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包括主机、进风口、出风口、与主机相连接的旋风分离装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旋风分离装置竖直地布置且包括位于其下部的尘杯,用于分离出流过气体通道的气流中的灰尘和杂物,尘杯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柱,可以对尘杯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尘杯不易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持式吸尘器结构简单且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尘杯底部的凸柱可保护尘杯,不易磨损,使用更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清洁领域,更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介绍
随着小型家用电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吸尘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必备电器之一,其中手持式吸尘器由于其清洁方便、占用空间小和适用场所广泛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然而,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尘杯底部无保护,直接与其他物件接触,容易磨损,存在安全隐患;电池设置在主机中,导致吸尘器整体结构不紧凑,占用空间大;在使用中,握持手柄的手容易触碰到开关,且不方便用力;在非使用状态下,放置不稳。因而,急需开发一种方便使用,且可稳定放置的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该吸尘器的结构能够保护尘杯,使其不易损坏,更加安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进风口、出风口、与主机相连接的旋风分离装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旋风分离装置竖直地布置且包括位于其下部的尘杯,用于分离出流过该气体通道的气流中的灰尘和杂物,其中尘杯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柱。尘杯底部的凸柱可以对尘杯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尘杯底部不易磨损,更加安全。优选地,多个凸柱与主机共同构成对吸尘器的底部支撑,当吸尘器置于平面上时,尘杯的底面倾斜于平面。更优选地,尘杯的底面具有远离主机的远端和靠近主机的近端,底面自远端至近端向下倾斜。进一步地,主机包括位于其下部用于手持的手柄,手柄纵向地设置。优选地,手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尘器启动和关闭的开关。更优选地,手柄上在开关之下还设置有凸筋。在使用吸尘器时,使用者的手握持手柄,手指抵在该凸筋下面,可以保证开关不会被触碰到。优选地,凸筋靠近开关设置,且凸筋自手柄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凸筋靠近开关但不妨碍开关的使用,这样即方便在不触碰开关的情况下用力握持手柄,又可以用同一个手操作手柄和开关,使用更加方便。在不需要使用吸尘器时,手指抵靠在凸筋下,不会发生手指不小心碰到开关导致电源启动的误操作情况,也更加安全。优选地,吸尘器还包括用于向其供电的电源,电源设置在尘杯与手柄之间。优选地,电源由多个电池组成,多个电池沿上、下方向并列布置。这样,使得吸尘器的整体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吸尘器的重心保持在其中间,放置时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中尘杯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柱,可以对尘杯底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不易损坏,更加安全,比如,可以避免尘杯底部直接与潮湿的桌面接触等。电源设置在主机与旋风分离装置之间,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此外,在本技术的手持式吸尘器中,开关下面还设置有凸筋,可以避免在使用吸尘器时开关容易被握持手柄的手指碰到,方便用力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部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左视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右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尘杯底部凸柱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主机;11、出风口;12、手柄;13、开关;14、凸筋;2、旋风分离装置;3、尘杯;31、凸柱;4、一级分离装置;41、一级分离筒;411、进风口;42、网孔过滤罩;421、一级出风通道;43、挡尘环;5、二级分离装置;51、外筒;511、二级进风口;52、内筒;521、二级出风通道;53、芯筒;6、杯盖;7、电源;71、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图5,图中展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1、进风口411、出风口11、与主机1相连接的旋风分离装置2以及用于向吸尘器供电的电源7,进风口411和出风口11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旋风分离装置2用于分离出流过气体通道的气流中的灰尘和杂物,旋风分离装置2竖直地布置且包括位于其下部的尘杯3,尘杯3的底部设有多个凸柱31。多个凸柱31与主机1共同构成对吸尘器的底部支撑,当吸尘器置于平面上时,尘杯的底面倾斜于平面,这样可以对尘杯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不易磨损。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设置在主机1的上部,主机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手持的手柄12,手柄12竖直地设置,且在吸尘器工作时,使用者的手呈拳头状握住手柄。尘杯3的倾斜底面具有远离主机的手柄12的远端和靠近主机的手柄12的近端,且自远端至近端逐渐向下倾斜,使得尘杯被倾斜的底面所支撑。尘杯底部的这种凸柱及所形成的倾斜底面可对尘杯底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尘杯底部不易磨损,避免尘杯底部直接接触潮湿的桌面等,且可放置在倾斜的表面上,适用性更强。手柄1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尘器启动和关闭的开关13,该开关13设置在手柄的内侧,即,靠近旋风分离装置2的一侧。手柄12上在开关13之下还设置有凸筋14,凸筋14邻近开关13的底部且经设置不会妨碍开关13的操作,具体地,凸筋14自手柄12向外延伸,且同时向上略倾斜,这样更方便手指握持手柄并抵触在凸筋14下部。手柄12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块15,在吸尘器的非使用状态下,支撑块15与尘杯3的底部凸柱共同支撑吸尘器,进一步保证了吸尘器放置时的稳定性。吸尘器还包括电源7,电源7设置在尘杯3与手柄12之间。这样,不仅吸尘器整体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可以适用于更多场合,比如较小的空间等,而且吸尘器的重心可以基本保持在中间,整体结构更易握持和使用,且在非使用工作状态下,放置稳定。电源7由多个电池71组成,更具体为6个电池,6个电池71沿上、下方向并列布置,这进一步保证了占用空间小和稳定的特性。再具体地参阅图2,旋风分离装置2包括尘杯3,尘杯3的底部设置有杯盖6,杯盖6与尘杯3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凸柱31具体地设置在杯盖6上。尘杯3包括一级分离装置4和二级分离装置5,一级分离装置4包括一级分离筒41和设置在一级分离筒41的内腔中的筒形网孔过滤罩42,筒形网孔过滤罩42的轴心线与一级分离筒41的轴心线相重合。一级分离筒4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411。网孔过滤罩42上具有多个通孔,且带有多个通孔的网孔过滤罩42的侧壁提供一级分离装置的一级出风通道421。网孔过滤罩42的下侧还设置有挡尘环43,夹带灰尘、颗粒杂物等的气流从进风口411进入一级分离装置4的一级分离筒41内,气流在筒内旋转进行第一次分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流中所夹带的较大颗粒杂质和部分灰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并落入一级分离筒41的底部(一级集尘室),挡尘环43则能够有效地防止二次扬灰。二级分离装置5包括外筒51和位于二外筒51内腔中的内筒52,外筒51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收集二级分离装置所分离的灰尘的芯筒53。外筒51上设置有与一级出风通道421流体连通的二级进风口511,内筒52包括上部的筒形部分和下部的倒锥形筒体部分,上部的筒形部分上提供二级出风通道521,二级出风通道521与出风口11流体连通,倒锥形筒体部分使得从二级进风口511进入的风发生旋风运动,进一步分离出更细小的杂质和灰尘后从二级出风通道521排出,从而实现了对新风的二次分离处理。本技术的手持式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1)、进风口(411)、出风口(11)、与所述主机(1)相连接的旋风分离装置(2),所述进风口(411)和出风口(11)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旋风分离装置(2)竖直地布置且包括位于其下部的尘杯(3),用于分离出流过所述气体通道的气流中的灰尘和杂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柱(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1)、进风口(411)、出风口(11)、与所述主机(1)相连接的旋风分离装置(2),所述进风口(411)和出风口(11)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旋风分离装置(2)竖直地布置且包括位于其下部的尘杯(3),用于分离出流过所述气体通道的气流中的灰尘和杂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柱(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柱(31)与主机(1)共同构成对吸尘器的底部支撑,当吸尘器置于平面上时,所述尘杯(3)的底面倾斜于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3)的底面具有远离所述主机(1)的远端和靠近所述主机(1)的近端,所述底面自远端至近端向下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位于其下部用于手持的手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幼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春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