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噪声放大电路,包括作为核心放大元件的三极管、直流电源、输入信号、放大信号、降噪单元、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和第一分压电阻,直流电源接入降噪单元的输入端,降噪单元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输入信号的正极通过接入第一耦合电容与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输入信号的负极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放大信号的正极通过接入第二耦合电容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放大信号的负极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减小放大电路中的干扰噪声,防止截止失真,保证放大电路稳定工作在放大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放大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噪声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三极管放大电路能够将微弱的交流小信号叠加在直流工作点上,通过在能够起到放大作用的三极管的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就可以在三极管的信号输出端得到放大了的且不失真的放大信号,实现利用放大信号输出到负载上。现有的三极管放大电路在放大微弱交流信号的过程中,直流电源与三极管基极之间的电阻过大,造成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偏低,容易造成放大信号输出时截止失真,放大信号的顶部波形截止,而且静态工作点过低的设置使得放大电路中的噪声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低噪声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减小放大电路中的干扰噪声,防止截止失真,保证放大电路稳定工作在放大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噪声放大电路,包括作为核心放大元件的三极管、直流电源、输入信号、放大信号、降噪单元、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和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直流电源接入所述降噪单元的输入端,所述降噪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的正极通过接入所述第一耦合电容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放大信号的正极通过接入所述第二耦合电容与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放大信号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降噪单元为三个相同的二极管同向并联组成,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连接的所述直流电源为正向直流。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连接的所述直流电源为负向直流。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大地的接线间串联有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两端并接有旁路电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低噪声放大电路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的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都连接到直流电源,而且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具有放大微弱交流信号的能力,直流电源通过降噪单元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降噪单元由三个相同的二极管同向并联组成,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直流电源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相较于传统的使用电阻作为直流电源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连接的分压元件,本技术的降噪单元的电阻值更小,有助于提高静态工作点,防止截止失真,而且基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具有阻断交流的作用,阻断电路中的交流噪声输入到三极管基极,有效增大信噪比,放大的信号不失真。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具有允许交流信号通过,隔断直流信号的作用,能够保持输入信号通过三极管的发射极回路,在三极管的集电极回路放大输出的放大信号,仅仅是放大了交流输入信号,不包括直流输入信号,直流输入信号仅仅起到搭载交流输入信号的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三极管,2-直流电源,3-输入信号,4-放大信号,5-降噪单元,51-二极管,6-第一耦合电容,7-第二耦合电容,8-第一分压电阻,9-第二分压电阻,10-旁路电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噪声放大电路,包括作为核心放大元件的三极管1、直流电源2、输入信号3、放大信号4、降噪单元5、第一耦合电容6、第二耦合电容7和第一分压电阻8,所述直流电源2接入所述降噪单元5的输入端,所述降噪单元5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3的正极通过接入所述第一耦合电容6与所述三极管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3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8与所述直流电源2电连接,所述放大信号4的正极通过接入所述第二耦合电容7与所述三极管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放大信号4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降噪单元5为三个相同的二极管51同向并联组成,所述二极管5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2和所述三极管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1为NPN型三极管,与所述三极管1的基极和集电极电连接的所述直流电源2为正向直流。所述三极管1为PNP型三极管,与所述三极管1的基极和集电极电连接的所述直流电源2为负向直流。所述三极管1的发射极与大地的接线间串联有第二分压电阻9,所述第二分压电阻9的两端并接有旁路电容10。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直流电源2的直流电压经降噪单元5的分压和滤波,输出到三极管1的基极,同时直流电源2也通过第一分压电阻8的分压,接入到三极管1的集电极,直流电压使三极管1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1保持工作在放大区,输入信号3为交流小信号,经过第一耦合电容6的耦合输入到三极管1的基极和发射极,输入信号3经过三极管1的放大,在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第二耦合电容7和旁路电容10针对放大信号4耦合,保证输出的放大信号4仅仅为输入信号3的放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噪声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核心放大元件的三极管、直流电源、输入信号、放大信号、降噪单元、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和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直流电源接入所述降噪单元的输入端,所述降噪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的正极通过接入所述第一耦合电容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放大信号的正极通过接入所述第二耦合电容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放大信号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声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核心放大元件的三极管、直流电源、输入信号、放大信号、降噪单元、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和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直流电源接入所述降噪单元的输入端,所述降噪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的正极通过接入所述第一耦合电容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放大信号的正极通过接入所述第二耦合电容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放大信号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孙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雷神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