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令太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839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包括沿着每层楼梯设置在楼道上方天花板上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其中,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平行设置为两排,通过平行设置的两排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分别固定设置的两排第一爬行轨道;还包括与第一爬行轨道相配合的多个爬行吊篮,爬行吊篮上设置有动力机电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旋式轨道和爬行吊篮为主体,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动力机电箱带动爬行控制器在螺旋式轨道上工作,进而带动爬行吊篮向上上楼或向下下楼,从而使使用者可以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楼层,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下楼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
技术介绍
火灾险情一般发现较晚,一开始难以引起重视,如果再灭火不当,则火势将会迅速蔓延。目前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通常只有电梯、楼外或楼梯三种逃生途径,由于在火灾时电梯随时都可能会因为断电而被封死,因此火灾时电梯通常禁止使用;而目前的救援车辆举高有限,因此,楼外救援存在风险大、难度高等问题;使用楼梯逃生时,则会由于楼层高、疏散耗时长,严重影响人员疏散,从而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大者和儿童来说,其体质跟不上,因此通过楼梯逃生速度十分缓慢,人员伤亡较大。另外,对于居住在无电梯高楼的特殊人群如儿童、行走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来说,上下楼是一件很费劲的事。目前有一种高楼逃生滑梯,依靠楼梯间扶手的设计,由直梯滑槽及转弯段滑槽组合成连续滑梯,不使用时将滑槽收起贴靠于楼梯间扶手上,并通过开关锁定,当发生灾难时逃生人员只需打开开关,翻下滑槽,从而迅速铺展成一条直达底层的逃生滑梯,逃生人员只要躺进滑槽,即可自行下滑。但是,在使用该逃生滑梯时需占用一半的楼梯通道,且使用时楼梯转角处存在安全隐患,且该类逃生滑梯只适用于下楼,却不能载人上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逃生滑梯不能载人上楼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包括沿着每层楼梯设置在楼道上方天花板上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其中,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平行设置为两排,通过平行设置的两排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分别固定设置的两排第一爬行轨道;还包括与第一爬行轨道相配合的多个爬行吊篮,爬行吊篮上设置有动力机电箱。进一步的,爬行吊篮包括顶部支架、底部支架、爬行控制器以及设置在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之间的两个侧边支架、设置在底部支架上的坐垫以及扶手支架,扶手支架上设置有手刹控制器和速度调节器;动力机电箱设置在顶部支架的上端,动力机电箱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爬行轨道相配合的爬行控制器。进一步的,两个侧边支架上设置有安全带。进一步的,第一爬行轨道上设置有齿条。进一步的,设置在每层楼道转角处天花板上的多个第二固定支架、以及通过多个第二固定支架固定设置的第二爬行轨道,第二爬行轨道分别连接到两排第一爬行轨道上。采用上述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螺旋式双轨道和爬行吊篮为主体,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动力机电箱带动爬行控制器在螺旋式双轨道上工作,进而带动爬行吊篮向上上楼或向下下楼,从而使使用者可以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楼层,使用安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图爬行吊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固定支架,2、第一爬行轨道,3、爬行吊篮,4、动力机电箱,5、第二固定支架,6、第二爬行轨道,7、齿条,301、顶部支架,302、底部支架,303、爬行控制器,304、侧边支架,305、坐垫,306、扶手支架,307、手刹控制器,308、速度调节器,309、安全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包括沿着每层楼梯设置在楼道上方天花板上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架1,其中,多个第一固定支架1平行设置为两排,通过平行设置的两排多个第一固定支架1分别固定设置的两排第一爬行轨道2;还包括与第一爬行轨道2相配合的多个爬行吊篮3,爬行吊篮3上设置有动力机电箱4。在本实施例中,该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每层楼道转角处天花板上的多个第二固定支架5、以及通过多个第二固定支架5固定设置的第二爬行轨道6,第二爬行轨道6分别连接到两排第一爬行轨道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爬行轨道2上设置有齿条7。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爬行吊篮3具体可以包括顶部支架301、底部支架302、爬行控制器303以及设置在顶部支架301和底部支架302之间的两个侧边支架304、设置在底部支架301上的坐垫305以及扶手支架306,其中,扶手支架306上还设置有手刹控制器307和速度调节器308;动力机电箱4设置在顶部支架301的上端,动力机电箱4的上
端设置有与第一爬行轨道2相配合的爬行控制器303,两个侧边支架304上还设置有安全带30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坐垫305可以是网状坐垫。因此,当发生火灾等险情或需要使用该设备时,使用人员可以坐在爬行吊篮的坐垫上,并通过安全带将身体相对固定在爬行吊篮上,从而当爬行吊篮在轨道上爬行时,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安全性。另外,使用人员使用爬行吊篮爬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扶手支架来控制方向以及选择轨道,如感觉速度过快或通道有阻挡等情况时,还可以通过手刹控制器和速度调节器调节爬行速度或停止爬行,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并排设置的两排第一爬行轨道进一步包括直线轨道和弧线轨道,其中,直线轨道通过设置在每层楼梯顶部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弧线轨道通过设置在每层楼道转角顶部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各个连接处通过螺丝加强固定,从而形成螺旋式轨道,其中,弧线轨道具有90度、180度的转角,如图1所示,楼道转角处的弧线轨道呈半圆状。并且在每个楼层的楼道转角处的天花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支架,通过第二固定支架固定设置用于存放爬行吊篮的第二爬行轨道,平时不使用时,爬行吊篮可以折叠存放在此,从而不会占用太多楼道空间,当发生火灾等险情或特殊人群需要使用时,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存放在此的爬行吊篮直接从第二爬行轨道滑至螺旋式轨道上,在轨道上通过动力机电箱带动爬行控制器工作,进而带动爬行吊篮向上上楼或向下下楼,从而使使用者可以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楼层。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电箱可以通过蓄电池提供动力,因此,在小区断电的情况下也可照常使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爬行轨道和第二爬行轨道均可以采用SUS304不锈钢;爬行吊篮的顶部支架、底部支架、扶手支架以及两侧侧边支架均可以采用铝合金。从而具有更好的承重效果,并且可以防锈、防腐蚀、耐高温,经久耐用。本技术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采用螺旋式轨道和爬行吊篮为主体,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动力机电箱带动爬行控制器在螺旋式轨道上工作,进而带动爬行吊篮向上上楼或向下下楼,从而使使用者可以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楼层,使用安全方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每层楼梯设置在楼道上方天花板上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平行设置为两排,通过平行设置的两排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分别固定设置的两排第一爬行轨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爬行轨道相配合的多个爬行吊篮,所述爬行吊篮上设置有动力机电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每层楼梯设置在楼道上方天花板上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平行设置为两排,通过平行设置的两排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分别固定设置的两排第一爬行轨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爬行轨道相配合的多个爬行吊篮,所述爬行吊篮上设置有动力机电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楼的双轨上下楼爬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吊篮包括顶部支架、底部支架、爬行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之间的两个侧边支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上的坐垫以及扶手支架,所述扶手支架上设置有手刹控制器和速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太
申请(专利权)人:曾令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