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磁场调节免疫功能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748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静磁场调节免疫功能的装置及方法,将治疗床置于地面上,磁体位于治疗床的正上方,通过磁体固定装置连接在磁场调节装置上,磁场调节装置与治疗床独立,置于治疗床侧,其悬臂位于治疗床的上方悬空位置,治疗床上平面固定有温度监测装置和特斯拉计,磁场调节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特斯拉计分别与操作控制系统相连。治疗时,温度监测装置和特斯拉计进行温度、场强数据采集和反馈控制,通过操作控制系统处理后将信号反馈到磁场调节装置进行实时调节,针对不同的患者设置不同的参数,通过对免疫系统进行双向调节,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从而达到疾病辅助治疗的目的,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磁场进行治疗的装置,还涉及其治疗方法。
技术介绍
磁场作用于生物体后,可在生物体内引起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为临床磁疗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磁场的机会增加,特别是磁共振理论的发展以及各种以磁场生物效应为基础的诊断和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磁场这一最基本的物理因子对生物体的影响引起了人们新的关注,磁场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同样也日益受到重视。免疫是机体对外来的和内部的非己抗原识别而起的反应,通过各种免疫细胞和血液循环中的各种免疫球蛋白而使宿主获得一种主动性防御。机体的免疫功能常常用亢进或低下来描述,亢进、低下对于机体来说都是有害的。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功能亢进,会导致免疫缺陷、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目前针对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例如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放疗和化疗。临床治疗效果表明,由于癌细胞膜的电荷密度及电位与正常细胞膜不同,它对放疗或化疗敏感度较低,只有在大剂量和高放射强度才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同时会严重损坏人体的正常免疫力、造血功能和机体的自然抗癌能力。目前针对机体亢进的免疫状态,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免疫抑制治疗,即人为地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用于免疫治疗的制剂有抗体、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免疫细胞、其它的免疫增强剂和抑制剂。但是,总体说来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或作用有限。有报道表明,采用磁场和其它治疗方法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磁场对细胞内离子转运能力的影响会导致细胞一些生化过程的改变,从而影响细胞的某些生理过程。磁场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代谢的影响因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环境条件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有的细胞在磁场中,其增殖并未受到影响,而有的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如Pacini研究表明磁场对人神经细胞(FNC-B4)的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比较明显。专利号为US6926659B1的美国专利、专利号为94111668.9和200320131000.2的中国专利中均提到利用各种磁疗装置来治疗肿瘤,但其装置都涉及使用脉冲交变磁场,不可避免的引入了电场的干扰,易损伤正常组织;而且上述脉冲电磁场治疗装置结构和电路较为复杂,主控电路包括10多个电路,控制调节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一旦有误操作,很容易引起严重后果,且给检修带来许多麻烦。此外,由于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在不同强度、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细胞或组织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上述磁场治疗仪不能实时测量作用在患处的磁场强度及患病部位的温度,不便于实时监控治疗情况、建立患者治疗档案;整个过程治疗中采用一种治疗方案,不便于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上述磁场治疗方法只是针对肿瘤组织局部进行低频电脉冲作用,影响肿瘤细胞正常的代谢调控及信号传递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不能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体系统平衡,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电场干扰、结构复杂以及不能实时监控治疗情况等方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电动机传动移动磁体,使磁场可以作用在患者的不同病变位置,且实时监控治疗过程,结构简单、效应明确、磁场强度可调的静磁场治疗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通过调节磁场强度、作用时间等参数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静磁场调节免疫功能进行治疗的装置,包括治疗床、磁体、磁体固定装置、磁场调节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特斯拉计、操作控制系统。治疗床置于地面上,磁体位于治疗床的正上方,通过磁体固定装置连接在磁场调节装置上,磁场调节装置与治疗床相对独立,置于治疗床侧,可围绕治疗床自由移动,磁场调节装置的悬臂位于治疗床的上方悬空位置并与治疗床上平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治疗时悬臂上的磁体处于需要治疗患处的上方。治疗床上平面固定有温度监测装置和特斯拉计,磁场调节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特斯拉计分别与操作控制系统相连,温度监测装置和特斯拉计进行温度、场强数据采集和反馈控制,通过操作控制系统处理后将信号反馈到磁场调节装置进行实时调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体采用直流电磁体、永磁体或超导磁体的其中一种均可,产生的静磁场强度为0.2-1.5T。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场调节装置包括电机、小带轮、传动带、大带轮、丝杠、轮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轴端连接小带轮并与小带轮中轴在同一直线上,传动带紧绷于大带轮、小带轮的外切边连接大、小带轮,丝杠连接大带轮并与大带轮中轴在同一直线上,丝杠两端由支撑装置支撑。电机工作时,小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大带轮,使其顺势针或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丝杠旋转,磁体固定装置匹配在丝杠上,可随着丝杠的转动沿丝杠轴向运动。同时也被限位于丝杠径向上,使其不能在径向上转动。为使磁场作用范围可以方便调节,磁场调节装置底部装有轮子,可以推动使其可以在治疗床周围移动,调节静磁场作用于不同的病变位置。所述的温度监测装置使用无损温度传感器,将信号采集传送回操作控制系统,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磁体或调节磁体位置;所述的特斯拉计测量作用在患处的磁场强度,并记录在操作控制系统中,以便建立患者治疗档案,实时修改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磁场调节免疫功能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的磁体调节作用于病变位置,调节磁场与病变部位的距离;b)根据不同的疾病设置磁感应强度、曝磁方式及治疗时间,针对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采用较弱的磁感应强度(0.2-0.4T)或较短的治疗时间,能够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而对免疫功能亢进的患者,则采用相对较强的磁场或较长的治疗时间可使免疫应答自限减弱以至终止,抑制其超敏感性;c)通过特斯拉计测量作用在患处的磁场强度,通过温度监控装置测量患病部位的温度;d)将磁场强度及温度信号传送回操作控制系统,通过操作控制系统的反馈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磁体或调节磁体位置,制订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并通过电脑建立患者治疗档案。上述治疗方法与以往治疗方法不同,该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设置不同的参数,通过对免疫系统进行双向调节,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从而达到疾病辅助治疗的目的,而不是只针对某一种疾病进行治疗;该方法针对不同疾病种类、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分别建立档案,通过信息反馈,进一步修改治疗方案,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而不是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一种治疗方法。此外,该方法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治疗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而不是治疗方案确定后一成不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直流电磁体、永磁体或超导磁体产生的静磁场,安全可靠,根据曝磁时间不同及磁感应强度不同可以对免疫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实现个体化治疗;对非实体瘤治疗的生命延长率大于40%,有显著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中,1-治疗床;2-磁场调节装置;3-磁体固定装置;4-磁体;5-温度监测装置;6-特斯拉计;7-操作控制系统;8-轮子;图2是图1中磁场调节装置结构示意中,9-电机;10-小带轮;11-传送带;12-大带轮;13-丝杠;14-支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治疗床1、磁场调节装置2、磁体固定装置3、磁体4、温度监测装置5、特斯拉计6、操作控制系统7等部分。治疗床1置于水平地面上,磁体4位于治疗床1的正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利用磁场调节免疫功能的装置,包括治疗床、磁体、磁体固定装置、磁场调节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特斯拉计、操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治疗床置于地面上,磁体位于治疗床的正上方,通过磁体固定装置连接在磁场调节装置上,磁场调节装置与治疗床独立,置于治疗床侧,磁场调节装置的悬臂位于治疗床的上方悬空位置并与治疗床上平面保持一定的距离,治疗床上平面固定有温度监测装置和特斯拉计,磁场调节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特斯拉计分别与操作控制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澎骞爱荣杨鹏飞王哲贾斌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