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160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2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待换热单元,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的第一换热面和第二换热面,流通空间包括输入区,输出区以及连接二者的通道区;输入区适于同时接纳至少一种流体;在形成通道区的第一换热面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第二换热面的第一容液空间,在形成通道区的第二换热面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第一换热面的第二容液空间;一个第一容液空间的开口与至少两个第二容液空间的部分开口相对,一个第二容液空间的开口与至少两个第一容液空间的部分开口相对;至少一个换热单元,与待换热单元贴合设置。当用于传统换热器时,体积小,换热效率高;当用于反应液换热时,反应液混合效率高,换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工、能源、动力、军事、电子等领域中换热用微通道换热器,尤其适用于流体混合反应换热。
技术介绍
在化工领域,两种液体物质混合,有时会反应生成大量的反应热。若这些反应热不能及时散出,就会改变上述两种液体物质混合的温度环境,进而影响反应速率及反应过程。研究表明,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反应过程、产物、速率等存在很大影响。中国专利文献CN105107443A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分散混合构件01,和若干个设置于所述分散混合构件01后端的反应液流道模片02和换热介质流道模片03,所述反应液流道模片02和换热介质流道模片03交替设置;所述分散混合构件01设置有使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液分散流入并混合形成混合反应液的分散混合通道04,所述反应液流道模片02设置有反应液流道021和换热介质通孔022,所述换热介质流道模片03设置有反应液导通孔031、换热介质流道032和与换热介质流道032导通的流入孔033、流出孔034;相邻的两个反应液流道模片02的反应液流道021为串联结构,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液从分散混合构件01的前端分散流入,在分散混合通道04内分散混合,从分散混合构件01的后端流出,进入反应液流道模片02的反应液流道021中;相邻的两个换热介质流道模片03的换热介质流道032为并联结构,流入孔033和与流入孔033相通的换热介质通孔022形成流入通道,流出孔034和与流出孔034相通的换热介质通孔022形成流出通道,换热介质从流入通道
流入,从流入孔033分别进入各自的换热介质流道模片03的换热介质流道032,经各自的流出孔034进入流出通道汇聚流出。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不同反应液的混合,并能够将混合产生的反应热散发出去,然而仍至少存有以下技术缺陷:1)反应液混合效率低;反应液流道模片02内部虽然设置有多条反应液流道021,然而这些反应液流道021之间除首尾位置外互不连通,由于无法保证流入到每一条反应液流道021内部的多种反应液之间的比例与形成最终混合液所需的比例一致,因而即便是流入到一条反应液流道021内部的多种反应液能够充分混合,这些反应液从反应液流道021流出后还要与从其他反应液流道021流出的混合液再次混合,如此重复多次,才能最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另外,虽然反应液流道021是弯曲设置的,然而这种弯曲设置并不会给流经其的液体带来更多扰流,因而这种弯曲设置对于加快反应液的混合效率效果并不理想;2)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反应器,反应液仅与反应液流道021的两个侧壁以及上下壁接触,换热面积小,进而导致传热系数低,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的反应液混合效率低、且换热效果差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反应液混合效率高、且换热效果好的换热器。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待换热单元,至少为一个,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的第一换热面和第二换热面,所述流通空间包括输入区,输出区以及连接所述输入区和所述输出区的通道区;所述输入区适于同时接纳至少一种流体;所述输出区适于与外接装置连通;所述通道区用于为进入到所述输入区的流体提供流入到所述输出区的通道;在形成所述通道区的所述第一换热面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
朝向所述第二换热面的第一容液空间,在形成所述通道区的所述第二换热面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面的第二容液空间;一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的开口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的部分开口相对,一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的开口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的部分开口相对;进入到所述输入区的流体只能以先进入一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然后从与该所述第一容液空间的开口相对的一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的部分开口位置、流经该所述第一容液空间的侧壁顶面,再进入该所述第二容液空间的形式逐渐流到所述输出区;换热单元,至少为一个,与所述待换热单元贴合设置,用于与所述待换热单元进行换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液空间和/或第二容液空间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液空间和所述第二容液空间的侧壁上设有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液空间侧壁上的支撑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容液空间侧壁上的支撑部正对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容液空间侧壁的顶面平齐,或凸出一定高度;和/或,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容液空间侧壁的顶面平齐,或凸出一定高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为圆柱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液空间和/或所述第二容液空间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第一容液空间和/或所述第二容液空间侧壁上均匀布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液空间和/或第二容液空间为正六边形;所述支撑部均匀布置在所述正六边形的三个角顶点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液空间和/或第二容液空间侧壁的厚度b1大于0mm且小于3mm,高度大于0mm且小于1.5mm,所述第一容液空间和/或第二容液空间的两个平行内壁之间的距离b2大于0mm且小于20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待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面;第一网格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换热面上,由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第一网格组成,一个所述第一网格与所述第一换热面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容液空间;第二换热面;第二网格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二换热面上,由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第二网格组成,一个所述第二网格与所述第二换热面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容液空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靠近所述输入区和/或输出区的所述第一网格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网格结构外壁上,还均匀设有若干导流筋,用于向所述通道区或所述输出区均匀分配流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导流筋的末端还设有圆柱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待换热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间隔层叠设置;不同层的所述待换热单元之间并联设置,和/或,不同层的所述换热单元之间并联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单元具有换热液输入区,换热液输出区以及连接所述换热液输入区和所述换热液输出区的换热液流道;所述换热单元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输入区、所述输出区连通,却不与所述换热液流道连通的第一过孔、第二过孔,不同层的所述待换热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并联设置;和/或,所述待换热单元上设有分别与所述换热液输入区、所述换热液输出区连通,却不与所述通道区连通的第三过孔、第四过孔,不同层的所述换热单元通过所述第三过孔和所述第四过孔并联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相邻的所述待换热单元和所述换热单元之间还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过孔相对并连通的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相对并连通的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三过孔相对并连通的第三穿孔,以及与所述第四过孔相对并连通的第四穿孔。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换热器,待换热单元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的第一换热面和第二换热面,且流通空间包括输入区、输出区以及连接二者的通道区,其中在形成通道区的第一换热面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第二换热面的第一容液空间,在形成通道区的第二换热面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第一换热面的第二容液空间,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换热单元(1),至少为一个,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的第一换热面(101)和第二换热面(102),所述流通空间包括输入区(11),输出区(12)以及连接所述输入区(11)和所述输出区(12)的通道区(13);所述输入区(11)适于同时接纳至少一种流体;所述输出区(12)适于与外接装置连通;所述通道区(13)用于为进入到所述输入区(11)的流体提供流入到所述输出区(12)的通道;在形成所述通道区(13)的所述第一换热面(101)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换热面(102)的第一容液空间(14),在形成所述通道区(13)的所述第二换热面(102)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面(101)的第二容液空间(15);一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的开口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部分开口相对,一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开口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的部分开口相对;进入到所述输入区(11)的流体只能以先进入一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然后从与该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的开口相对的一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部分开口位置、流经该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的侧壁顶面,再进入该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形式逐渐流到所述输出区(12);换热单元(2),至少为一个,与所述待换热单元(1)贴合设置,用于与所述待换热单元(1)进行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换热单元(1),至少为一个,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的第一换热面(101)和第二换热面(102),所述流通空间包括输入区(11),输出区(12)以及连接所述输入区(11)和所述输出区(12)的通道区(13);所述输入区(11)适于同时接纳至少一种流体;所述输出区(12)适于与外接装置连通;所述通道区(13)用于为进入到所述输入区(11)的流体提供流入到所述输出区(12)的通道;在形成所述通道区(13)的所述第一换热面(101)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换热面(102)的第一容液空间(14),在形成所述通道区(13)的所述第二换热面(102)上设有若干互不连通、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面(101)的第二容液空间(15);一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的开口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部分开口相对,一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开口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的部分开口相对;进入到所述输入区(11)的流体只能以先进入一个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然后从与该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的开口相对的一个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部分开口位置、流经该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的侧壁顶面,再进入该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形式逐渐流到所述输出区(12);换热单元(2),至少为一个,与所述待换热单元(1)贴合设置,用于与所述待换热单元(1)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和/或第二容液空间(15)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和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侧壁上设有支撑部(5),设置在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侧壁上的支撑部(5)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侧壁上的支撑部(5)正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5)与所
\t述第一容液空间(14)侧壁的顶面平齐,或凸出一定高度;和/或,所述支撑部(5)与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侧壁的顶面平齐,或凸出一定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5)为圆柱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和/或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所述支撑部(5)在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和/或所述第二容液空间(15)侧壁上均匀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液空间(14)和/或第二容液空间(15)为正六边形;所述支撑部(5)均匀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学亮石景祯沈卫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