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侧踏板,其在不需要过多间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踏板部的端部形状较佳地使具有上壁部以及侧壁部的踏板盖组装到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的侧踏板,其踏板部(21)具有槽部(37),其设置在该踏板部(21)的端部上面,并随着朝向底侧而向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配置于踏板部(21)的车辆外侧端部的踏板盖(17)具有:上壁部(25),其覆盖踏板部(21)的车辆外侧的端部上面;侧壁部(27),其从上壁部(2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并覆盖踏板部(21)的车辆外侧的侧端面;以及插片(39),其从上壁部(25)向下方突出以使向与槽部(37)相同的方向倾斜,并在插入至槽部(37)的过程中将上壁部(25)和侧壁部(27)引导至踏板部(2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面和侧端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置在车身上的车辆的侧踏板。
技术介绍
在越野车等车内地板面位置较高的汽车(车辆),在车身下部即上下口的下侧设有侧踏板,便于乘客上下。在侧踏板上,不仅具有由金属制成的向车身侧方突出的板状踏板部,并且还在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端部安装树脂等踏板盖进行防滑等,以确保上下时的安全性(参照专利文献1等)。近年来,有一种使用该踏板盖不仅覆盖踏板部的端部来提高外观设计性而且还防止踏板部的侧端面(车宽方向的外侧)与乘客的脚部直接接触的侧踏板。例如,使用一体覆盖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端部上面和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侧端面的侧踏板。这些踏板盖,例如,该踏板盖的上壁部通过与该上壁部设为一体的卡爪和卡夹等固定构件而固定在踏板部的端部上面。然而,在这样的踏板盖中,为了容许上下时承受的负荷所引起的踏板部以及踏板盖的弯曲,要求在踏板部的侧端面上适当地配置侧壁部。然而,大多数踏板盖使用与踏板部分体的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部件,因此很容易产生尺寸的变化。因此,单纯地使用卡爪和卡夹等固定覆盖踏板部上面的上壁部,由于踏板盖本身的尺寸变化,踏板盖的侧壁部与踏板部的侧端面抵接,有可能在踏板部一侧和踏板盖一侧发生固定位置的错位,妨碍踏板盖的固定作业。因此,即使在踏板盖上发生尺寸的变化也为使其较佳地组装到踏板部,对于大多数具有这种上壁部和侧壁部的踏板盖的组装,考虑到尺寸变化,通过预先对踏板部的侧端面将踏板盖的侧壁部设置在向车辆外侧距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使踏板部和踏板盖之间的相互固定位置合理地对齐。也就是说,通过在踏板部的端面和端壁部之间预先设置好间隙,消除了踏板盖的尺寸变化。【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技术登记第3003799号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这样组装到踏板部的侧踏板,根据踏板部以及踏板盖的形状,在踏板盖的侧壁部和踏板部的侧端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隙,因此在乘客踏上侧踏板端而从脚部向侧壁部施加负荷时,踏板盖的端部发生弯曲而侧壁部碰到踏板部的侧端面,有时会发出敲击声。另外,由于刚性感不足,上下时,容易使人产生不适感。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侧踏板,其在不需要过多间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踏板部的端部形状较佳地将具有上壁部以及侧壁部的踏板盖组装到其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方式是一种车辆的侧踏板,具备:踏板部,其配置成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同时从车身向车外突出且为板状;踏板盖,其配置于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端部,所述踏板部具有槽部,其沿着所述踏板部的长度方向而设置于该踏板部的端部上面,并随着朝向底侧而向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所述踏板盖具有:上壁部,其覆盖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端部上面;侧壁部,其从所述上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并覆盖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侧端面;以及插片,其从所述上壁部向下方突出以使向与所述槽部相同的方向倾斜,并在插入至所述槽部的过程中将所述上壁部和所述侧壁部引导至所述踏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面和侧端面。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如果将踏板盖的倾斜插片插入踏板部的斜向倾斜的槽部内,则踏板盖其倾斜插片和侧壁部之间的开口空间从斜向套入到槽部和踏板部的侧端面夹持的端部分,进而侧壁部通过从该斜向的套入向靠近踏板部侧端面的方向移位,同时引导上壁部使其覆盖踏板部的上面,还引导侧壁部从面方向覆盖踏板部的侧端面。通过从该踏板盖的斜向的插入,踏板盖的侧壁部始终从面方向与踏板部的侧端面对齐,因此踏板盖的变化根据在槽部规定的以单侧为基准的对齐而消除,踏板盖的变化影响被限制到最小限度。据此,踏板盖的端壁部始终对于踏板部的侧端面合理地得到定位,踏板部的侧端面和踏板盖的侧壁部之间不需要过多的间隙。因此,具有上壁部以及侧壁部的踏板盖,即使存在踏板盖的尺寸变化,也可以根据踏板部的端部形状进行较佳的组装,还可以防止以在踏板部的侧端面和踏板盖的侧壁部之间产生的间隙为主要原因的敲击声的产生及刚性感不足。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侧踏板的车辆的斜视图;图2是同一侧踏板的整体与侧踏板饰板共同示出的斜视图;图3是同一侧踏板的各部分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扩大图3的A部中踏板部与踏板盖的组装结构的斜视图;图5是示出在踏板部端部组装踏板盖时的斜视图;图6是从图5中箭头B方向观察到的各部与组装前的踏板盖共同示出的截面图。符号说明1 车身15 侧踏板17 侧踏板盖21 踏板部21x 踏板部的侧端面25 上壁部27 侧壁部37 槽部39 插片41 固定部45 突条部(突出部)47 爪部53 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技术。图1显示例如越野车等高底盘的汽车(车辆)的一部分,具体地显示汽车的侧部外形,图中1表示车身,5表示位于该车身1侧部的开关前上下口(未图示)的前车门,7表示位于车身1侧部的开关后上下口(未图示)的后车门,9表示前挡泥板。在前挡泥板9上配置有前轮(未图示),在后车门7的后侧配置有后轮(未图示)。在车身1中,在前上下口以及后上下口的下侧,与侧踏板饰板13一同设有侧踏板组件11。在侧踏板组件11中含有侧踏板15。图2的斜视图显示了侧踏板组件11的整体,图3的
斜视图分解显示了侧踏板15。例如,在侧踏板组件11中,如图2、3所示,使用了由侧踏板15、侧踏板盖17(相当于本申请的踏板盖)、侧踏板支撑条(支撑构件:未图示)组合而成的结构。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侧踏板15呈具有乘客脚踩的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带板状踏板部21以及从踏板部21的车身一侧(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纵壁部23的L形。为了实现廉价的结构,侧踏板15将注重刚性的踏板部21和不注重刚性的纵壁部23设为分体。注重刚性的踏板部21,使用了例如通过铝构件的挤出成型而形成的金属制部件。另外,不重视刚性的纵壁部23,为实现廉价而使用了通过合成树脂构件的注塑成型而形成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长尺寸的部件。这些由金属制成的踏板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壁部通过连接部24相连接。侧踏板组件11是在该踏板部21的前端部即车辆外侧(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如图4~图6所示一样安装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侧踏板盖17并在踏板部21的下部安装侧踏板支撑条(未图示)而构成。此外,侧踏板支撑条(未图示)固定在车身下部所配置的车身骨架构件,例如在前上下口的下部所配置的侧梁构件(未图示)上,如图1所示,将踏板部21安装成从车身下部向车身侧方突出。侧踏板饰板13插装于该踏板部21和车身1下部之间,遮挡纵壁部23和车身1下部之间的间隙以及侧踏板盖17和车身1下部之间的间隙。上述侧踏板盖17由反L形的本体部29和从上壁部25的车身一侧(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的插片39以及设置于侧壁部27的下端且固定在踏板部21背面的固定座53形成,其中,所述反L形的本体部29包括:上壁部25,其为了踏板部21的防滑以及防止脚部与踏板部21端接触,如图1~图3所示,向车宽方向延伸以覆盖成为踏板部21的前端上面的车辆外侧(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面;侧壁部27,其同样为了覆盖成为前端侧面的车辆外侧的侧端面而与上述上壁部25连续并向上下方向延伸。上壁部25和侧壁部27均具有踏板部2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此外,在本体部2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例如,与侧踏板饰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侧踏板,具备:踏板部,其配置成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同时从车身向车外突出且为板状;踏板盖,其配置于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部具有槽部,其沿着所述踏板部的长度方向而设置于该踏板部的端部上面,并随着朝向底侧而向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所述踏板盖具有:上壁部,其覆盖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端部上面;侧壁部,其从所述上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并覆盖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侧端面;以及插片,其从所述上壁部向下方突出以使向与所述槽部相同的方向倾斜,并在插入至所述槽部的过程中将所述上壁部和所述侧壁部引导至所述踏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面和侧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27 JP 2015-0133521.一种车辆的侧踏板,具备:踏板部,其配置成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同时从车身向车外突出且为板状;踏板盖,其配置于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部具有槽部,其沿着所述踏板部的长度方向而设置于该踏板部的端部上面,并随着朝向底侧而向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所述踏板盖具有:上壁部,其覆盖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端部上面;侧壁部,其从所述上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并覆盖所述踏板部的车辆外侧的侧端面;以及插片,其从所述上壁部向下方突出以使向与所述槽部相同的方向倾斜,并在插入至所述槽部的过程中将所述上壁部和所述侧壁部引导至所述踏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面和侧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侧踏板,其特征在于,为使与所述插片之间的间隔从所述上壁部逐渐扩大,所述踏板盖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健辅,西尾信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