顺利转移。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600之后,可以包括步骤700:向上移动袜针11以将转移齿10上的袜线L向上推,如图4f所示。这样,利用袜针11的推动,可以使得袜线L进一步远离转移齿10的下端,可靠地保持在转移齿10上,而不会发生从转移齿10上滑脱的风险。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或者步骤2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针筒S转动,转移装置F中的转移头T与针筒S同步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或者步骤2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针筒S以及转移装置F中的转移头T均静止,这样可以使得转移更可靠。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600的同时或者之后,可以包括步骤800:将针筒S内的翻袜件M上移以将袜子翻面。翻袜件可以采用任何能够实现上移翻袜功能的结构。这样,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转移装置F移开针筒S之后再进行单独的翻袜工序。翻袜件M的结构不限,例如可以为实心杆件、空心管件等。翻袜件M的上移也辅助于线圈的转移。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800之后,包括步骤850:使用吸风装置将袜子在转移装置F中保持倒置。倒置指的是袜口朝上,转移齿上的袜头线圈在下。这样助于将袜子全部保持在转移装置F内,便于后续处理。这样,袜子整体位于转移装置F内,便于后续处理。在一实施例中,转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00:将转移装置(F)移动到针筒(S)上方,所述转移装置(F)包括转移头(T),转移头(T)包括多个转移齿(10),所述转移齿(10)包括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的外侧具有插槽(10b);步骤200:将所述转移头(T)下移,使得针筒(S)上的每个袜针(11)插入对应转移齿(10)的插槽(10b)中,所述袜针(11)具有推线台(11c);步骤400:向上移动袜针(11)以使所述推线台(11c)将袜线(L)推到转移齿(10)上;步骤600:向下移动袜针(11)以使袜线(L)留在转移齿(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袜机的针筒转移袜子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00:将转移装置(F)移动到针筒(S)上方,所述转移装置(F)包括转移头(T),转移头(T)包括多个转移齿(10),所述转移齿(10)包括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的外侧具有插槽(10b);步骤200:将所述转移头(T)下移,使得针筒(S)上的每个袜针(11)插入对应转移齿(10)的插槽(10b)中,所述袜针(11)具有推线台(11c);步骤400:向上移动袜针(11)以使所述推线台(11c)将袜线(L)推到转移齿(10)上;步骤600:向下移动袜针(11)以使袜线(L)留在转移齿(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00和400之间还包括步骤300:拉动生克罩以使生克片(12)沿径向外侧移动;在步骤400和600之间还包括步骤500:将生克罩复位以使生克片(12)位于所述推线台(11c)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00之后,包括步骤700:向上移动袜针(11)以将转移齿(10)上的袜线(L)向上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或者步骤200到步骤700的过程中,所述转移头(T)与所述针筒(S)同步转动或者均静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00的同时或之后,包括步骤800:将所述针筒(S)内的翻袜件(M)上移以将袜子翻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00之后,包括步骤850:使用吸风装置将袜子在转移装置(F)中保持倒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先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