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海专利>正文

一种双控制采油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197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2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控制采油封隔器,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安装有上接头、胶筒和下接头,且上接头的侧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出液口处安装有雾化喷嘴,所述排液口的出液口处安装有雾化喷嘴,所述中心管穿插至上接头内腔的端部的侧壁均匀缠绕有电磁线圈。通过设有永磁铁块与电磁线圈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封隔器的密封性,同时还可以在井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井喷;还通过设有的上胶筒座和下胶筒座与胶筒的配合,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通过在排液口处设有雾化喷嘴,可以在排液的过程中防止由于井内的压力较大导致液体喷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双控制采油封隔器
技术介绍
封隔器指具有弹性密封元件,并借此封隔各种尺寸管柱与井眼之间以及管柱之间环形空间,并隔绝产层,以控制产液,保护套管的井下工具。在采油工程中封隔器用来分层,封隔器上设计有采油通道,坐封时,活塞套上行,采油通道被打开;坐封后,上层压力作用在平衡活塞上,向上推胶筒,使解封销钉免受剪切力;解封时,靠胶筒与套管的摩擦力剪断解封销钉,活塞套下行,关闭采油通道。现有的用于油田使用的封隔器大多仅仅使用胶筒来进行缓冲和对地下内的油或水进行排放,这样在排放过程中不能保证排放的安全,极其容易造成井喷,而且普通的封隔器对套管内的密闭性并不好,容易在固井过程造成水泥固化失重,使地层油、气、水上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控制采油封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控制采油封隔器,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安装有上接头、胶筒和下接头,且上接头的侧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出液口处安装有雾化喷嘴,所述排液口的出液口处安装有雾化喷嘴,所述中心管穿插至上接头内腔的端部的侧壁均匀缠绕有电磁线圈,且上接头的内腔顶部螺接穿插安装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电磁线圈相互配合的永磁铁块,且上接头的内壁边缘处设有与永磁铁块相匹配的卡环,所述电磁线圈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胶筒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套接在中心管侧壁的上胶筒座和下胶筒座,且胶筒的固定脚分别穿插至上胶筒座和下胶筒座的插孔内,所述下接头的侧壁均匀安装有弹性限位件,所述中心管的底部侧壁留有集液口。优选的,所述内杆内腔底部安装有配重件。优选的,所述内杆与上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套。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的匝数不少于50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控制采油封隔器,通过设有永磁铁块与电磁线圈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封隔器的密封性,同时还可以在井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井喷;还通过设有的上胶筒座和下胶筒座与胶筒的配合,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通过在排液口处设有雾化喷嘴,可以在排液的过程中防止由于井内的压力较大导致液体喷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管、2上接头、3胶筒、4下接头、5排液口、6雾化喷嘴、7电磁线圈、8内杆、9永磁铁块、10卡环、11上胶筒座、12下胶筒座、13弹性限位件、14集液口、15配重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控制采油封隔器,包括中心管1,所述中心管1的外侧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安装有上接头2、胶筒3和下接头4,且上接头2的侧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口5,所述排液口5的出液口处安装有雾化喷嘴6,所述排液口5的出液口处安装有雾化喷嘴6,通过在排液口5处设有雾化喷嘴6,可以在排液的过程中防止由于井内的压力较大导致液体喷出,所述中心管1穿插至上接头2内腔的端部的侧壁均匀缠绕有电磁线圈7,且上接头2的内腔顶部螺接穿插安装有内杆8,所述内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电磁线圈7相互配合的永磁铁块9,且上接头2的内壁边缘处设有与永磁铁块9相匹配的卡环10,所述电磁线圈7与外接电源电连接,通过设有永磁铁块9与电磁线圈7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封隔器
的密封性,同时还可以在井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井喷,所述胶筒3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套接在中心管1侧壁的上胶筒座11和下胶筒座12,且胶筒3的固定脚分别穿插至上胶筒座11和下胶筒座12的插孔内,通过设有的上胶筒座11和下胶筒座12与胶筒3的配合,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所述下接头4的侧壁均匀安装有弹性限位件13,所述中心管1的底部侧壁留有集液口14。为了通过增加内杆8自身的重量而防止井内压强较大将内杆8顶出,所述内杆8内腔底部安装有配重件15。为了增强该双控制采油封隔器的密封性,所述内杆8与上接头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套。为了增强电磁线圈7与永磁铁块9的引力,防止闭合时使永磁铁块9脱离电磁线圈7,所述电磁线圈7的匝数不少于50匝。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该双控制采油封隔器的密封性,先通过弹性限位件13将封隔器卡接于套管内,再分别通过胶筒3和永磁铁块9与电磁线圈7对封隔器进行双重控制,防止固井过程造成水泥固化失重,使地层油、气、水上窜,同时由于使用永磁铁块9与电磁线圈7的配合和设有的排液口5处的雾化喷嘴6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突发的井喷,密闭时,永磁铁块9与电磁线圈7紧密吸附在一起,且位于排液口5的下方,当井内的压强较大时,上胶筒座11、胶筒3和下胶筒座12相互挤压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其保持稳定,排液时,永磁铁块9会与电磁线圈7脱离,由于排液过程中井内压强会增大,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电磁线圈7内导通的电流大小来控制永磁铁块9与电磁线圈7产生的磁场的斥力的大小,进而起到二次缓冲保护和控制的作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控制采油封隔器,包括中心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的外侧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安装有上接头(2)、胶筒(3)和下接头(4),且上接头(2)的侧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口(5),所述排液口(5)的出液口处安装有雾化喷嘴(6),所述中心管(1)穿插至上接头(2)内腔的端部的侧壁均匀缠绕有电磁线圈(7),且上接头(2)的内腔顶部穿插安装有内杆(8),所述内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电磁线圈(7)相互配合的永磁铁块(9),且上接头(2)的内壁边缘处设有与永磁铁块(9)相匹配的卡环(10),所述电磁线圈(7)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胶筒(3)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套接在中心管(1)侧壁的上胶筒座(11)和下胶筒座(12),且胶筒(3)的固定脚分别穿插至上胶筒座(11)和下胶筒座(12)的插孔内,所述下接头(4)的侧壁均匀安装有弹性限位件(13),所述中心管(1)的底部侧壁留有集液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控制采油封隔器,包括中心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的外侧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安装有上接头(2)、胶筒(3)和下接头(4),且上接头(2)的侧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口(5),所述排液口(5)的出液口处安装有雾化喷嘴(6),所述中心管(1)穿插至上接头(2)内腔的端部的侧壁均匀缠绕有电磁线圈(7),且上接头(2)的内腔顶部穿插安装有内杆(8),所述内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电磁线圈(7)相互配合的永磁铁块(9),且上接头(2)的内壁边缘处设有与永磁铁块(9)相匹配的卡环(10),所述电磁线圈(7)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胶筒(3)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菊萍蔡鑫薄汝刚张福斌刘鹏都春晓毕岩海宋智英陆卫民候东强
申请(专利权)人:魏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